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日本用導彈強化「第一島鏈」封堵中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2-21]

【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道,有外媒稱,日本政府正在200個西南離島部署先進的雷達和導彈,以期強化第一島鏈,協助美國阻遏中國進入西太平洋之路。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18日報道稱,路透社援引日本官員的話說,為更好地配合美國遏制中國軍力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投射與擴張,日本近年來逐步在日本與台灣地區之間由200多個離島組成的1400公里的漫長島鏈上部署先進的雷達和防空、反艦導彈,以期更加有效地應對中國。

美國希望日本放棄長年的本土島嶼防禦戰略,採取在亞洲其他地區發揮軍事影響力的戰略。美國認為其亞洲盟國,尤其是日本,必須協助美國遏制中國軍力的崛起。

路透社記者先後採訪了十多名日本政界和軍方要員。受訪人士紛紛表示,中國艦船可以依照國際法穿越第一島鏈,但一旦發生衝突,他們需要穿越的就是密集的導彈交叉火力網。

報道稱,美國官員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的最終目的是建立在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霸權,將美國勢力排除在外,因此對中國的忍讓只能鼓勵他們進一步挑釁。

報道認為,中國近年來為了阻遏美軍介入,大力發展各類精確打擊彈道導彈。日本戰略轉向的目的就是對與日俱增的「中國威脅」實施反制。

除日本強化離島防禦之外,日美聯軍整合的趨勢也進一步加強,離島1萬名自衛隊隊員將得到來自美軍的迅速有力的支持。

美國之音電台網站12月19日發表題為《日本增加東中國海軍備以遏制中國》的報道稱,日本官員表示,將在東中國海部署反艦和防空導彈裝置,以對抗中國在該海域的軍事力量。

英國《衛報》表示,東京方面將在日本和台灣地區之間的200多個島嶼、長達1400公里的區域內部署一系列反艦和防空導彈裝置,並且在未來5年內將這些島嶼上的駐軍人數增加五分之一,達到近1萬人。

報道稱,一旦這些新的軍備部署完成,中國船隻要到達西太平洋海域將必須經過日本導彈發射台。這一舉措是為了回應美國方面對遏制中國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日益擴大的軍事影響的要求。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吉原俊井表示,通過這一舉措,日本正在試圖扭轉局勢。

日本自衛隊正試圖在下一財政年度獲得400億美元的財政預算,這些資金將用於遠程反艦導彈、反潛飛機、預警機、「全球鷹」無人機、「魚鷹」運輸機等。

共同社12月18日報道稱,日本海上保安廳18日在2015年度補充預算案中列入了255億日元(約合13.59億元人民幣——本網注)用於加強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等全國離島及遠方海域的警備費用。通過提前列入曾在2016年度預算中申請的用於製造10艘巡邏船及2架飛機的建造費,原定在2016至2019年度完成的建造計劃可提早數月。這是海上保安廳在歷年補充預算案中列入的最高金額。

海保表示,這是針對尖閣諸島周圍的外國漁船及海洋調查船活動趨於頻繁而採取的措施。將加快構建利用噴氣式飛機進行24小時監控的體制,配置用於打擊違法作業外國漁船的高性能小型巡邏船。

日本《每日新聞》12月19日報道稱,安倍晉三首相18日與來訪的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會談,雙方一致同意盡早達成包括自衛隊與澳軍聯合訓練等在內的新協定。

報道稱,雙方還一致要求中國停止在南海的填海作業,在對人工島施以軍事用途的問題上保持克制。這是特恩布爾上台後首次訪問日本。日本視澳大利亞為「准同盟國」。

《日本經濟新聞》12月19日發表題為《日澳對中國在南海的活動表示「強烈反對」》的報道稱,安倍晉三首相18日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會談,兩位領導人就中方在南海建造人工島的問題表示,「強烈反對帶有威脅性質或是單方面的行動」。為確保自衛隊與澳軍的聯合訓練能夠順利進行,雙方還就加速簽署新的地位協定達成一致。

報道稱,會談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就南海問題呼籲「停止大規模的填海造島活動」,但避免了直接提及中國的名字。此外還寫明將推進包括美國或印度在內的三方合作。

      責任編輯:朵朵
中國空軍今年三度飛越第一島鏈      [2015-08-21]
中國轟炸機編隊飛越第一島鏈      [2015-08-17]
印度版「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2015-12-21]
日本用導彈強化「第一島鏈」封堵中國      [2015-12-21]
B-52強闖中國面臨風險 白宮尷尬      [2015-12-21]
首次真人秀 奧巴馬相當入戲      [2015-12-21]
泰國旅遊巴士翻車墜山 11名華人遇難      [2015-12-20]
土耳其宣佈從伊拉克撤軍      [2015-12-20]
美國前防長:奧巴馬食言致ISIS擴張      [2015-12-20]
印尼沉船位置確定 乘客中包括14名兒童      [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