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10月24日是「霜降」,央行也應節「雙降」!
23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但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保持不變。同時,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
注意!央行這句看似不起眼的話其實意義深遠!這次「雙降」看點不在「雙降」,而在利率徹底市場化。
銀行「躺著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利差保護時代」將成為歷史。中小銀行依靠傳統存貸差作為高盈利的模式將難以為繼,「躺著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新一輪銀行兼併重組序幕或將拉開。
利率市場化如何影響普通人的生活
普通人可以選擇利息更高的銀行
以前不論老百姓到哪家銀行存錢,利率都是相同的。但利率市場化後,銀行將差別化經營,不同銀行同一幣種和檔期將會執行不同的利率,同一銀行相同的幣種、相同的檔期可因存款金額的大小有幾種存款利率檔次,普通人可以選擇利息更高的銀行。
恆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存款利率上限並不意味著存款利率會因此立即飆升。
首先,我國現在總體上流動性是寬裕的,利率不具備迅速走高的條件;其次,央行仍然會採取窗口指導、自律機制等方式,對存款利率進行合理引導。
不過,也有銀行業人士認為,在存款作為重要考核指標這一基本激勵機制未改變的情況下,價格同盟很有可能被打破。「銀行考核是從上到下的,指標一層層加碼,完成不了考核,要麼收入減少,要麼換人;這幾年經濟下行,大家還是『要面子』,為了要市場份額,很有可能做賠錢賺吆喝的事。」
對老百姓來說利好與風險並存
銀行業的改革與百姓息息相關。從表面上看,存款利率放開,對於手頭有閒錢的老百姓來說,似乎多了一個理財的渠道。但存款利率放開後,雖然短期可以讓儲戶享受存款利率上升的紅利,但銀行不倒的鐵飯碗制度也將成為過去。
這意味著,儲戶選擇銀行存款在考慮利率高低的同時,同樣需要考慮銀行在付出高利率的同時是否存在經營上的風險。
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利率市場化改革初期,在名義利率比較齊全的20個國家中,15個國家名義利率上升,5個國家名義利率下降。長期看,銀行利率水平會根據經濟週期起伏,「市場化」不等同於持續上升。
不過存款利率市場化,並非所有居民都會增加收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主管溫彬認為,銀行存款利率上升後,貸款利息也會上調,因此月供族、刷卡族需要支出的貸款利息即債務負擔也增加了。所以,利率市場化對居民財富的影響,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此外,經濟學家余豐慧認為,徹底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後,存貸款利率徹底市場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目前央行調整基準利率的作用效果就非常有限了。對股市、樓市只構成名義上的利好,投資者對利率下調不能抱過大希望。
為什麼此時放開存款利率上線,央行官方是這麼說的
央行表示,近年來科技進步、互聯網發展及其與金融的不斷融合,一些創新型金融理財產品迅速發展,對存款分流作用日益明顯,存款利率管制效果趨於弱化,對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央行還指出,國際國內實踐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最好在物價下行、降息週期中進行,這樣存貸款定價不易因放鬆管制而顯著上升。當前,物價漲幅持續處於低位,市場利率呈下行趨勢,也為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和時間窗口。
但取消對利率浮動的行政限制後,並不意味著央行不再對利率進行管理,只是利率調控會更加倚重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工具和傳導機制。
一是在一段時期內央行將繼續公佈存貸款基準利率。
二是發揮好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行業自律作用。對高息攬儲、擾亂市場秩序的金融機構予以自律約束。
三是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管理。
四是繼續督促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練好「內功」,不斷增強自主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更好地適應利率市場化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