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北京行政副中心規劃基本確定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2-01]
放大圖片

北京行政副中心規劃圖。

【文匯網訊】2020年的北京將建設成什麼樣?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您想不想知道四五年後我們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

據新浪綜合報道,11月30日,北京市規劃委給出了答案:已經開展總體規劃的修改工作,目前前期編製方向已經基本確定,為了對接京津冀區域「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的空間格局,本市也對城市集中建設空間和功能結構進行優化重組,形成了「一主、一副、兩軸、多點」的城鎮空間結構。

[重點解讀]

北京行政副中心規劃基本確定 遠期40萬人疏解至通州

昨天,市規劃委也對外發佈,行政副中心規劃已經基本確定,並專門介紹了細節內容。到2017年,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遷入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遠期將帶動約40萬人疏解至通州。

環境:劣五類水升為三、四類

通州是京杭大運河的起點,自古就有「九河下梢」之稱,是北京市多河富水的區域。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透露,在通州,將建設水水相連的「藍網」系統,大力治理提升水環境,「通過治理,通州水質由劣五類水升級為四類水,甚至是三類水。」

結合通州的水系,也將建設世界一流生態示範區。根據目前的規劃,在城市組團間,將規劃建設大型生態空間,尤其會與北三縣共建順義三河國家公園、潮白河國家公園、運河國家公園。

交通:半小時到中心城區

在京津冀城際鐵路網規劃圖上,通州的軌道交通系統已經浮現出來,未來將建京唐城際、京濱城際、京秦二城際,實現與津冀互聯;而建設城際聯絡線(也就是S6線)與平谷線,也能實現通州與周邊新城的南北向聯繫和與兩個機場的聯繫,疏解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

此外,本市也將優化調整通州與中心城的軌道交通和快速路,實現半小時到達的便捷聯繫。

生活:公共服務水平不低於中心城

根據規劃,未來通州將會增加大學、藝術中心、大劇院、會展中心、展覽館、紀念館、博物館、圖書館、大型體育中心、三甲醫院等高等級服務設施。

尤其是將整建制引入中心城優質基礎教育、醫療資源,實現都市社區生活圈在15分鐘步行可達的範圍內。

基礎設施:五十年一遇防澇標準

通州還將成為海綿城市示範建設區域,通過城市雨水源頭減排、分散蓄滯、緩釋慢排和合理利用,達到一年一遇雨水「零外排」、年徑流總量控制率85%以上的目標;全面達到五十年一遇防澇標準,而在行政辦公區達到百年一遇防澇標準。

此外,也將通過綠地集中佈局管理,實現每個街區內都擁有一處高品質的集中公園綠地,實現約85%居民居住在距公園200米範圍內,保障市民步行10分鐘到達公園。

「主副兩多」將成北京未來新格局

為了對接京津冀區域「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的空間格局,本市也對城市集中建設空間和功能結構進行優化重組,也就形成了「一主、一副、兩軸、多點」的城鎮空間結構。

「一主」:

體現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

「一主」也就是中心城區,也包括最中間的核心區(也就是東城區和西城區)。根據定位,這裡將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也是體現國家形象和國際交往的重要窗口地區。

1280萬人,約佔全市人口的60%; 750萬個就業崗位,約佔全市總就業崗位的65%。中心城區現共有700餘個各類市場,佔全市55%,近50%為農副產品市場,從業人口約30萬人; 68家三級醫院日均門急診量約21萬人次,約佔全市80%……一直以來,中心城區人口集中、功能過度聚集、交通擁堵問題突出,是「大城市病」問題的突出表現地區。

因此,中心城區也成為疏解非首都功能重中之重。「在人口疏解方面,中心城區將會在2020年疏解15%的人口,這樣算來近200萬人。方法是以業控人。通過產業疏解進而達到人口疏散,疏解人口是個動態過程。」王飛說。

未來中心城區除了疏解非首都功能,適度壓縮居住、產業建築規模外,還會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改善綠色交通出行環境,改善老舊小區、棚戶區居住環境,改善街道、濱水、綠色空間等城市公共空間。

「一副」:

區域協同發展的橋頭堡

「一副」也就是位於通州的北京行政副中心,會重點承接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及相關服務部門的疏解轉移,帶動城市東部區域協同發展。

根據定位,未來「一副」會依托通州新城,重點發展行政辦公、文化旅遊和部分商務配套職能。王飛介紹,有序推動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向行政副中心轉移,也是推進城市東部地區面向區域協同發展的橋頭堡。同時,也會處理好通州與大興、亦莊、順義等新城及廊坊市北三縣地區的發展關係,更好地統籌新城發展、生態建設和城鄉一體化。

「兩軸」

南中軸建「奧園」規模公園

一直以來,北京城市發展都有兩個骨架:長安街與中軸線。而在新版本的總規中,這兩條線將是北京城市格局的兩條軸,並有所延長。

「中軸線目前在北面已經延長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而南中軸也會建設一個同等規模的公園。」王飛透露,未來的中軸線及延長線將打造成「公園對公園」的形式;而長安街及延長線,東邊是通州及大運河,西邊則是新首鋼產業區和永定河,形成「河對河」。

「多點」:

分成三類建設規模不一

「多點」為順義、亦莊、大興、昌平、房山、懷柔、密雲、平谷、延慶、門頭溝10個新城和海澱山後、豐台河西、北京新機場地區3個重要城鎮組團。這部分將主要負責承接中心城區人口和適宜功能的疏解,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從而帶動所在區域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分別來看,位於平原區的順義、亦莊、大興新城及新機場地區,是承接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面向區域協同發展的重點地區;位於山前地區的昌平、房山、懷柔、密雲、平谷、門頭溝新城,豐台河西和海澱山後組團,適度承接與環境稟賦、資源特色相適宜的功能,合理控制人口和建設規模,突出特色發展;位於山區的延慶新城,則會嚴控規模,以生態保育為重點,建設成為北京的「後花園」。

2020年百姓生活有哪些改變?

疏解、治病……實際上,對於北京的老百姓來說,這次總規的修改,特別是在交通、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景觀風貌等一系列都有提升。一邊治理「大城市病」,另一邊則是北京更加和諧宜居。到了2020年,總規裡設置的多項硬指標會實現。

治堵:綠色出行超75%

「城市交通擁堵」是「大城市病」最明顯的一個病症,也是老百姓最期盼能夠「藥到病除」的。王飛透露,修改後的總規給出來了一個妙招——構建面向區域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

除了地鐵、微循環系統、道路這些老百姓眼裡的「大交通」外,這個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體系也更著眼細節。北京日報(微信ID:Beijing_Daily)瞭解到,本市將建設步行和自行車友好城市,2020年綠色出行比例超過75%,自行車出行比例不低於18%。

綠色出行的比例上去,機動車使用強度也要下來。根據計劃,2020年,本市的小客車出行比例和車均出行強度降幅至少要達到25%。而在備受關注的停車方面,本市也會開展停車綜合整治,加強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經營全過程、全週期的行業管理,營造宜居有序的停車環境。

生態:人均公園綠地16.5平方米

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則是構建多層次、成網絡、功能復合的生態空間體系。這裡面,最重要的舉措就是構建「一屏、三環、五水、九楔」生態空間格局。

其中,「一屏」就是山區綠色屏障,要加強整體生態保育和生態修復;「三環」為「一道綠隔城市公園—二道綠隔郊野森林公園—環首都國家公園」體系,要優化公園綠地功能佈局;「五水」為以拒馬河、永定河、溫榆河、潮白河、泃河為主構成的河湖水系,要加強水生態環境治理,逐步恢復和提高河湖生態功能;「九楔」為平原區九條連接中心城、新城及周邊區域的楔形生態空間,形成對城鎮集中建設組團的穿插隔離,遏制連片蔓延發展。

不僅如此,森林覆蓋率將會大幅提高,特別是平原地區。幾個指標顯示,本市遠期森林覆蓋率達到45%—47%,而到了2020年將率先達到43%;遠期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0%—35%,2020年會先達到30%。2020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5平方米。

「本市已經計劃打造中心城多級通風廊道系統,主要的方向是從西北向東南。」示意圖顯示:所謂多級,則是首先會打造5條500米以上寬度的一級通風廊道,其次還有10餘條80米以上寬度的二級通風廊道。在這些通風廊道上游,將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不宜進行大型的建設開發,而一旦劃入通風廊道,這些區域也會嚴格控制建設規模。

公共服務:一刻鐘社區服務圈

治理交通擁堵的一個關鍵點是解決潮汐交通。「未來將通過功能疏解促進就業和居住更合理地分佈,重點壓縮中心城區新增就業崗位、疏解非首都功能。」王飛給羅列出未來即將推出的幾項舉措:對於中心城區就業人口,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比例;對於家在新城、工作在中心城的人來說,會有針對性地加強兩地之間的交通,大幅提升放射性廊道上,尤其是中心城與重點新城方向的軌道交通和大容量公交供給;對於重點產業園區周邊,則會提供面向本地就業人口的定向公共租賃住房,讓就業人口實現就近居住。

此外,在社區服務配套方面,也會有不少便利。最大的亮點便是,本市要構建步行15分鐘可達、實用便捷的「一刻鐘社區服務圈」。這個「圈」內,會配置日常生活所需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商業金融等基本服務功能和公共活動空間。這樣一來,也能減少跨地區、中長距離的基本生活交通需求。王飛給出時間表:2020年全市實現「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70%—80%的城市社區,遠期力爭實現全覆蓋。

能源:清潔能源比重達90%

「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的基礎設施上,本市會實行國際一流、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建設標準。」王飛說。

據瞭解到,2020年,本市城鄉污水處理率達到95%,全市垃圾焚燒占比提高至50%。與此同時,本市將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利用管理, 2020年全市可用供水資源總量控制在41.9億立方米以內,生活、工業、生態、農業用水比例調整到43:12:33:12。能源消費方面,2020年,本市能源消費總量峰值也會控制在8500萬噸標煤左右,清潔能源比重達到90%。

此外,本市在城市景觀風貌方面,也將保護與重構北京「山水城市,兩軸十片」的風貌景觀格局,保護和強化首都傳承千年的山水格局與軸線秩序,重點打造十片代表北京不同自然、文化、時代風貌特色的區域。

新總規重點整治「大城市病」

上一版本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在2005年1月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而最新修改的總規,則瞄準了北京長期快速發展中積累下來的不少「城市病」。

「今後一段時期,對於北京城鄉規劃工作,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優化空間佈局和產業佈局,也為北京統籌治理『大城市病』做好了基礎性工作。」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說。

「通順大亦」也將承接疏解

今年3月獲批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的區域空間格局。昨天,市規劃委方面也專門做了更深入的解讀。通州、順義、大興、亦莊也被認為是「多節點」的組成部分,將會適度承接中心城區部分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的轉移。

此外,在空間格局中的「三軸」方面,市行政副中心(通州新城)位於京唐秦發展軸,亦莊—大興新城、新機場地區位於京津發展軸,房山新城位於京保石發展軸;在四個功能區中,北京平原區位於中部核心功能區,重點抓好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承接工作;北京山區位於西北生態涵養區,是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態保障區域,因此要強化北京山區和平原區的差異化發展。

一直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都確定要在交通、生態、產業實現率先突破。從目前的總規修改情況來看,交通上,除了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外,也已經明確了構建「客內貨外」鐵路樞紐格局,疏解北京過境交通及區域性貨運樞紐功能;生態環境上,近期會建設環首都國家公園,從而實現對廊坊城區、北三縣、固安、永清、保定涿州等北京周邊市縣和重點地區的生態管控;產業升級轉移上,對接曹妃甸、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張承生態功能區、濱海新區4個戰略合作功能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也會與天津濱海新區、保定、滄州等市開展跨區域創新合作。

城鄉規劃真正實現一張圖

真正把城市總體規劃變城鄉總體規劃,實現對城鄉建設的統一規劃和管理,是此次總規修改的一大亮點。而實際上,過去十幾年裡,北京並沒有真正實現城鄉統籌管理。「尤其對集體建設用地缺乏管控。」王飛分析,這直接導致了總建設用地規模大、增長快,城鄉建設「攤大餅」式無序蔓延、城鄉結合部問題、人口資源環境矛盾突出。

北京1536平方公里的集體建設用地成為此次總體規劃確定的「瘦身健體」主要對象。王飛介紹,在用地佈局方面,未來本市會積極引導集約減量後的集體建設用地優先向城市規劃建設區、重點功能區和小城鎮集中佈局。

集體建設用地還面臨著另一個棘手的問題:農村地區配套設施滯後。王飛拿出來一份數據,目前污水處理率全市約85%,而郊區只有60%左右;現狀清潔能源比例全市已達到77%,而農村地區不足20%……

而這些大大小小的配套設施都會被這次總規修改所兼顧,並在未來得到改善。據瞭解,本次規劃會將城市污水處理率調整為城鄉污水處理率,規劃到2020年達到95%左右,重點是提高郊區的污水處理率;規劃2020年全市清潔能源比重提高到90%以上,力爭不斷提高農村地區清潔能源比重,2020年約達到25%以上,遠期超過50%。

本市70%將劃為生態用地

雖然現實生活中看不到,但生態保護紅線和城市增長邊界成為北京規劃格局中最重要的兩條線。「這兩條線將一起畫在同一張圖上,將北京劃分為生態紅線區、集中建設區和限制建設區,實現全域管控。」王飛說。

「兩線」劃出來的「三區」中,生態紅線區是留給後代子孫的,必須格外珍惜。該區域涵蓋了維繫北京生態安全底線、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山區、森林、河流湖泊、基本農田等現狀生態資源和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重點公益林等法定保護空間。

根據初步劃定,生態紅線區面積已經約占市域面積的70%以上。而實際上,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增長,本市將通過平原區集體建設用地減量還綠、規劃生態廊道建設,實現遠期全市生態紅線區比例提高到75%左右的目標。

被劃定進入生態紅線區後,會面臨著什麼嚴格管控的措施?王飛介紹,原則上本市的生態紅線區面積將只增不減、生態功能不斷提升,禁止與生態保護無關的建設活動,生態紅線區內現狀建設用地要嚴格管理,山區進行整體保育和生態修復,平原區重點是增加綠地總量。

作為城市發展剛性約束紅線,北京的城市增長邊界則將中心城、新城、鎮中心區、獨立城鎮組團、重點功能區的集中建設區劃入,初步劃定集中建設區面積約占市域面積的16%。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城鎮建設項目選址都會控制在城市增長邊界以內的16%區域。

而生態紅線區和集中建設區以外區域為限制建設區,則主要是為了整治「大城市病」,是實現人口疏解、用地減量、功能優化、城鄉統籌和生態環境改善的重點地區。

      責任編輯:劉健
聚焦北京行政副中心6大焦點      [2015-12-01]
北京四大火車站春運車票開售      [2015-11-29]
北京市教委回應迷笛學校吸毒事件      [2015-11-29]
北航發生舞台坍塌 20餘名學生受傷      [2015-11-29]
北京市發改委主任推介京津冀發展      [2015-11-28]
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2017年將正式遷入      [2015-11-25]
張高麗任北京冬奧會小組組長      [2015-11-25]
高新機器人亮相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      [2015-11-23]
北京大雪致部分遠郊學校停課      [2015-11-23]
北京速度!三元橋43小時完成改造      [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