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浪財經報道,9月15日消息,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在《關於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發佈會上表示,發改委和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在京津冀、上海、廣東等8個試點地區設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試驗內容將各有側重,要求八地在2015年第四季度之前拿出具體的改革試驗試點方案。
據李樸民介紹,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創新改革重大決策部署,《總體方案》確定了8個改革試驗區域:分別包括1個跨省級行政區域(京津冀)、4個省級行政區域(上海、廣東、安徽、四川)和3個省級行政區域的核心區(武漢、西安和瀋陽)。
8個試驗的內容各有側重。其中,京津冀的改革試驗主要著眼於區域協同發展,上海著眼於長三角核心區域率先創新轉型,廣東珠三角著眼於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安徽合蕪蚌和武漢著眼於促進產業承東啟西轉移和調整,四川成德綿和西安著眼於加速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瀋陽著眼於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據發改委高技術司司長綦成元介紹,未來將建立一個部際協調機制及政策措施的保障機制,「從國家層面統籌好各個地區改革之間的分工,各有側重,有針對性地在不同領域推進相關改革。」綦成元表示,將加強對改革試驗的監督評估和推廣應用,組織對試驗區域進行年度監督檢查和第三方評估。
儘管《總體方案》中提到8個改革試驗區應承擔 「探索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的有效機制、探索推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探索激發創新者動力和活力的有效舉措、探索深化開放創新的有效模式」等主要任務,但接受新浪財經採訪的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秘書長陳波仍對此持謹慎態度。
「創新改革試驗區的實際作用很值得推敲,地方政府能不能創造一種被市場所接受、能夠促進市場發育的制度紅利來,如果政府沒有這方面的改革決心和能力,那改革試驗區的影響是有限的。」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秘書長陳波認為,設立改革試驗區具備正面意義,但其正面意義需要制度的完善才能體現出來。
「我們早前已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型試點省份、創新型試點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經濟區,都有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據我所知,這種支持的回報是非常低的。」陳波認為,由於缺乏監督機制和評估機制,政府所投入的大量資金支持經常出現「打水漂」現象,甚至出現「以投資失敗的名義來騙錢」。
「政府目前主要以PPP模式來進行企業創新初期的資金支持,而企業後期的發展壯大需要相應的制度設計,制度設計創新已成為最大的問題和挑戰。」陳波說道。
而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孟憲棠在發佈會現場也表示,中國現行的一些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仍適應了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但抑制了創新主體的動力。
「這裡面包括資源、能源、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扭曲,對創新驅動沒有形成倒逼機制,企業也缺乏足夠的創新動力。市場競爭秩序不完善,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抑制了創新。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還亟待進一步加強。在培養創新人才的理念和體系方面還需進一步強化,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和創造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孟憲棠認為,《總體方案》堅持問了題導向,有望真正形成一個政策合力,探索創新改革路徑。
武漢大學[微博]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伍新木接受新浪財經採訪時表示,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改革試驗區試圖通過整體創新來促進全國創新發展,但最關鍵的是要推動金融創新和人才創新。「創新本身是有風險的,現在我們的創新離真正的創新還有很大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