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廉政瞭望報道,「南方電網多名高管接連落馬:內鬥不停舉報滿天飛」,「南京書記與市長內鬥,二人皆落馬」……十八大以來,「內鬥揭腐」看似屢見功效,並以其情節的戲劇性,危害的嚴重性,引發著公眾的強烈關注與深刻反思。
與「工作分歧」、「工作中的矛盾」不同,內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它多發於貪官之間,爭權奪利是其核心。
自古貪官多內鬥,刀刀見血戳人心。如今,應高度警惕這種爭權奪利給黨的事業、當地發展等帶來的危害,明晰權力邊界,努力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市委書記與紀委書記不和,給當地的政治生態造成惡劣影響。幹部們不得不站隊表態,有些傍上市委書記的,認為紀委也奈何他不得。
朱澤君:被同僚舉報的市委書記
文_本刊記者龍在宇發自廣東廣州、梅州
8月17日,廣東省紀委發佈消息,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澤君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接受組織調查。
對於朱澤君的落馬,廣東官場並不意外,一些熟悉當地政情的人士甚至以「塵埃落定、曲終人散」來形容。在他們看來,圍繞著朱澤君,一場持續數年的官場爭鬥終於落下大幕。
這場戲的主角,除了朱澤君,還有原廣州市副市長曹鑒燎,以及梅州市委原常委、紀委書記李純德。三人勢同水火,幾乎用盡手段要置對方於死地。
談及此事,一名當地人啞然失笑:「三個人鬥來鬥去,拚命舉報對方是腐敗分子。到頭來才發覺,三個人誰也不乾淨。」
前後任書記心生嫌隙
現年52歲的朱澤君是廣東茂名人,早年曾當過小學老師,後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從1992年開始,朱澤君擔任廣東省委副書記的秘書,後期隨其到政協,繼續擔任領導秘書並兼任省政協辦公廳研究室副主任。
此後,朱澤君的仕途步入快車道。1997年3月,他來到廣州增城任副市長,一年後升任增城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3年後,時年37歲的他出任增城市長,6年後升任市委書記,至2010年7月,朱澤君在增城擔任黨政一把手長達10年。
在增城期間,朱澤君作風強悍。秘書出身的他,也喜歡製造一些帶有個人風格的警句格言。他曾對增城幹部提出「三法」的要求,即事前有想法,事中有做法,事後有說法。
朱澤君還有個「朱大炮」的綽號,指他說話口無遮攔。一名增城公務員向廉政瞭望記者回憶,數年前的一次大會上,朱澤君脫稿講話:「我們增城年輕人現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以後我們增城的女孩去酒店都不用當小姐的,都要當部長的。」此言一出,台下有人鼓掌,有人大笑,也有人目瞪口呆。
對這個綽號,朱澤君似乎並不反感。他曾在公開場合講過:「一百年前,廣東出了個『孫大炮』,現在又有人叫我『朱大炮』。要誇人,也不是這麼個誇法。可既然名聲在外,我也只能多開炮,多講實話了。」
朱澤君留在增城的口碑,可謂毀譽參半。不少人認為他對當地經濟發展有貢獻,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是在他任內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自朱澤君之後,歷任增城市委書記都由廣州市副市長兼任,這在廣州各縣(市、區)中並不多見。同時,許多人也認為朱澤君膽子大,作風霸道,與一些房地產商走得很近。
2010年7月,朱澤君調任地級市梅州,出任代市長,2012年2月升任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朱澤君的繼任者徐志彪是通訊專家,早在2007年便擔任廣州市副市長。增城市一名公務員介紹,徐志彪的個性比較溫和,他在增城只待了一年。對於朱澤君留下的重大政策,徐志彪並未推翻,朱澤君提拔的幹部,徐也基本沒動。
徐志彪之後的增城市委書記便是曹鑒燎。曹鑒燎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從一名公社主任干到副市長,是有名的強勢人物。根據曹落馬後的供述,除了工作玩命,自己在撈錢上也毫不手軟,此外還與多名女性通姦。他的「能量」很大,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情婦由科員提拔成副廳級幹部,後來還外調到某地級市擔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曹鑒燎主政增城後,施政風格同樣大刀闊斧,一批朱澤君時代的「寵臣」遭到排擠。這些人不斷跑去梅州,向老領導訴苦,朱澤君為此牢騷不斷。曹鑒燎在增城也聽說了很多朱澤君主政時與商人沆瀣一氣的事情,儘管曹本人此前在天河區、海珠區任職時,也是一把斂財的好手,但他還是在辦公室怒斥:「簡直是膽大妄為!這種人居然還得到提拔重用,讓真正幹事的人心裡怎麼想?」
朱、曹二人的隔空叫陣,甚至驚動了一名廣州市委領導。這名領導曾將兩人叫到一起,勸說他們不要意氣用事,還說「都是正廳級幹部了,要發揚一下風格。」
「實名舉報」鬧劇
或許是懾於老領導的威望,或許是矛盾還沒有激化到不可調和,此後兩人的確收斂了許多。2012年6月,還上演了一幕「將相和」。
當時,曹鑒燎率團赴梅州,共商增城對口幫扶梅州的工作。朱澤君致辭時盛讚曹鑒燎:「增城新一屆市委市政府特別注重傳承與創新,……努力建設廣州東部城市副中心,進一步豐富了增城科學發展的內涵,創造了許多值得學習借鑒的新理念、新經驗。」
曹鑒燎回應說:「這次來梅州是『探親之行』。朱澤君書記在增城任職黨政主要領導10年之久,為增城科學發展留下了纍纍碩果……讓增城幹部群眾充滿感激、充滿謝意。」
可是,握手言和沒有多久,兩人便重新開戰。而且一出手就直戳命門。2013年年中,一封實名舉報信在網上流傳。這封信直指朱澤君擔任增城市委書記期間買官賣官、貪污受賄、包養情婦,甚至把一名情婦提拔為副市長。舉報信末尾,還留下了舉報人的姓名與電話。
一名熟悉廣州政情的人士介紹,舉報信一出,儘管內容真假無法查證,但人們都感覺信的背後大有來頭。「信裡列出了很多細節,這不是一般人能憑空杜撰的。即便是栽贓,也是一個十分熟悉內情的人,通過移花接木,把許多事弄得撲朔迷離。」
這名人士說,在舉報信裡留下姓名的,是一名增城采沙場的老闆。這家采沙場被朱澤君整頓過,對方懷恨在心可以理解。不過以他的能量,搞不出這麼大動靜。
該人士還透露,舉報信裡提到,朱的哥哥是畫家,他的一幅油畫被送到境外拍賣,被一家國內知名地產商以超億元的價格拍下。「這在廣東官場幾乎人盡皆知。」
直到一年多以後,真相浮出水面。在幕後指使人寫舉報信的,竟是曹鑒燎。曹覺察出紀委正在調查自己,就安排人寫舉報信,目的是干擾辦案方向,把火引向朱澤君。當然,曹並未得逞。2014年7月11日,曹鑒燎被「雙開」,並移送司法。
梅州官場惡鬥
或許曹鑒燎的手段太過隱秘,就連朱澤君都被瞞了過去,以至朱「尋仇」時發生了重大誤判。
作風強勢的朱澤君被人捅了一刀,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他一邊向上級反映,希望組織還自己清白,一邊也在私下探查誰在背後放黑槍。
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朱澤君把「仇家」鎖定在李純德身上。李是河南人,大學畢業後進入廣東省紀委,從一名科員干到正處級的政研室副主任。2006年,李純德來到梅州,擔任梅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在梅州市委班子中,李屬於老資格,在市委領導的排序中名列第四。
朱澤君主政梅州後,依舊延續了強勢風格。2011年初,在他的倡導下,梅州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等15家單位率先拆除圍牆,種上了灌木、花喬約1.5萬株,形成了7個天然小廣場。此後,該舉措成為全市統一行動,公園、學校圍牆也未能「倖免」。在部分梅州市民看來,此舉勞民傷財,出現了治安隱患。此後,「朱拆牆」的綽號不脛而走。
朱澤君曾經騎車到中學檢查,發現廁所髒,要求馬上整改;第二次去如故,直接將校長免職,還有幾名鎮領導因為開會遲到幾分鐘也被免職。
朱強勢的做派,讓許多梅州幹部不滿。一名梅州官場人士介紹,一次市委常委會上,李純德針對某項議題,說要請示省委與省紀委後才能執行。朱澤君陰沉著臉說:「你去請示吧,我們討論下一個議題。」會議結束前,朱澤君臨時講話,痛批某些梅州幹部風氣不正,事情幹不來,還妒忌別人干,仗著省裡有關係,到處打小報告。朱澤君沒有點名,但人們都清楚,他批的就是李純德。
一名梅州媒體人記得,在當地一場農村基層三資清理監管會議上,朱、李兩人同時在場。李論述三資監管如何重要,朱澤君隨後卻說大方向沒錯,但要考慮優先級,先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兩人論調針鋒相對,可見矛盾已經公開化。」
梅州一名公務員介紹,市委書記與紀委書記不和,給當地的政治生態造成惡劣影響。幹部們不得不站隊表態,有些傍上市委書記的,認為紀委也奈何他不得。紀委本應開展的一些工作,也因為各種原因受到阻滯。
正因為兩人的長期矛盾,舉報信出現後,朱澤君就把懷疑對像鎖定在李純德身上。此後不久,網上又出現了針對李純德的舉報信。舉報內容同樣觸目驚心——說李與一名電視台主持人通姦,還生下私生子;大肆插手醫療系統的採購;收受下屬賄賂。
一名熟悉梅州政情的人士介紹,舉報信的內容真假難辨,但很多人認為這些信是朱澤君指使人寫的,也有人說信雖不是朱安排人寫的,但他故意阻止有關部門刪貼,看李純德笑話。
網帖風波還未平息,朱澤君又製造出「錄音帶」事件。據報道,為拿到李純德的把柄,朱澤君曾授意當地一名處級官員宴請李,請托私事,故意談及送錢細節,並全程偷錄對話。事後,朱澤君拿著這些「證據」去省紀委舉報。
鑒於朱、李之間的矛盾,2014年8月,廣東省委將兩人同時調離梅州。2014年12月,廣東省紀委通報,李純德嚴重違紀,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收受他人禮品;違規接受私人宴請;決定開除黨籍,取消副廳級待遇,降為科員。
在曹鑒燎落馬、李純德被降職後,許多事情的真相浮出了水面。一名梅州人士告訴記者,李、朱不和,李去省委反映朱的問題都確有其事,但他畢竟沒有膽子安排人舉報朱澤君。分明是曹鑒燎幹的事,朱澤君卻把賬算到李純德身上。「這簡直是黑色幽默。」
朱澤君離開梅州後,關於他落馬的傳言也不斷。2014年9月,朱出任廣東省工商局長,許多人一度認為他平安著陸了。到了今年8月,朱澤君還是黯然落馬。
一名廣東政界人士表示,從朱澤君等人貪腐、內鬥直至落馬的經歷中可以看出,因為自身的貪婪,他們的落馬已是必然,而內鬥正是他們落馬前的垂死掙扎,目的無外乎通過打擊別人來保全自己。只不過到最後,這些目的都沒有得逞。
楊棟樑與皮黔生明爭暗鬥,受損失的卻是整個國資改革計劃;宋平順與李寶金貪腐且內鬥,極大地帶壞了風氣。
津門「諸虎」的窩裡鬥
文_本刊記者龍在宇發自天津
8月12日夜,天津濱海新區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後,時任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楊棟樑於次日凌晨星夜奔赴天津,參與指導救援處置工作。
天津,是楊棟樑仕途上的福地。他曾在此地工作18年,從副廳級幹部成長為常務副市長。8月13日凌晨,正急奔天津的楊棟樑或許無法想像,這裡也將成為他仕途的終點。
5天後的8月18日,楊棟樑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此前幾天都奔波在天津救援現場的他,下一次的公開亮相或許是在法庭上。
關於楊棟樑落馬的原因,外界從他的履歷中做出許多猜測。天津一名政界人士告訴廉政瞭望記者,楊棟樑涉及石油系統腐敗或與天津爆炸案直接相關的可能性均不大。倒是楊棟樑長期分管的天津國資工作,最可能成為問題的導火索。
近年來,天津分別有多名省部級高官落馬。他們是天津市政協原主席宋平順,天津市委原常委、濱海新區工委原書記皮黔生,天津市檢察院原檢察長李寶金,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公安局長武長順。巧合的是,這些落馬高官幾乎都與天津國資系統或是某家國企淵源頗深。他們與長期分管國資工作的楊棟樑,也有許多交集。
落馬高官們可以沆瀣一氣,更多時候卻劍拔弩張。一名熟悉天津政情的人士介紹,這些人之間,幾乎沒有誰和誰的關係走得特別近,彼此之間倒還有不少心結。
楊棟樑的陞遷之路
1996年,正擔任天津市聯合化學有限公司(下稱「天津聯化」)副總經理的楊棟樑,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天津聯化最初由天津市和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共同組建,總投資60.4億元,屬國家「八五」重點工程,1992年開建,3年後建成。工廠投產後,運行並不順暢,曾連續數年虧損,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地步。天津聯化不得不面臨降級的命運,工廠整體劃歸中國石化,其級別由局級單位降為處級單位。
在石油系統打拼了24年,好不容易走上副廳級領導崗位的楊棟樑,當然不願意繼續留在降級後的天津聯化。他開始為前程積極活動。最終,他在天津聯化降級前如願調往天津市經委,擔任副主任。
一名天津當地人士介紹,楊棟樑到天津工作後,很快與一名市領導建立起良好關係,加之自身較強的工作能力,因此被快速提拔。1998年,楊棟樑在經委被「扶正」,2001年擔任天津市副市長,2004年兼任市國資委主任,一年後躋身市委常委,同時擔任副市長、市國資委主任,成為天津國資系統的掌門人。
一名楊棟樑當年的下屬介紹,楊講話有水平,工作起來經常沒日沒夜加班,此外,因為他是外來幹部,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十分用心,甚至違背原則辦事,博得了不少「好評」。
有一名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楊棟樑來天津工作時便已離休,與楊毫無交集。這名老領導為了女兒工作調動的事,請托了國資委一名副主任。楊棟樑得知情況後,不僅把事情辦妥了,還親自登門送去調動文件。
這名老領導事後逢人就說楊棟樑的好話,還說自己不過是退下來的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是在職的副市長,沒想到這麼給面子。「楊棟樑這個人,對我們老同志有感情!」
執掌天津國資系統後不久,楊棟樑便端出了雄心勃勃的國資整合計劃。不過此時,他卻遇到一隻攔路虎——正擔任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工委書記的皮黔生。為了搶奪對某些國企的主導權,兩人開始了長達數年的明爭暗鬥。
在天津,皮黔生可謂風雲人物。皮父曾任天津市領導,皮本人則從基層幹起,幾乎在每個崗位上都取得了看似不錯的政績。皮黔生自詡為「老開發」,曾長期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後來的濱海新區工作。
他任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助理期間,一度集開發區規劃建設、土地管理、房地產管理、環境保護4個局長職位於一身,外界稱之為「皮四局」。皮黔生主政濱海新區7年間,GDP從112億元起步上升到1960億元,占天津全市GDP比重高達42.6%。
憑借傲人的政績,皮黔生不僅在濱海新區大搞一言堂,即便在整個天津也以作風強勢聞名。他為人頗為倨傲,在市委常委會上,他可以與其他常委拍桌子瞪眼。一名副市長在皮尚未落馬之時,就對外多次說,皮黔生把他那裡搞成了獨立王國。皮黔生得罪的人很多,以至於連續多年天津的換屆選舉中,和其他市委領導班子成員相比,皮的得票總是相對較少。
彼時天津的許多大型國企,都是在濱海新區裡發展壯大起來的,楊棟樑要推動天津國資整合,自然需要皮黔生支持。當楊棟樑硬著頭皮登門求助時,卻遭到了皮黔生的激烈反對。
皮、楊鬥法
皮黔生年長楊棟樑3歲,在市委常委的排序中,皮也在楊之前。對於楊力推的整合方案,皮黔生幾乎是以教訓小老弟的口氣,指出這裡不足,那裡不切實際。在具體工作中,皮黔生更是毫不配合。
一名熟悉天津政情的人士介紹,皮黔生是個能幹且霸道的領導,在他看來,許多企業是在自己手上成長起來的。楊棟樑搞國資整合,無異於在搶蛋糕。
皮黔生對楊棟樑的不滿已顯露無疑。他在視察濱海新區的國企時,曾斥責說:「國資委的一些領導,自我感覺良好,認為他們比企業家還懂市場,還懂經濟,簡直是笑話。」
在一次大會上,皮黔生還說:「有些領導,自己在企業時,把企業搞得連年虧損,後來進到政府,卻成了企業的婆婆,要對別人指手畫腳。他在其它地方想怎麼弄是他的事,但在濱海新區,絕不能任由某些人胡來。」雖未點名,但台下人都知道,皮黔生說的就是楊棟樑。
天津市國資委下屬企業北方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國投)董事長霍津義,在皮、楊二人的爭鬥中,旗幟鮮明地站在皮黔生一邊,讓楊棟樑大為光火。
霍津義與皮黔生私交很好,任何場合,皮黔生都稱呼霍津義為「小霍」。仗著與皮的良好關係,霍津義對於楊棟樑的話從來是陽奉陰違。楊棟樑曾多次在公開會議上,點名批評霍津義,甚至動了免掉霍津義職務的念頭。但是因為皮黔生的力保,楊棟樑只能作罷。
一名熟悉天津政情的人士介紹,皮、楊爭鬥中,楊棟樑是居於下風的。楊知道憑自己的資歷,還不能與皮黔生硬碰硬。
2007年6月,中共天津市委第九次代表大會閉幕。在當天上午召開的九屆一次全會上,連任兩屆市委常委的皮黔生,沒有出現在新一屆市委委員名單中。此後,皮黔生被免去濱海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的職務。
皮黔生被免職時是56歲,並未到退休年齡。在天津市委組織部的一次會議上,有關人士談及皮的去向時,特意用非常中性的「另外安排」作答,而不是常見的「另有任用」。一年後,皮黔生被證實因經濟問題接受調查。
從被免職到被證實接受調查的1年多時間裡,天津政壇一股「倒皮」的勢力不斷集結壯大。一名當地人士介紹,楊棟樑不是「倒皮」最積極的人,但肯定也參與到其中。尤其之前霍津義已接受調查,楊棟樑暗中下了功夫,希望能從霍津義執掌的北方國投中,挖出皮黔生涉嫌貪腐的證據。
最終,霍津義並未成為皮黔生案的突破口,皮黔生因與一名吳姓商人的權錢交易,被判處死緩。
皮落馬後,楊棟樑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到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在一次視察活動中,針對某項國企改革議題,他當眾說道:「當初我提出的方案,市委市政府都支持。他皮黔生非要硬頂著,自己另行一套。最後怎麼樣?」
一名當地人士介紹,對於皮、楊之間的爭奪,受害最大的卻是天津國資改革的整體進程。因為兩名實權人物互不買賬,導致許多規劃無法付諸實施。
內鬥多為一己之私
將國資系統或下屬國企視為自己勢力範圍,不許他人染指的,絕非皮黔生一人。相繼落馬的宋平順、李寶金、武長順等人,都曾利用各種機會,在國資系統內「做文章」。
李寶金的情婦王小毛採用的是從國企借力的方式,其第一桶金就是通過天津大型國企渤海化工拆借巨款。宋平順的情婦徐敏,則於1996年相繼成立順安企業(天津)有限公司、北方信息產業(天津)有限公司,主營消防、智能建築、電子工程等,因為宋平順出面力挺,眾多國有企業成為徐敏的客戶。
一名天津當地人士介紹,皮黔生與楊棟樑之間的矛盾,多少還可以說是工作中產生分歧。宋平順與李寶金之間的矛盾,就純粹是為了一己私利。兩人的情婦都在做生意,宋、李徹底撕破臉,就是因為生意上的競爭。
宋平順與李寶金都出身天津政法系統,長期是上下級關係。兩人的情婦把手伸進了天津交管系統,希望承攬交管系統器材採購生意。看到老領導的情婦們為了生意爭得頭破血流,時任天津市公安局長的武長順還一度苦惱不已。
一名天津當地人士介紹,在後期,宋平順與李寶金勢同水火,李寶金接受調查後,舉報了大量宋平順的違紀事實。這名人士感歎道:「宋、李身為政法系統主要領導,不僅自身貪腐,彼此還內鬥,極大地帶壞了風氣。」
並不直接分管國資系統的宋平順、李寶金等人,都會把手伸進來,長期分管天津國資工作的楊棟樑,能否不「失足」?多名當地人士介紹,楊棟樑落馬的具體原因,極有可能與天津國資系統內的腐敗有關。
一名熟悉天津國資系統的人士介紹,楊棟樑分管國資工作期間,會把某些民營企業家介紹給國企負責人,美其名曰為彼此合作牽線。這其中,便有正接受調查的數字王國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車峰。車峰與楊棟樑聯繫頗多,私下場合,車一直稱呼楊棟樑為「楊叔叔」。
上述人士說,這種所謂的牽線搭橋,無論涉及資金拆借還是股份交易,都極易滋生腐敗。
如今,這些昔日爭奪不休的「老虎」們都被拿下,鐵窗生涯成為了他們共同的歸宿。不知此時,回憶起當初的勾心鬥角,各人心中作何感想?
「絕不能將內鬥看做反腐利器。與小偷、情婦揭腐類似,它們只是客觀上引起了腐敗線索的暴露,提前揭開了腐敗官員的畫皮。相反,內鬥留下的深刻教訓,對當地政治生態的嚴重破壞,更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好好反思。」
貪官內鬥,有多可怕?
文_本刊記者李天銳
2014年4月30日,山西高平市女市長楊曉波黯然落馬。此時,距其「老搭檔」——曾任高平市委書記的謝克敏被查僅1個月。據報道,謝、楊兩人不和已非秘密,他們從工作中「屢有抵牾」發展到「勢同水火」。楊此次被查,有當地人懷疑係被謝克敏揭發。
如謝、楊這般,官員之間通過非正常手段,互相排擠及病態爭鬥的情況,自古以來就不鮮見。十八大以來,一系列因內鬥而舉報,最後雙雙落馬的案例,更將這一話題引入公眾視野。梳理官場內鬥的表現形式及深層原因,可為總結教訓提供有益借鑒。
貪官為何多內鬥?
從古至今,貪官內鬥為何頻頻發生?對黨政一把手關係有深入研究的山東學者高維謙告訴廉政瞭望記者,爭權奪利是引發貪官內鬥的核心所在。
多名專家表示,發生內鬥具體有四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從心理因素看,強烈的競爭意識是人類的本能,也是人類發展至今的動力之一;內鬥則是競爭的畸形、病態的表現。
從社會背景看,從古至今盛行的官本位思想,助長了貪官「唯我獨尊」的權欲。「當其認為一方越權,侵犯其權力或權力範圍內的利益,就容易將對方視為異己,引起惡鬥。」高維謙說。
從權力配置看,一些重要崗位,如黨政一把手權力界限模糊,行權規則實際上並不清晰透明,造成雙方摩擦和爭鬥易發多發。
從約束機制看,除了法治規則不健全,多地都有「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難」的情況。亦不排除個別上級放縱貪官內鬥,自己樂得掌控局面,坐收漁利。
相比學者而言,浸淫縣級機關多年、曾在縣委辦任職的侯天海,對內鬥造成的傷害有著更為直觀的感受。用他的話講,貪官之間要鬥起來,還需要一定的條件。
「其中一方因為個人私利受損而攻擊另一方,還不能簡單判定為內鬥。內鬥具有雙向性,往往是彼此交集頗深,都參與其中。」侯天海說。
內鬥的第二個要素是對等性——通常而言,地位相近、職務關鍵的兩個領導,發生內鬥的可能性更大。侯天海解釋,比如,一個縣裡的縣委書記和縣長,尤其是空降縣委書記和本土成長起來的縣長;還有皆有「後台」撐腰的兩個領導,彼此能量旗鼓相當,易從工作上的不和引發私人恩怨,進而內鬥不止。
多年前,從省級機關調任蘭州市委書記的王軍就與蘭州本地成長的市長張玉舜矛盾重重,經常發生衝突。在一次出租車司機罷工事件後,王軍公開表示不再支持張玉舜的工作。
耐人尋味的是,雙方爭鬥中,地位高的一方不一定能穩佔上風。侯天海就曾碰到過一任外來縣長聯合本土成長的縣政協主席,「二對一」,給年輕的空降縣委書記頻繁製造障礙,使其不久調回市裡。
「會發生內鬥,還往往與雙方性格不合,易引發衝突有關,至少要有一方性格強勢、作風霸道。照我看,很多貪官,尤其「貪腐一把手」都是如此。」侯天海舉例稱,一般而言,當強勢書記碰到強勢縣長,弱勢書記配一個強勢縣長,更容易引發內鬥。
類似的例子除了楊衛澤和季建業,上文提到的楊曉波也是一證。據報道,其擔任市長後「遇強則強」,強勢霸道的風格在高平人盡皆知。「當時沒看出來,她當宣傳部長時還覺得很柔弱。」一名當地媒體人稱。
總結多起個例看,內鬥還須具有持續性。「這裡有兩層意思,一是從雙方矛盾萌發,到相持、激化,往往會持續一段比較長時間。嚴格說來,雙方因一事引發一次衝突還算不上內鬥。二是當他們的職務變動後,舊怨未解亦可能引發新仇,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侯天海說。事實上,從前述朱澤君和曹鑒燎兩貪官的內鬥過程,就不難看出這一點。
從「鬥心機」到「鬥拳腳」,
從「向上告」到「向外傳」
當貪官掀起內鬥,會有哪些具體表現?最常見的就是互不買賬、相互拆台。
據報道,某央企原董事長、總經理不和,董事長就趁總經理出差時任免幹部。而據當時的蘭州市委官員透露,深陷內鬥的市委書記王軍就和市長張玉舜互相威脅,要將對方送進監獄。
為了對付另一方,還有人大力扶植代理人。曾任廣東省陽春市市長的曾威斌常堅持己見,頂撞時任市委書記嚴文耀,兩人形同水火。為了在內鬥中佔優,嚴文耀暗中支持競爭市長失敗耿耿於懷的時任副市長楊啟周,公開與曾威斌唱對台戲,搞得領導班子勾心鬥角。
如同上文所說,內鬥一般主要是「鬥心機」,而不是「鬥拳腳」。但當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也就顧不上那麼多了,不光有直接動手、還有「動口」的。2013年5月,湖南衡陽質監局正副兩科長在辦公室大打出手,一人手指受傷縫了三針,一人鼻子被咬了一個洞。一名副局長介紹,兩人共事近10年,打架是因為長久的矛盾,與工作沒有關係。
不過,這樣的例子僅限於較低級別官員之間。身份決定了絕大多數官員之間都是「動口不動手」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級之間的爭鬥,還常會殃及下屬。天強咨詢總經理祝波善說:「我在走訪央企的時候,有中層跟我抱怨,『一旦董事長和總經理發生意見衝突,就會逼著我們站隊,苦不堪言』。」
這樣的內鬥和內耗,給下級帶來煩惱和恐懼,並很可能演變為派系之爭,進而延伸到雙方染指的政界、商界、學界,異化一地的政治生態。
當內鬥發展到無可調和,應該如何快刀斬亂麻?當事雙方通常選擇「向上告」,而不是「向外傳」。如前些年,江西省國土廳「幾名廳長間相互有鬥爭」,時任廳長劉積福發現自己辦公室被裝竊聽器後,就向紀委舉報。此後不久,3名副廳長皆落馬。
如今,隨著網絡興起,在網上發帖舉報已成為一方扳倒另一方的新選擇。2012年11月,雷政富事件引爆網絡。該事件爆料人朱瑞峰透露,提供視頻的線人就來自重慶公安方面,其之所以選擇爆料,是內鬥的結果。朱還總結說:「90%的爆料人都來自官場內部。」
不過,貪官之間內鬥,更常見的結局是雙雙被查。一個典型案例是,天津地鐵總公司原董事長王春清和總經理高懷志從工作分歧發展到背地裡相互拆台。2008年,王春清向紀檢機關舉報了「老搭檔」,高懷志被查後又檢舉了王春清,二人同赴監牢。
還有更驚悚的。上文提到的陽春市副市長楊啟周未競爭上市長,又被市長曾威斌調整分工,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一不做二不休,他開始籌謀對市長「雇凶滅口」,最終雇兇殺人未遂,被判處死緩,還牽出了與市長不和的市委書記嚴文耀的腐敗問題。
上述情形引發了公眾的熱烈討論,有人感慨,內鬥未必是壞事。但在成都市委黨校教授劉益飛看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絕不能將內鬥看做反腐利器。」 劉益飛說,「與小偷、情婦揭腐類似,它們只是客觀上引起了腐敗線索的暴露,提前揭開了腐敗官員的畫皮而已。相反,內鬥留下的深刻教訓,對當地政治生態的嚴重破壞,更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好好反思。」
「權力行使得越透明,
內鬥就越沒有市場」
梳理內鬥的原因、表現和結果之後,對於內鬥的作用,仍有一些錯誤觀念需要釐清。
有網友認為,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內鬥,可以相互監督,在一定程度上起牽制作用。專家指出,這些論調,混淆了內鬥與正常監督的本質區別。
「以犧牲班子的整體領導力,靠內耗來實現所謂的監督,代價太大了。」上述專家告訴廉政瞭望記者,正常監督與內鬥的區別至少有三點:從目的看,正常監督是出自公心,為了促進工作;而內鬥則主要是為了滿足個人私慾和私利。如申維辰、金道銘在太原「互掐」的原因之一,竟是為了照顧相熟的房地產商。
從對像看,正常監督主要針對某個具體決策、某件具體事宜,而內鬥很大程度上是「對人不對事」。
河南上蔡縣原縣委書記楊松泉,在任5年斗走了兩任縣長。一次楊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縣長講了一些不同意見,楊在會上厲聲呵斥說:「你這縣長才當幾天,就想當家?」可見,他首先考慮的是打壓縣長,維護自己的「權威」。至於縣長意見是否正確,已經不重要了。
第三個區別是,從影響看,開展正常監督屬於黨紀國法鼓勵的範疇,而內鬥則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容易走向拉幫結派的邪路。
據報道,中石油原副總經理王永春落馬前,曾舉報同事廖永遠。王天普任中石化副總經理時,亦曾舉報同樣貪腐的一把手陳同海。圍繞他們的內鬥與舉報,往往有團團伙伙和派系的因素。中央紀委對廖永遠「雙開」的通報中就指出,其嚴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政治規矩。
十八大以來,「純潔黨內上下級關係與人際關係」被擺到重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團結和諧、純潔健康、弘揚正氣」的標準。而貪官內鬥涉及的「團團伙伙、幫幫派派、利益交換」,則被列入「決不允許搞」的範疇。
對新形勢下如何防止內鬥,專家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工作中產生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但處理、協調矛盾時,很多人還不善於使用正常的制度機制,或者制度機制還不完善。」劉益飛舉例說,比如領導之間在工作上有了分歧,可以坦誠相待,通過民主生活會、正常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交心談心等解決,而不是走非正常渠道,或以權壓人,引發後患。
幾名專家進一步表示,習總書記提出的「嚴格政治生活」,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黨員幹部尤其是一把手,應從思想根源上反思,加強修養,牢記宗旨。
如何將官員之間不正常的明爭暗鬥,轉化為積極、健康的實績競爭,促進工作開展?專家指出,根本措施是破除官僚主義、搞一言堂等潛規則的影響,明晰權力界限,推進依法行權和權力公開,使官員各司其職,接受群眾監督。「權力行使得越透明越規範,『內鬥』就越沒有市場。」
而要實現這些目標,還需要思想覺悟、民主法治、社會進步等多方面同步推進,進而實現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貪官之所以內鬥,與政治生態惡劣關係很大。潛規則盛行,內鬥就會大行其道;只有政治清明,官員之間才會有正常、積極的相互競爭。」有專家指出。
貪官內鬥,雙雙落馬倒是其次,因為只要有貪腐,落馬都是必然。讓人更扼腕歎息的是,內鬥損害了黨的事業,損害了經濟發展,損害了群眾利益,更對一地的政治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
貪官內鬥,有多可恨?
文_艾冰
當掀起內鬥的貪官們走向深牢大獄,他們給原任職地留下的消極影響,並不會立馬消除。反而會隨著蓋子的揭開,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內鬥對本單位、本行業的影響不必多言。某地縣委書記、縣長內鬥,二人被調走輾轉多地,最終通通落馬。當地官場人士透露,當時二人政令常常故意相左,還要求下屬站隊, 弄得大家特別是政府部門的領導很苦惱,「這也是那幾年市上的年終考核,我們始終在後幾名的原因之一」。
內鬥貪官的心思往往都不在工作上。曾因搞內鬥落馬的天津市地鐵集團原總經理高懷志懺悔說,自己心態發生變化後,工作出了問題,就推到別人身上,「以致後來對待工作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很多政策、法規、制度不聞不問」。如此為官,給整個系統帶來的危害可想而知。
而內鬥另一方的王春清也稱,身為黨委書記,自己根本沒有心思做好黨的工作,作風不正,表率作用不強,助長了不良風氣,敗壞了黨風政風,渙散和帶壞了隊伍。
高、王相繼落馬後,天津民間也掀起討論:「作為全國第二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天津地鐵發展為何卻十分緩慢?」
貪官內鬥不光影響一地或一領域發展,也會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據報道,山西落馬高官申維辰、金道銘曾在太原地產領域「扳手腕」,弄得該市國土局原局長張寶玉非常痛苦。待到2014年三人相繼被查,內鬥背後暴露的樓盤審批銷售、拆遷安置等諸多問題也浮出水面。
申維辰落馬後,太原市龍潭片區部分居民到原住地放起了鞭炮。居民稱,此前,他們因安置房位置較偏、且是小產權房而上訪6年,也曾請求和申對話,但未能得到穩妥解決。
「貪官內鬥,可恨在何處?」一名反腐專家告訴廉政瞭望記者,「自身的落馬倒是其次,因為只要有貪腐,落馬都是必然。讓人更扼腕歎息的是,內鬥損害了黨的事業,損害了經濟發展,損害了群眾利益,更對一地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2014年,山西呂梁多名市級官員,以及曾任呂梁市委書記、已升任省領導的官員先後落馬。據報道,這些貪官在呂梁撈錢的同時,也常分庭抗禮,內鬥不止。如曾任呂梁市委書記的杜善學強勢霸道,曾痛斥一名班子成員:「你有什麼關係,我知道;我有什麼關係,你不知道。我想讓你滾蛋,能三點,不四點。」而曾任副市長的張中生,則被稱為「呂梁官場教父」,能量大到市委書記聶春玉都遭其排擠壓制。
正是在這些人治下,呂梁被搞得烏煙瘴氣。首先是下屬常面臨「站隊」的選擇,如對張中生親近者,就可分得一杯羹,如其親信被提拔為縣長助理;否則,他就會「有仇必報」。
隨官場問題一同被曝出的,是呂梁的經濟問題。發生嚴重腐敗的同時,呂梁的GDP也出現了多年未有的負增長,由過去的全省增速冠軍變為倒數第一,一些媒體甚至冠以「經濟崩盤」。分析認為,之前幾任落馬的市領導忙於爭權奪利、忽視了產業結構轉型是重要原因之一。
去年9月,剛剛履新的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到呂梁考察時表示,呂梁當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矛盾突出,要全力優化政治生態。可見,該市的政治生態問題已從政治投射到經濟,從官場投射到社會。當地一名官員認為,貪官內鬥加速了這種嚴峻局面的形成。
揭開貪官內鬥的蓋子,肅清不良影響之後,還應有反思。上述官員深有感觸地說,要想避免內鬥,除了制度機制上補齊短板,領導幹部提高覺悟也很重要。「為官須光明磊落,有事擺上檯面談;私下勾心鬥角,就容易陷入非法利益格局。到最後落馬時,悔之已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