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鳳凰網報道,新的政策將應對產能過剩,促進生產力的提高。瑞信中國經濟學家陶冬認為,轉變早就該推行。
先把中國當前的救市行動放一放,看看政府解決產能過剩的決心。這是瑞信駐香港的亞洲(除日本外)首席經濟學家陶冬的觀點,早在大約五年前,他就呼籲關注中國促進薪資增長的根本性轉變。
去年12月,中國決策層承諾實施一系列改革以重塑經濟,但這些改革與此前並未兌現的承諾不謀而合。這一次不同的是,領導層必須要面對舊式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的效果日益減弱的局面。
研究中國經濟20年的陶冬表示,中國要擺脫產能過剩,這樣才能走出當前的困境,而這正是供給端解決方案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
根據陶冬的觀點,多年以來,借債投資導致製造業產能過剩,而解決由此產生的通縮壓力極其必要,以至於決策者在努力應對目前市場動盪的同時,還必須要尋求改革。他認為,中國將堅持計劃。
他表示,除了處理鋼鐵、煤炭等行業的長期產能過剩,中國還要打破壟斷、降低房產存量、減稅並且給民營企業的繁榮發展創造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