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評社報道,馬英九11日在「總統府」3樓大禮堂接受TVBS電視台「見證—歷史的轉折」電視專訪,細數舉辦馬習會過程中的想法與兩岸折衝轉折。開門見山,馬英九一開始就說:「這次馬習會的收穫超過預期。」最後馬英九也為自己下了註解:「創造台灣自由環境、兩岸關係和平、國際社會友善,我都做到一個程度,不敢說百分之百滿意,至少我可以告訴台灣民眾,我做了最大的努力。」
在馬習會之前,馬英九5日舉辦中外記者會,7日也在馬習會後親自主持記者會,向外說明馬習會。 11日並接受TVBS執行副總經理楊盛昱的電視專訪,闡述舉辦馬習會的前後過程。
由於民進黨杯葛馬英九赴「立法院」「國情報告」,府方轉而規劃向全民報告,TVBS電視專訪是第一場。
馬英九開門見山地指出,這次馬習會的成果超過預期,不僅在習近平面前講了「中華民國」、「憲法」,也講了「憲法」增修條文。
主持人問,這次馬習會是不是大陸的讓步?馬英九回答:「大陸這次對過去一些堅持的事情有彈性。」
馬英九說: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是議題、不是前提,更不是結論,而且開場白中預告在正式會議中做說明,在開場白中先拋出一些題目,我把「中華民國」、九二共識這些重要用語,都放在第二階段。雙方有些用語和詞彙對方不見得接受這些用語放在正式會議上開場白時不說。
馬英九指出,馬習會有三個階段,包括公開講話、閉門會談和記者會,他問:「三個階段、三個場合,我有沒有說一中各表?有沒有說「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憲法」?第一個地方提到九二共識,但在習先生面前不僅說九二共識,也說了一中各表不能表作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後來又增加了「憲法」增修條文,這些在同一天我都講了。」
至於大陸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舉辦記者會,和馬英九親自舉行記者會並不對等,馬英九說:「我是主角,沒有理由要夏主委講,而且還吃到飽,回答了51個問題,所以這個精神延續到新加坡也一樣,他們有他們的做法,我們有我們的做法。」
馬英九表示:「不管大陸和台灣,都主張中國意涵及於全體,這是現狀,主權無法相互承認,但治權不承認,怎麼打交道?」
主持人問,是否不敢在習近平面前提及導彈問題?馬英九說:「這是一個誤解,這個問題稿子裡沒有,是我主動提出來,要降低敵意,這次主題就是要降低敵對狀態,提到這個之後的目的第一是要在大陸領導人面前提出來,第二是要他們採取具體措施表達善意。」
馬英九說:有史以來第一次,以台灣領導人身份,親自告訴習先生,要重視這個議題。
雖然主持人接著問民調滿意度問題,不過馬英九繼續談到降低敵意的議題,他說:「非常嚴肅提出(導彈)問題來,不管是朱日和還是飛彈基地,都非常嚴正表達,沒有軟弱的地方。」
至於習近平對此事的反應,馬英九說:「他們導彈不是針對台灣人民,後來我在其他場合說,後續還會繼續追蹤。」
馬英九繼續說:「有人說我只講一中、不講各表,其實我都講了,但他們只聽一半,沒聽下一半。我在正式會談中說了,回來也發表了正式會談的逐字稿,都有講。」
回到民調滿意度問題,馬英九回應:「我當時想,這是目前台灣做到最大的程度,沒有辦法強迫大陸和習先生講我們想要聽的話,講這些問題時他沒有不悅的表情,也沒有說別的話,這是我們努力最大的成果。這些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在習先生面前,把我們要講的講清楚。」
主持人問,馬習會事前讓美方知情,未來可能讓台灣成為大國博弈棋子。馬英九說:「美國學者的態度,我們不意外,11月初就通知美方,和美方進行任何活動時都強調零意外和低調,這麼大的動作,絕不能不先告訴美方。」
對於台灣內部批評聲浪,馬英九說:「5日中外記者會回答了51個問題,馬習會後記者會也回答了14個問題,總共65個問題,差不多都問到了。去之前我就說,如果「立院」願意接受、要我去做『國情報告』,我會接受,我已經在台灣做到公開透明的極致了。」
馬英九說:「兩岸部分,我們建立了新的模式,前提是,我完全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馬英九說:「國際上的反應大部分都是正面的,少部分有批評,台灣從來沒有一次因為這個事情受到這麼大的國際矚目。在國際地位和能見度提升?我感到有,國際媒體在馬習出現時的畫面,稱謂是對等的。而且兩岸雙贏,大陸也得到不錯的報道。」
主持人問馬英九,領導人到「立院」報告,是史無前例的?馬英九說:「這是我的承諾,我在5日的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整個過程公開透明,「立院」邀請我就去做報告。我們在島內、兩岸、國際三個層次都有計劃,出發前向「立院」黨團報告、開記者會向大家報告。我說過,如果兩岸領導人要見面,前提是「國家」有需要、人民會支持、「國會」要監督。」
馬英九說:「他們說我們是黑箱,黑箱的來源要到「立院」報告,卻不邀請,我們非常不瞭解。希望這類似的狀況,可以成為慣例,台灣領導人和大陸領導見面時,都可以這樣做。」
沒有提前向民眾說明?馬英九說:「如果要向各位長官報告,但還不一定成局,過去幾次都成不了局。
閉門晚宴是否談些大家不知道的問題?馬英九說:「沒有談正式話題,先是談酒,他們帶茅台、我們帶金門高梁。」
政黨輪替後如何維持兩岸關係?馬英九說:「兩岸關係是台灣必須面對的挑戰,不論是哪個黨、哪個人,當台灣領導人都要面對,我很幸運,過去七年用所有資源和大陸達成台海現狀穩固的基礎。這有一些前提: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變成共同政治基礎。如果沒有政治基礎,還能這樣?我不能預測,至少展現給大家看,有這個基礎,可以延續兩岸繁榮發展。我是領導人,希望我交給下一任的兩岸現狀是可以接受的,這是爭取馬習會很重要的成果。兩岸領導人見面後,還可以往前走,大家都有機會上橋渡海,但你要遵守交通規則。」
主持人提出,自1987年開放赴大陸探親以來,馬英九就參與兩岸事務,是目前台灣涉入兩岸議題最深的官員,好像玩成博士後論文,有什麼感觸?馬英九說:「我不敢說這是一個歷史功績,透過七年來努力,和過去陸委會基礎,這是一些新的可能,對兩岸和平和繁榮是有幫助的。感到欣慰?當然,過去在「總統府」和國民黨推動資深中央民意代表改選,東海和平倡議,這是我40年前寫論文時就有的想法。年輕人滿懷希望進入政府,當然希望這些理念能夠實現,我是領導人 ,防務、外交、兩岸是最重要的任務,在創造自由環境、兩岸和平發展、國際友善環境,我都做到一個程度,不敢說百分之百滿意,至少我可以告訴台灣民眾,我做了最大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