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疆博物館展出了出土於阿斯塔那古墓的1400年前的月餅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晶晶 新疆報道)新疆博物館展出了出土於阿斯塔那古墓的1400年前的月餅,月餅直徑為6.5厘米,整體呈土黃色,其外形和今天的壓花圖案月餅很相似。月餅正面壓制有薩珊波斯風格的聯珠紋圖案,和印度佛教蓮花紋中國化的寶相花圖案,月餅整體製作精緻,花紋圖案搭配錯落有致。
據介紹,這塊類似月餅的圓餅是目前國內出土的惟一一件月餅式糕點實物,和今天的月餅加工原料類似,這塊餅也是採用小麥粉為原料,模壓成型後再烘烤製成,不同的是,今天的月餅是由死面加工,而這塊月餅是由麵粉經發酵後加工。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月團等。中秋節吃月餅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歷史久遠。古往今來,人們一直把月餅視為吉祥、團圓的象徵。文獻資料顯示,月餅的前身,是以胡餅為代表的圓形麵食。早在殷商時期,我國江浙一帶就出現了用於紀念太師聞仲的「太師餅」,是我國月餅的始祖。其實,在這塊唐代月餅亮相之前,新疆和田地區還曾發現過2300年前就和月餅外形相似的圓形麵餅。文物人員研究後認為,這些漢代的麵餅就是新疆月餅最早的雛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