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洋網報道,多位學者表示,當前經濟增速趨緩,企業缺乏投資機會,也在減緩支出。機關團體花錢放緩,會影響總需求,對經濟也存在拖累作用。但因為機構龐多,對資金的需求量也大,21萬億存款中可能很大比例是流動資金,以應對及時需要,有多少沉澱資金可被調動還有待考究。
近日,中金公司分析師的一份研報,將拖累經濟增長的原因之一,指向了政府機關團體存款。
截止到今年9月底,政府機關團體存款接近21萬億。這項指標在央行統計分類上,屬於政府存款的範疇。
該報告指出,目前21萬億的存款,較2011年底增加10萬億,增速比名義GDP高10個百分點。政府儲蓄意味著大量資金閒置,造成資金使用效率的低下和資源浪費。在當前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進入實體經濟的支出遠低於賬面支出,積極財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瞭解,諸如醫院、學校、協會等機關團體的收入來源較多,這部分收入不同於財政收入,支出行為很大程度是由機構自主決策。
不少高校、事業單位因為嚴苛的財務制度,使得資金難以花出去;另外,預算編報較粗,也使得部分資金閒置。
占M2比重逐年上升
近日,由中金公司的《政府儲蓄持續增加大幅拖累經濟增長》報告,將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指向過多的政府存款——這一論述引起各方關注。
其實早在去年11月份,中金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就開始關注政府部門的巨額銀行存款,並認為這表明中國資產負債表很不合理。近年政府部門的銀行存款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長,占M2比重持續上升。而與此同時,政府和國企的債務也在不斷上升。融資成本高於6%,卻有大量存款在銀行賬戶上收益率不到3%,這種「負利差」是沒有效率且不可持續的。
在央行統計中,政府存款包括財政性存款和機關團體存款。除了金融機構、非金融國企、住戶、財政性資金之外,其他部門均歸為機關團體,諸如醫院、學校、協會、事業單位等都屬於這個範疇。
近三年數據顯示,其他部門存款均在穩步增加。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表示,經濟在增長,貨幣在不斷增加,各個部門的存款都在相應增加。
根據中金公司研究部統計,機關團體存款占M2的比重,2010年約為5%左右,後來迅速上升,2012年達到13%,2012-2014年則在13%-15%間波動。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佔很少部分,絕大部分事業單位都有經營收入,這塊收入由事業單位自行支配,不納入財政,也無需上繳國庫。
上述研報指出,2012-2014年每年增加的政府儲蓄占GDP的3.2%-3.8%。政府儲蓄大量增加,而不是將收入更多地用於開支,勢必對經濟增長有拖累作用。減少政府儲蓄,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空間非常大。
據介紹,機關團體存款只是一個記賬單位,屬於機關團體的存款,也可通過銀行借貸出去,參與經濟流通,創造價值。機關團體數量眾多,存款總額相加規模肯定不小。這些團體往往有經營收入,支出也多是自主決策,政府相對難以調控。
中金研報認為,反腐的加強、地方政府的「少作為」是造成近年來政府部門儲蓄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有錢花不出去?
據介紹,機關團體存款迅速增加主要在2010、2011年左右。像教育、醫療類服務業,在近幾年需求擴張很快,收入增長得也較快。因機關團體種類繁多,也難以準確分析背後的原因。
另有財稅部門人士指出,近幾年事業單位改制在進行中,很多事業單位下屬的部門,已經轉制為企業,跟財政完全脫鉤。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瞭解,高校、事業單位的錢花不出去,似乎並不少見。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鄧淑蓮表示,科研經費往往很難花出去,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當前科研經費管理比較嚴苛,對項目資金中勞務費、差旅費等都限制了比例,現實中很難符合這些比例。財務報賬時,往往就產生用其他發票沖抵相關花費的問題。
鄧淑蓮進一步表示,高校財務管理上,對於財政撥款資金,和高校經營收入資金,差不多是同一個體系管理。
北京高校一教授也直言,近幾年財務制度更加嚴格,存在一花錢就違法,但不花錢就違約的現象。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事業單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錢花不出去的問題。因為現在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基本參照行政單位來,不大符合事業單位分類管理的實際需要。
多位學者表示,當前經濟增速趨緩,企業缺乏投資機會,也在減緩支出。機關團體花錢放緩,會影響總需求,對經濟也存在拖累作用。但因為機構龐多,對資金的需求量也大,21萬億存款中可能很大比例是流動資金,以應對及時需要,有多少沉澱資金可被調動還有待考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