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陳敏婷)踏入後政改時期,民建聯調查發現受訪者消費信心指數是2010年底以來的新高,但仍持續有近一半受訪市民對本港未來一年經濟前景抱負面看法。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香港產業結構單一,長期依賴舊有四大支柱,市民對本港未來發展難有新希望與信心。她指出,香港需要發展創新與科技,推動企業升級轉型,故必須盡快設立創新及科技局。
民建聯參考美國麥歇根大學調查消費信心指數時所採用的模式,於6月底至7月初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675名成年人,以100分為中間水平,受訪者的消費信心有75.4,較去年12月上升4.6,是自2010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當時只有68.8。不過,自2004年10月每半年一次的調查開始以來,指數從未破100,反映受訪市民消費信心一向偏低。
來年經濟前景 近半看法負面
對於本港未來5年的經濟前景,持負面或正面看法的受訪者分別有36.9%和13.2%,與過去一年調查結果相若。至於來年經濟前景,45.3%受訪者持負面看法,較一年前蘊釀「佔領」行動期間下跌9.5個百分點,是自2011年來的來新低;持正面看法的只有16%,但已較一年前上升5.3個百分點。
短期較樂觀 料因政爭結束
葛珮帆表示,結果反映市民對短期經濟環境較早前樂觀,估計與政改爭拗告一段落,特區政府專注民生經濟發展有關,惟市民對香港長遠前景看法持續偏淡。她指出,本港產業結構單一,長期依賴舊有四大支柱,但旅遊業表現放緩,內地股市和港股大幅波動,外圍環境持續不穩,都令市民對本港未來發展難有新希望和信心。
她認為,創新及科技是發展高增值關鍵,必須盡快設立創新及科技局,為有關產業制定目標和政策,推動各行業加入創新及科技元素,協助企業升級轉型。
葛珮帆又表示,樓價持續高企不下,也是市民憂慮前景的主要原因之一。她指出,現時不少工業邨均未能用盡設計的地積比率,變相浪費珍貴的土地資源,建議局方全面檢視全港工業邨用地的使用狀況,並擴闊法定圖則內「工業用途」的定義,同時簡化修訂工廈地契的機制,以便新興工業和經濟活動可以利用現有工廈發展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