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英媒:中國不再接受美海軍亞太占主導地位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0-19]

【文匯網訊】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美國海軍稱美國軍艦將駛入中國南海實施建設工程島礁的12海里內巡航。《經濟學人》17日發表文章關注了這一問題。文章表示,「中國不再接受美國海軍力量應該在亞太地區占主導地位。」美此舉欲「一探中國日益強大的海軍力量」,這是2012年以來美國首次主張,其在國際公約下享有權利,接近中國要求主權的領土。

文章稱,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但美方對中國在南海島礁實施建設工程問題上的擔憂仍未消除,美國重提「航行自由」隨之而來。

但文章指出,雖然美國海軍依然在海上享有霸權,但其霸主地位已不再毫無挑戰。

「海權」(sea power)這一概念帶著19世紀的光環,讓人聯想起納爾遜、帝國野心和炮艦外交,但「海權」並未過時。文章提及了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根據資料顯示,馬漢曾是美西戰爭的指揮官。作為海權論的鼻祖,他曾著有《海權對歷史的影響》、《海軍戰略》。

文章援引馬漢1890年時所寫,「得海洋者得天下。利用海上商貿和海軍力量控制住海洋,也就意味著在世界範圍內形成重要影響。不論陸地上多麼富庶,海洋在促進必需品貿易中的作用仍不可取代。」

包括海軍硬實力和貿易、自然開採的軟實力兩方面的海權建設素來至關重要。如今數據在光纜中穿梭,人可以在空中移動,而只有貨物運輸仍不可避免地依賴水路——全球貿易總重量和容量有90%之多都在海上完成。

不過,海洋自由連通並非理所當然,而是受到國際體系規範的。各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幾乎都加入了這一體系。然而,文章指出,數十年以來僅有美國及其盟國,有管轄的能力和意願。

文章表示,二戰之後,美國暢行國際公海的霸權只受到了一次「短暫的」挑戰:上世紀70年代,蘇聯打造了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藍水海軍。但巨大的耗費甚至讓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支海軍是導致20年後蘇聯解體的眾多因素之一,而冷戰結束後,大部分造價昂貴的軍艦都無人問津,銹蝕在北極軍事基地。

不過,文章指出,情況可能正在發生變化。10月7日,俄羅斯位於裡海的軍艦「耀武揚威地」向敘利亞境內目標發射了26顆巡航導彈。不過有報道稱,美國指其導彈一部分落入伊朗,俄方對此予以否認。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軍事專家猜測俄羅斯可能擁有這些武器是一回事,親眼所見又是另外一回事。」俄羅斯已表現出從內部水域發射低空導彈打擊歐陸大部的軍事實力,西方軍事規劃專家必須做出應對。

不過文章指出,「但到目前為止更為嚴峻的海洋軍事挑戰來自中國。中國海軍從最初不起眼的沿海裝備發展成強有力的近海軍事力量,現在更有進一步壯大之勢。」近十年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遠程操作頻率加大,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中國除了在印度洋維持常駐小型艦隊打擊海盜外,在西太平洋也多有軍事演習。上月中俄軍演結束後,一支由5艘軍艦組成的中國艦隊曾在阿留申群島附近航行。

今年5月,中國發佈軍事白皮書,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角色正式由「近海防禦」擴充為「近海防禦,遠海護衛」。文章認為,原本優先考慮近海控制的戰略,已被中國不斷擴大的經濟和外交影響力而代替。

文章指出,認為陸地重於海洋的傳統觀念必須改變,同時管理海洋、保護海洋權利和利益須引起重視。對中國而言,發展與國家安全相適應的現代海上軍隊結構是題中之義。

據報道,美國國防部8月宣佈了新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強調三大目標:保衛海洋自由,震懾國際衝突與壓制,促進國際法標準得到遵守。戰略確認美國計劃資源調整,預計2020年之前在亞太地區部署其海空軍事實力的60%,這是2012年就宣佈的目標。美國海軍部部長雷·馬布斯(Ray Mabus)要求國會增加8%的軍費預算,在下一個財政年度內達到1610億美元。他還希望海軍規模從273艘戰艦增加到300艘,有些共和黨人認為應該到350艘。

美國此舉是否只是杞人憂天?文章指出,中國海上力量的全球崛起歷程有別於蘇聯海軍大擴張時期。當時蘇聯擁有力量超群的潛艇隊,主要用於戰略性核打擊及防止美軍橫跨大西洋增援歐洲。除此之外,蘇聯海軍關心的都是如何展現大國地位,拉攏盟友震懾敵人,在世界範圍內擴大影響力。

不過文章也表示,上述幾點也是中國所關心的。中國這樣地域寬廣、歷史悠久、經濟影響力大的國家不想讓比如美國這樣的潛在對手在「自家海岸邊」肆意妄為,自然也不足為奇。

印度洋、中國南海和中國東海是世界經濟的交通命脈,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有80%集中在這一區域,2/3的油料裝運也要途經印度洋到達太平洋,馬六甲海峽的每日原油桶量達1500萬。另外,幾乎30%的海上貿易要穿過中國南海,其中有價值1.2萬億的貨物運往美國。這片海域占世界漁業產量的10%,海底據說埋藏有石油和天然氣。

文章指出,中國基於「九段線」對南海90%以上的面積主張擁有主權。美國對此不採取任何立場,只是堅持爭端應通過國際仲裁而非武力解決,一切權利主張都應以自然地貌為基礎。

據報道,美國國防部發佈的文件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目前擁有亞洲數目最多的軍艦,共有超過300艘核潛艇、兩棲攻擊艦和巡邏艇,而印尼、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國所擁有的軍艦總數也不過200艘,還有許多軍艦長時間服役,打擊力度也不及中國。中國海事執法船隻在數目上也有明顯優勢。

文章指出,中國如果有意,完全能夠影響管理海上邊界的規則和規範。但美國準備好應對這一挑戰了嗎?有人擔心美國最終將難免選擇撤退。不過文章認為,這幾乎可以肯定是謬論。

中國海軍雖然發展迅猛,然而文章援引中國官方數據稱,中國整個國防預算僅相當於美國海軍的單獨預算。

數據顯示,美國有10艘核動力超級航空母艦,其中一艘常駐日本。相比之下,中國只有一艘這樣的航母,體積小,由蘇聯時代的舊艦翻新而成。另有兩艘還處於建造階段。美國擁有的3艘世界頂級水面艦艇——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也將悉數派往亞太地區,同時部署的還有其他戰鬥艦和戰鬥機。中國的軍事專家認為,中國解放軍要想達到美國海軍目前的水平還有30年的路要走。

文章指出,美國在區域和全球範圍內還與多國海軍協同行動,這也是一大優勢。日本海上自衛隊沒有武力投射,但通常與美國舉行聯合軍演,其實力仍被認為是排名世界第五。上月通過新安保法案,使得日本海軍在更多軍事任務上擁有了與盟友緊密合作的自由,引來中韓等國的一片譴責聲。此外,日本與區域內其他各爭端國也加強聯絡,如向菲律賓和越南提供軟貸款助其購買巡航艦和驅逐艦。

印度海軍是美國另一個強有力的盟友。文章稱,印度開始與西方國家海軍協同訓練,且實力受到肯定。一年一度的美印「馬拉巴爾」海上聯合軍演現在加入了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軍艦,今年日本也首次參與。而新上任的莫迪政府計劃2027年之前將海軍擴充到200艘艦隻,包括3個航母任務組及若干核動力潛艇。

      責任編輯:王自健
統計局:TPP對中國短期影響小      [2015-10-19]
中國發展最好的10個城市竟是它們      [2015-10-19]
環保部:秸稈焚燒致中國入秋重霾      [2015-10-19]
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速為6.9%      [2015-10-19]
中國駐英國大使「舌戰」BBC記者      [2015-10-19]
習近平:中國不是想成為所謂的「世界警察」      [2015-10-18]
印尼國防部長:尊重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建設      [2015-10-18]
「亞太九號」整流罩墜落江西深山      [2015-10-18]
愛海外買奢侈品 中國人全球市場貢獻超30%      [2015-10-18]
中國已有約33%低空空域告別全域管制      [2015-10-18]
  即時新聞今日排行
廣深港高鐵內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啟用。從深圳和廣州坐高鐵,分別僅需15分鐘和30分鐘便可到達香港,形成「廣深港半小時經濟圈」。對此,你認為:
香港將融入內地的高速鐵路網,有利於經濟發展。
香港如未能處理好一地兩檢問題,高鐵作用不大。
        [查看結果]


文匯報檢索 | 文匯報必讀 | 文匯報欄目 | 文匯報獲獎 | 文匯報訂閱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