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內地外貿進出口總值出現負增長。中國海關總署7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內地進出口總值11.5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微增0.9%,進口下降15.5%。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對此指出,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外貿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預計,下半年若全球沒有重大的政治經濟突發事件,外貿進出口總體情況將好於上半年。
據海關統計,2015年上半年,內地進出口總值11.5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萬億元,增長0.9%;進口4.96萬億元,下降15.5%;貿易順差1.61萬億元,擴大1.5倍。
「今年上半年,對外貿易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影響了進出口的穩定增長。」黃頌平分析指出,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外貿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當前,全球經濟仍處於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僅維持低速增長,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國際貿易增長動力不足。
據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內地與美國雙邊貿易僅小幅增長4%,與歐盟、日本雙邊貿易則分別下降6.8%和10.6%。
新增出口訂單降幅進一步攀升也顯示出外需疲軟,出口受到抑制。據海關對近三千家企業的月度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反映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同比下降的比例,由年初的43.5%逐月攀升至6月份的50.8%,比例超過了一半。
不過,黃頌平強調,在國際經濟復甦乏力、外需不振、出口綜合成本居高不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持續高位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內地出口實現0.9%的微弱增長,是非常不容易的。
「當前的出口增長是在非常高的基礎上實現的。」黃頌平說,2009年內地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到2014年內地外貿出口值又比2009年增加了一倍。今年上半年,內地出口增長近1個百分點,相當於在2009年的基礎上增長了2個百分點。而且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內地的出口表現已經相對較好。以5月份數據為例,按美元計,內地出口下降2.8%,而日本和美國則分別下降13.7%和7.2%。
黃頌平強調,雖然內地進出口總值在下降,但是總體趨勢是在穩中趨好的。從今年一、二季度的走勢來看,二季度進口下降13.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了3.5個百分點。二季度出口雖然由一季度增長4.9%轉為下降2.5%,但是二季度各月出口走勢呈現逐月好轉跡象。其中4月、5月出口分別下降6.2%和3.2%,降幅收窄,到6月份已經恢復為2.1%的正增長。此外,內地對新興市場和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勢良好,其中對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半年出口均超過17%。
黃頌平預測,如果全球沒有重大的政治經濟突發事件,下半年內地外貿進出口總體情況將好於上半年。其中,出口情況有所回升;進口方面,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還難有明顯的改善,但進口價格跌幅會有明顯收窄,加之國內經濟有望企穩向好,進口形勢將趨好。
2015年上半年內地進出口數據一覽
1月 :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10.8%(下同),出口下降3.2%,進口下降19.7%;
2月:進出口總值1.7萬億元,增長11.3%,出口增長48.9%,進口下降20.1%;
3月:進出口總值1.76萬億元,下降13.5%,出口下降14.6%,進口下降12.3%;
4月:進出口總值1.96萬億元,下降10.9%,出口下降6.2%,進口下降16.1%;
5月:進出口總值1.97萬億元,下降9.7%,出口下降2.8%,進口下降18.1%;
6月:進出口總值2.07萬億元,下降1.9%,出口增長2.1%,進口下降6.7%。
(記者 馬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