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汪涵(中)和項目總負責人陳山青教授(左)、陳立中教授(右)簽訂合作協議後合影。 本報記者 李青霞 攝 【文匯網訊】(記者 李青霞 長沙報道)在全國,他應該是第一個以個人名義全程資助地方方言保護項目的人,他就是汪涵。7月5日,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全程資助的湖南方言調查「響應」計劃項目正式拉開帷幕,該項目初步預算已超500萬元人民幣。
「我在湖南衛視工作了近20年,常常情不自禁地用家鄉話,在舞台上展現我有別於其他主持人的一面,方言讓不少觀眾認識和喜歡我,所以我對方言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懷有感恩之情,我覺得它給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東西。」談及方言,汪涵與其有著難以言盡的故事。
「調查數據顯示,全球共有6000多種方言,但其卻以每十天消亡一種的速度發展,」談及此,汪涵不無痛惜的說,「每一種方言就是一種知識體系,每一種方言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宇宙,每十天消亡一個宇宙,這樣的速度讓我覺得特別特別的害怕。」
「我想我們湖南的方言在全國方言中屬於很豐富的,我想做的就是趕快把這些方言錄音,然後提供給學者們進行研究,等我們把湖南的方言調查做完後,調查研究成果將捐獻給湖南省博物館。」汪涵如是說。
5-10年長期規劃 打造湖南方言數據庫
「湖南的主要方言是湘方言,湘方言的前身是戰國時代的楚方言,經過數千年的演變,現在的湘方言和古代的楚方言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但是湘方言仍然遺傳了古代楚方言的音準,所以湘方言在現代漢語方言以及漢語史的研究中,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博導、《方言》雜誌主編麥耘教授介紹到,「如果不算少數民族語言,光說漢語方言,湖南省應該是全國最豐富的省份。」
據悉,此次「響應」計劃主要是針對湖南方言進行的一次調查分類與整理,建設相應的數據庫,包括編寫學術專著和建立湖南方言有聲語料庫網站等,將學術性、文化性、大眾性及趣味性結合起來,服務於地方文化事業,並為刑偵語言識別、計算機語音識別、語言教學、APP等應用學科提供支持。項目計劃從2015年9月開始,預計歷時5-10年完成。
全國第一人 個人資助方言保護項目
據汪涵介紹,「項目目前預算是465萬元, 接下來我們還會做湖南第一張,乃至全國第一張湖南省14個地州市的方言版流行音樂專輯。這張專輯目前的預算已超過80萬,此外還會做戲曲、紀錄片,這些都是在465萬元預算之外的。」
著名語言學家、湖南師範大學鮑厚星教授稱,「目前在全國還沒有一位像汪涵這樣,以個人名義全程資助地方方言保護調查工作的人,在國內來講這個項目也是專業人士參與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地方方言保護的調查研究。」
汪涵告訴記者,「我特別希望、奢望,將來我能以一個方言學者的身份與這個世界告別。未來我將完成我接下來人生角色的扮演,讓我的內心世界因為這個項目而變得更加豐滿。」
當天,湖南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呂煥斌,湘語吟誦名家史鵬先生,湖南工業大學教授陳山青及南京大學教授陳立中等人也出席了啟動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