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未來之星團友在橋頭供水管理部合影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何花 深圳報道) 2016年第3場「未來之星國情教育活動」1月31日到訪東深供水工程。近50名香港團友參觀了供港水東深供水工程的起點,位於東莞橋頭鎮的太園泵站,隨後到訪塘廈供水管理部的金湖泵站,參觀東深供水紀念館和深圳水庫。團友在瞭解了供港水的歷史和工程後,感歎中央對於香港市民的照顧,感念粵港兩地的深情厚誼。
東江之水越山來
31日上午,「未來之星國情教育活動」來到了「東(莞)深(圳)供水工程」的起始站東莞橋頭鎮,參觀東深供水工程的首站——太園泵站。記者瞭解到,東深供水工程擔負著向香港供水的重任,香港75%的用水來自東深供水工程。對於這一事關香港市民切身利益和香港經濟穩定發展的工程,許多團友僅有耳聞並不十分瞭解。
香港三面環海,但淡水資源奇缺。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4天才能供水一次,每次供水僅4個小時,300多萬人生活陷於困境。1963年12月,經周恩來總理特批,中央財政撥款3800萬元,建設東江——深圳供水工程,引東江之水以濟香港之困。東江源起江西贛州,工程全長83公里,經東莞、深圳向香港供水。東深供水工程最初、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解香港缺水的生存之憂。多年來,廣東省從東江源頭的水土保持,到河源新豐江水庫的庫區生態保護,再流經繁華的珠三角都市群,東深供水工程是跨區域調水和水質保護的典範工程。
「為了保障香港用水,這個工程讓東江水倒流83公里,聽起來就讓人感到震撼。」團友葉小姐是元朗一家中學的中文教師,此次活動她帶領自己的十多位學生參加活動。她告訴記者,香港年輕一代對於中國歷史,甚至香港歷史都瞭解甚少,許多學生沒有到過內地,這項國情教育活動能夠讓同學在參觀、遊玩的過程中瞭解國情,非常有意義。葉小姐表示,自己將會更多帶領同學參加「未來之星國情教育」活動。
東深供水4期擴建 保香港水質
在塘廈供水管理部,團友們參觀了供水工程紀念館,講解員李先生講述了整個東深供水工程的歷史和現狀。李先生透露,為支撐香港、深圳和東莞三地經濟的高速發展,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東深供水工程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擴建、一次改造,累計耗資76億元,總體供水能力從最初的0.68億立方米提升到現在的24.23億立方米。為保障東深供水工程的水質,東江流域進行了持續數十年的跨區域治污之戰。廣東省為東江污染防治出台的有關政策法規達到20部之多。這些都是為了實現東江水的「清污分流」,保障供港水的水質優良。
團友們觀看了影片《東江之水越山來》,紛紛感歎香港市民用水來之不易,更對內地人民所付出的辛勞表示感佩。在紀念東深供水工程的雕塑「生命之源」處和深圳水庫供港水紀念碑前,團友與這一工程奇跡爭相合影,留下紀念意義的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