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中國應如何繼續「忽悠」美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6-27]

【文匯網訊】據共識網6月27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稱無論是中國引進來還是走出去,中國都繞不開美國,所以如果不與美國達成某種安排,中國就永遠不會安全。全文如下:

所謂忽悠實際上就是與美國尋求一種互利建設性的妥協,管控分歧,避免衝突,斗而不破。因為對於中國來講與其說是在試圖對抗美國,或者說與美國競爭,不如說是在盡量避免對抗,避免衝突,爭取時間,以謀求自身繼續能夠和平發展的機會。

100多年前美國剛剛開始崛起,那時對美國來講與英國的關係是其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因為當時美國的經濟,軍事與政治命運與英國糾纏在一起,英國統治下的和平塑造了美國得以生存的國際環境。可以說如何選擇與英國的關係,決定美國崛起的成敗與崛起的代價。

對此,美國的選擇是將幼稚的美國經濟融入英國的體系之中,儘管英國是當時所有國家中能夠給美國造成最大危害的國家,但是與它為伴,美國整個世界都不必害怕。儘管英國傲慢自大,野心勃勃,但是它是一個更為安全的夥伴。100多年後對於中國來講面臨的問題也許與那時的美國一樣。

如果說過去30年中國外交的主軸是韜光養晦,那麼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與走出去戰略步伐的加快,目前中國外交越來越傾向於如何形成自己的外交理念,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與周邊國家和世界各國的關係,無疑中國外交正在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不僅適合於自己,而且也有利於周邊與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但是,無論是過去引進來還是現在走出去,美國依然是中國外交的重中之重。如果沒有生產製造業和貿易,那麼中國永遠不會繁榮。如果不與美國達成某種安排,中國就永遠不會安全。在這種情況下,問題就變成了:中國如何用最小的風險,最小的代價適應這種需要?而最好的解決方法無疑是主張不對抗,不衝突,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倡導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在共同發展,共同安全的基礎上與周邊國家建立命運共同體。可以說這就是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邏輯。中國崛起無疑是鄧小平設想的如何以最好的條件將貧窮的中國融入現有世界體系中的結果,「歐美資本,中國製造,全球消費」這一全球分工體系不僅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

如果說30年前,中國因為把握了經濟全球化這一發展趨勢,主動融入世界體系,由此成為世界工廠,世界最大的出口國,最大的外匯儲備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麼,目前中國正成為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可以說這既是中國的第二次戰略機遇,也是世界的第二次中國機遇,因為隨著中國走出去戰略,中國將拉動中國周邊國家以及沿「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就業,特別是基礎設施的發展,而中國作為成熟的世界市場也將推動世界各國的出口,由此將有助於世界經濟的再平衡。同時對於中國而言,走出去戰略將緩解投資與產能過剩的壓力,在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基礎上,不僅將提升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也將推動國際政治民主化的發展。

但是,無論是中國引進來還是走出去,中國都繞不開美國,所以如果不與美國達成某種安排,中國就永遠不會安全。歷史證明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是一對矛盾,這往往引發衝突與戰爭。目前全球經濟與政治秩序依然是以美國為核心,可以說以美國為基礎的國際體系影響了中國的政治與經濟利益。從經濟上講,中國關心貿易機會的獲得,關心控制國際經濟體系對國內秩序的影響。從政治上講,中國考慮美國是否以有益於中國的方式行使權力,或者至少不能強加不可接受的風險與成本。在最壞的情況下,中國不得不考慮,如果與美國的利益衝突導致戰爭,中國怎麼辦?

當然,隨著美國自身的衰退,中國也越來越多的考慮美國是否能夠維持這一體系,如果美國失敗了,中國應該做些什麼。儘管一直以來美國口口聲聲說美國重返亞洲,不是要遏制中國的和平崛起,但是事實上美國的目的就是想把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推回到第一島鏈之內,同時通過TPP在經濟上將中國排擠出去。另外在釣魚島,黃巖島以及南海等問題上美國試圖挑起爭端,置中國於不義和孤立的困境。

但是美國迄今苦於無計可施,這是因為一方面對於挑釁,中國採取有理有節的堅決反制,但是堅持不打第一槍,所以佔據了道義上的制高點。另一方面,中國反其道而行之,主張不對抗,不衝突,倡導與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與周邊國家在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以及共同安全的基礎上建立命運共同體。再有中國與亞太國家的經貿關係已經緊密相連,所以亞太國家不願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因為他們認識到中國既是威脅,但更是機遇。顯然美國打的是中國威脅論這張牌,而中國出的是中國機遇論這張牌。

從歷史上看,大國崛起有兩種模式,一是軍事強國,二是經濟強國。前者難免會把國家引向衝突和戰爭,後者則可以以擴大貿易和用商業互利原則取代戰爭的零和遊戲,達到互利互惠,共同發展。顯而易見,貿易的重要性決定了中國自身安全利益的定義,一種商業性的外交政策決定了中國與其他國家關係的本質。

無論是中國引進來還是目前走出去戰略以及「一帶一路」構想,都可以說既是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又是中國外交戰略的核心。引進來是融入世界體系,走出去則是推動世界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基礎都是全球化。25年前冷戰結束西方主流觀點認為國際政治發生了一場根本的轉變,合作而不是安全競爭成為界定大國關係特徵的詞彙。但是,短短25年後大國關係從合作又回到了相互安全競爭並走向可能爆發衝突的邊緣,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給人類開了一個玩笑。

進入21世紀經濟效益和國家雄心將是全球經濟和政治的推動力,並決定國家之間的關係。一方面國家利益和安全依然是決定國家行為的首要準則,另一方面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扁平,人類正在走向一個沒有政治邊境的世界。是順勢而為還是逆勢而動?

答案是明確的,對此如美國布熱津斯基指出的那樣,「全球化時代已經啟動,一個主導性的力量除了執行一項真正體現全球主義精神,內涵和範圍的外交政策之外,將別無選擇。」

      責任編輯:SalviNg
中國向委內瑞拉交付557輛新型軍車      [2015-06-27]
美國8旬同志伴侶完婚:等了半個世紀      [2015-06-27]
法國欲庇護阿桑奇斯諾登 「報復」美國      [2015-06-27]
朱光耀:2016年G20將會有中國特色      [2015-06-27]
泰國擬斥3.6億美元購3艘中國製潛艇      [2015-06-27]
中國商業林商業砍伐 3年內禁絕      [2015-06-27]
中國女足0-1不敵美國 無緣4強      [2015-06-27]
人民日報:美國沒有資格評判他國人權      [2015-06-27]
美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化      [2015-06-27]
「未來之星」參訪西北大學 瞭解中國文化      [201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