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陳敏婷)強積金(MPF)制度原意為市民積穀防饑,但竟有愈來愈多基金表現低於通脹率。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研究本港市面全數537隻基金,發現65%基金今年表現低於同期通脹,28%更跑輸十年通脹。同時,不同基金的收費與表現亦相距甚大,過去10年全部基金的回報率差距逾13%,最新收費更可相差近30倍。鄧家彪16日指,特區政府應以類同公積金的模式推出核心基金,確保一定回報,並設立專責委員會監察受託公司表現。
強積金推行逾10年,表現與安排一直未達公眾預期,更有聲音要求取消整個制度。連續第三年研究全港強積金基金收費及表現的鄧家彪16日表示,基金「選擇繁複、收費高、回報低」的問題一直未解決。他指出,按過去10年表現,基金回報可由負0.51%至13.06%,相差13.6%,表現相距最大的為股票基金。
逾兩成回報低於10年通脹
鄧家彪在 統計後發現,今年全港有65%(318隻)基金跑輸同年通脹率(3.2%),佔總資產61%,更有28%(81隻)基金表現低於10年通脹率(2.54%),顯示部分打工仔的血汗錢慘被蠶食,「打工仔不奢望強積金可以賺大錢,只想穩陣,追到通脹,但不少基金連這個基本都做不到。」
同時,有部分強積金的表現低於外匯基金及盈富基金,分別有39%(111隻)及62%(178隻)強積金跑輸外匯基金及盈富基金的10年回報。
今年的強積金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為1.62%,較去年同期的1.69%輕微下調,惟隨着強積金計劃的資產增加,實際基金開支增至100億元,較去年多近8億元。研究亦發現,45%基金收取高於1.62%的基金開支比率,當中84%收費更高於2.62%。另外,資產值大的基金亦不等於表現好及收費最低。
積金局計劃年底向立法會提交核心基金的草案,政府期望明年推出。鄧家彪認為,當局應參考公積金制度,將核心基金交由公共受託人營運,由受託人向投資基金公司爭取更低收費,並要求須達致一定回報,否則有權撤換表現不理想的投資經理。他又建議政府同時成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彌補強積金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