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微信公眾號「學習小組」報道,三年前的11月15日,習近平履新中共中央總書記。三年來,習近平和他的團隊的治理思想和治理脈絡清晰可見,凸顯在公眾的視野之內。「變革與進步」,貫穿習近平治理中國的這三年。
這三年,習近平身體力行,親自負責,兼濟天下,「宏觀」上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微觀」上不斷推動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和黨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他和13億人民心中的「中國夢」耕耘著、努力著。
以下為「學習小組」組員張廣昭的解讀。
——————————
2015年11月15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三年前的11月15日,也就是中共十八大的最後一天,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也在這天形成。這三年,中國充滿著變革與進步,也伴隨著曲折與複雜。執政三年以來,習近平的中國治理思想和治理脈絡清晰可現,凸顯在公眾的視野之內。
從宏觀層面,瞭解習近平(和他的團隊)的治理思想、治理脈絡,最關鍵、最有效的方法是研讀歷次中央全會。十八屆一中、二中全會主要是人事議題,三中全會以後,治理方略逐漸顯現。
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國,十八屆五中全會研究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線圖(「十三五」規劃建議),再加上這幾年開展的史無前例的反腐行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背後凸顯的「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構成了大家熟悉的「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沒錯,宏觀層次上,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就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治國理政總方略,背後自然包含習近平個人的執政思考和治理鏡鑒。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居於中心位置。
大家都知道,習近平從16歲就到中國西北地區一個叫梁家河的村子生活、學習、工作,七年的上山下鄉經歷帶給他的是身體和精神層面的雙重鍛煉。在那裡,他收穫了自信,更重要的,他瞭解了中國最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和內心需求,瞭解到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群眾」。因此,無論是在河北、福建還是浙江等地方治理時,突出一個思路就是「富民」思想、「富民」戰略。如今,他成為了十三億人口國度的治理責任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思想、戰略應運而生。用他自己的話講,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可以說,「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的思想貫穿於習近平的執政生涯。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戰略舉措,是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
習近平親自擔任中央深改組組長,背後是其個人擔當和歷史責任感。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中國,每一步前行都充滿艱辛,這種艱辛有來自「人的因素」,也有來自「體制機制因素」。縱觀後發展國家,能夠邁過「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而中國大陸的情況遠比這兩個國家或地區更複雜、更敏感。這三年,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可謂冒著政治風險,不知打破多少人的「奶酪」,與各種利益集團、既得利益者決戰。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希望中國成為一個固化的中國、一個貧富懸殊的中國、一個違背社會主義本質的中國。同樣,親身經歷「文化大革命」的習近平,深知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性。沒有法治,人人都無安全感。法治,是任何現代文明國度普遍遵循的治理模式。中國自不例外。而且,從地方一步一步走到中央領導人崗位的習近平,太清楚「司法地方化」「司法不公」的危害性,因為這丟的不僅是司法公信力,還有人民的政府信任。
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保證,是保證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政黨力量。
在中國,除了中國共產黨,沒有任何政黨敢於承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比較政治學大師亨廷頓認為,處於現代化過程中的發展中國家,政黨以及政黨力量非常重要,決定一個國家是走向成功還是失敗。從2007年成為黨的中央領導人開始,習近平就不停的思考、反思黨建工作。他認為,中共只有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保證和鞏固其執政地位。所以,上任伊始,他堅持以鐵腕手段打老虎、拍蒼蠅。他深知,老百姓最痛恨腐敗,腐敗對中共執政正當性傷害最大。要麼得罪人民,要麼得罪腐敗分子。他,作為一個革命領導人後代,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如今,中共政治生態明顯好轉,官員基本「不敢腐」。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就是「不能腐、不想腐」的探索。
從微觀層面,習近平全面負責中國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和黨建工作。
經濟上,他研判國內外發展大勢,提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論斷;政治上,提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守意識形態底線,更加發揮「協商民主」的優越性;社會上,提出增強人民獲得感,人人分享改革成果的理念;文化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上,提出「綠色化」理念,實質意義上推進生態環境改善;黨建上,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重申「理想信仰」的重要性。換言之,就是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的重要表現。
簡言之,這三年,習近平身體力行,親自負責,兼濟天下,宏觀上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微觀上不斷推動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和黨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他和13億人民心中的「中國夢」耕耘著、努力著。
「變革與進步」,貫穿習近平治理中國的這三年。放下意識形態的分歧和偏見,世界有理由期待習近平和他的團隊未來數年的中國治理。
作者張廣昭,為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碩士,現任職於中央機關某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