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21日,中央發文「原則上不再建封閉住宅小區」後,隅居川南宜賓的萊茵河畔小區一夜之間爆紅網絡。
據成都商報報道,在一篇公眾號推送的文章中,作者劉德科特別提到了萊茵河畔。正是這篇文章,讓位於宜賓南岸東區的萊茵河畔小區突然之間火了起來。該小區開發商麗雅置地相關人員表示,該公眾號文章被刷屏後,麗雅置地方面接到了很多媒體的採訪電話,其中包括新華社等國家級權威媒體。但是,萊茵河畔並不是文章所說的「開放式小區」。
朋友圈的萊茵河畔是這樣的:
劉德科在文章中是這樣描述萊茵河畔:事實上,要不要圍牆,學界至少已經爭論了幾十年。神奇的是,竟然有地產商已經做出了『開放式社區』,並且成為當地有口皆碑的一道風景線。
那個樓盤在四川的宜賓,叫做「萊茵河畔」。整個樓盤內的道路全部向城市開放,住宅的安全防護體系後退至單元門口。雖然房子蓋得有點粗糙,但住宅樓單元門直接朝向道路,儼然一副巴黎或紐約街頭的景象。
老百姓怎麼評價這個沒有圍牆的樓盤?「萊茵河畔」被認為是當地最好的樓盤,甚至有「宜賓人寧願呆在『萊茵河畔』哭,也不住在其他樓盤裡笑」的說法。
樓盤內的道路向城市開放之後,會亂糟糟嗎?去過的人通常這樣描述:寬敞的步行街干 淨整潔,臨街店舖玻窗明亮無占道經營,車輛統一停放在規定地點……「萊茵河畔」被評為 「四川十大最美街道」,而且名列第二,排在成都春熙路之後——若不是因為成都是省會,春熙路實在負有盛名,恐怕宜賓的「萊茵河畔」應該排在第一。
物業管理怎麼樣?安全嗎?早在2011年,「萊茵河畔」就榮獲了「全國物業管理示範小區」稱號。
現實中的萊茵河畔是這樣的:
但是,宜賓房地產業界甚至是麗雅置地內部,都並不認為萊茵河畔就是開放式小區。業界人士戲稱:「如果萊茵河畔算是開放式小區,那麼宜賓的翠柏商貿城、城中央、萬興現代城、金帝莊園、鼎業興城等都可以叫開放式小區。」
那麼,萊茵河畔小區是不是開放式小區呢?成都商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麗雅置地營銷管理部負責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萊茵河畔是街區開放與城市共享,組團私密。照此說來,萊茵河畔並非「開放式」小區。
記者實地走訪也發現,萊茵河畔一期項目共分為銀杏花園、翠蘭花園、香梅花園、玫瑰花園和雪絨花園五個完全獨立的小區,小區之間通過街道相連。而在二三期項目中,更是分為西湖灣、麗江灣等更大的封閉小區。所有封閉小區中,都有獨立的門禁系統、保安系統、花園、道路和消防通道,與其它更大型的封閉小區沒有本質區別。
「所謂的『宜賓人寧願呆在『萊茵河畔』哭,也不住在其他樓盤裡笑』其實只是個冷笑話,宜賓人沒那麼擰巴,也沒那麼嬌情。」業內人士楊先生告訴記者,在宜賓,可與萊茵河畔比肩的樓盤很多,比如金帝莊園、城中央、麗雅龍城、龍灣一號等大型樓盤。在萊茵河畔居住的,也並不是非富即貴的「特殊人群」,也有公務員、教師和小商人。
業主眼中的萊茵河畔是這樣的:
事實上,萊茵河畔所在的位置是原來的宜賓化纖廠。企業外遷后土地沒有賣,而是由化纖廠改制後的絲麗雅集團成立了國資控股的宜賓麗雅置地有限責任公司,對原化纖廠廠區土地進行開發,分三期進行建設。一期項目原本與置信集團合作,後來不知何故置信撤出,由麗雅置地獨立開發,物業管理則由麗雅置地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雅信物業負責。
對於小區的體驗,或許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有所體驗。「停車位不足,小區之間的所謂街區,其實早已淪為占道停車位,道路環境甚至比不上人口密度在全國排名靠前的宜賓舊城區。」家住銀杏花園的鍾女士告訴記者,開發商下屬的物業公司請了人來街區收停車費,收費較貴。鍾女士質疑雅信物業公司將通道劃為收費停車位的法律依據。
而同樣住在萊茵河畔的顏女士告訴記者,「萊茵河畔所謂『開放式』,我覺得是偷換概念,這樣的小區在成都很多,因為地勢原因或者開發時間的先後,被切割成為若干個子小區 。事實上,子小區之間都是獨立封閉的,小區外的街道兩邊有鋪面,可以行車,都很正常嘛。怎麼就成了開放式呢?」顏女士說,最讓她痛苦的還是停車,她現在不得不將車停在離家約10分鐘路程的私人停車場內。「萊茵河畔子小區之間的門禁卡也是不通用的,各是各。」
雅信物業公司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小區通道在規劃紅線內,從法律上講是屬於全體業主的,只是由雅信物業代為管理。在萊茵河畔規劃時,即規劃有地面停車位500餘個,還有部分地下停車位。「停車收費是按照小區內部收費標準在收取,而收費標準是經過業主大會同意的。」該工作人員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