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老百姓辦事用不用都跑到通州去?行政功能疏解會帶動多少人「落戶」通州?房子會不會買不起?交通會不會更擁堵?看病、上學會成為難題嗎?會不會再次陷入「攤大餅」式發展?據新華網報道,北京市相關部門11月30日回應行政副中心建設的六大焦點問題。
辦事:市民不必「湧通州」
行政機構搬走了,但老百姓辦事不用都跑到通州去。據北京市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11月初,位於豐台區的北京市行政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將過去分佈在城區四處的40個委辦局、198個固定窗口、740項審批事項統一放在一個樓裡,除了涉密和場地受限的審批,北京將所有行政審批流程集中於一站,以前辦事「跑城區」,現在「坐電梯」就行了。
疏解:40萬人帶動至通州
多少人將「落戶」通州?根據北京市規劃委測算,到2017年,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遷入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遠期將帶動40萬人疏解至通州。
人口帶動疏解通過兩種方式完成:一是通過行政辦公功能疏解帶動其他相關功能向行政副中心疏解;二是帶動非首都功能向亦莊、順義、大興、昌平等其他新城轉移,最終共同實現降低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全市「天花板人口」不超過2300萬的目標。
記者瞭解到,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四套班子」屆時都將搬遷。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表示,一些和中央機關聯繫不是特別緊密、不需要隨時和中央機關保持聯繫、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的北京市行政機構和事業單位,也可能整體或部分搬遷。
房價:多措並舉控「飛漲」
事實上,在成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消息還屬於「傳聞」之際,通州的房價就已一路上揚,局部區域還上演了一個月單價飛漲5000元的「神話」。一時間,通州炙手可熱。不過,北京市正在通過一系列政策為通州樓市降溫。
一是「多中心」規劃。《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明確,通州、順義、亦莊是面向未來發展的3個新城,這些區域都將成為承接北京中心區功能的陣地。
二是「限購」。根據北京市住建委聯合通州區政府於8月15日出台的《關於加強通州區商品住房銷售管理的通知》,在符合北京現行限購政策基礎上,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四類家庭,才可以購買1套通州區商品住房:一是京籍無房戶;二是已有1套住房的通州戶籍居民家庭,需落戶通州3年(含)以上;三是已有1套住房的本市其他區縣戶籍居民家庭,需近3年在通州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四是在京無房的外地人,需近3年在通州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
三是配建政策性住房。北京市規劃委指出,通州將為城鎮化、就業居民提供各類政策性住房,實現居住社區為本地就業、城鎮化配套。
出行:「半小時交通圈」治擁堵
「我們將在通州與中心城之間構建『半小時交通圈』。」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說,還將規劃面向京津冀區域的開放交通系統。整個系統包括3條軌道交通——京唐城際、京濱城際、京秦二城際;S6號線將與平谷線共同聯通周邊新城和北京市兩個機場,緩解中心城地區的交通壓力。軌道交通與各類交通方式的換乘距離控制在100米以內。
地鐵在已有6號線和八通線的基礎上,7號線還要繼續東延。道路網密度將達到每平方公里9公里,是目前中心城道路網密度的1.8倍,林蔭道比例達到70%。
看病、上學:整建制引入優質資源
目前,通州的公共服務設施整體發展水平還較低,新城建設水平還不高,與市行政副中心規劃建設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據悉,通州將整建制引入中心城包括三甲醫院、重點中小學、幼兒園等在內的優質基礎教育、醫療資源。目前,已經有10餘家中小學和醫院在通州開辦分校、分院。通州區可利用土地資源約55平方公里,給中心城區各項公共服務功能疏解預留著充足的空間。
北京是全國醫療服務中心,原本計劃將通州作為對外服務醫療資源的「疏解地」,打造「國際醫療服務區」。但按照新的規劃,這個功能是否還繼續承擔尚在研究。「即便沒有這個功能,在通州配置優質醫療資源也是規劃重點。」王飛說。
發展:職住均衡不再「攤大餅」
目前,北京市65%的就業集中在中心城區,居住與潮汐式交通問題顯著。人口疏解不是簡單的「挪人」,而是通過對中心城存量功能的疏解,促進通州的產城融合和職住均衡。通過建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宜居宜業的通州,讓就業、居住和生活都在通州。
「我們將逐步提高通州的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水平,提高吸引力。」王飛說,通州的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將不低於中心城,還會增加大學、藝術中心、大劇院、會展中心、展覽館、紀念館、博物館、圖書館、大型體育中心、三家醫院等服務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