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對於一個擁有10幾億人口的大國而言,農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價值。當前,農業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業改革的重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難點也在供給側。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如何認識和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呢?
一、為何改?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已經下降到9%左右,但它仍然是國民經濟中的基礎產業,當前同樣面臨著結構性失衡的問題,需要使用改革的方法來解決。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當前,我國農業經濟運行中有總量平衡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更為突出,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力氣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調整。」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問題倒逼的結果。問題與發展相隨,也是改革的肇因。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增產, 供求總量基本平衡,實現了建國以來糧食產量「十二連增」,農民收入「十二連增」,但結構性問題日益凸顯。糧食進口規模不斷高企,而國內托市收儲的糧食庫存也將保持高位,呈現出生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的怪現象。一是有效供給不能適應需求變化,進入新世紀以來這15年,糧食的生產結構上出現明顯的變化:大豆的產量不斷降低,但需求增長最快的正是供求缺口最大的一個品種;玉米的產量急劇增長,15年來翻了一番。增產的未必是需要的,減產的恰恰是需求必須滿足的。二是生產成本過高,農產品價格全面高過國際價格,競爭力低下。國內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差距很大,國內農產品價格不但普遍高於國際市場價格,部分農產品甚至還遠高於配額內的進口到岸價格。如此高的糧食生產成本,在國際上完全不具備競爭優勢,國內企業也不願意買國內的農產品。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只能是增產越多,虧損越多。三是絕大多數農產品產量過剩,收儲政策導致財政負擔沉重。針對當前突出問題,著眼於可持續發展,必須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根本目標,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符合農業發展規律。農業本身具有其特殊性,農業的產業性質和其他的產業有很大的不同。農業受自然的影響,生產方式落後,生產週期比較長,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方面敏感。同時,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其他產業的關聯度很高,牽一髮而動全身。農業發展的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與之相應的內部結構與外部特徵,兩者互相促進相互影響。但當二者出現不協調甚至矛盾衝突時,農業經濟發展將呈現遲滯甚至危機。為此,國家通過重新調配整頓原有的和制定實施新的政策措施,使農業內部結構適應農業發展的新環境新要求,以使農業發揮更大經濟社會生態功能。這一過程也是農業自我適應和自我修復過程。因此,農業結構性改革是符合農業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
二、改什麼?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從農業供給側角度出發,為破解我國農業發展中的矛盾與挑戰開出了「藥方」,會議強調:「要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首先是改思路。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問題,根本的、首要的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發展思路。從農業現狀來看,當前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總量和質量上的結構性失衡,即有的農產品多了,庫存爆滿,有的又少了,大量依靠進口;高品質產品供不應求,一般性產品、大路貨又供大於求。解決這種供給側結構性失衡,當然要進行結構調整,適當增加或減少某些農產品。同時要看到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粗放式發展方式和疏於長遠的發展思路。有的產品早已供大於求,但在政策信號上沒有及時做出調整,生產源頭與市場需求脫節。因此,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問題,根本的、首要的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發展思路。在發展思路上,要從源頭牢固樹立圍繞需求、圍繞消費進行生產和調整的觀念,充分發揮市場這隻手的作用,讓農業生產者真正成為市場經營主體,使種養殖結構與市場需求匹配。同時,更加注重政策的長遠導向作用,在現代農業進程中,哪些是政策確保的,哪些是市場做主的,讓生產者清清楚楚,讓經營者明明白白,既要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利益,也要從源頭增強贏利能力和抗市場風險能力,增強對價格漲跌容忍度,推動現代農業真正強壯起來。
其次是改結構。結構調整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容。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性任務,這是自1985年以來中央第三次明確提出調整農業結構。這次結構調整的基本要點在於「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這次結構調整的特點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挖掘國際、國內兩種資源潛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四化」同步。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就必須增加綠色、有機安全農產品的供給,減少一般農產品的供應;增加高產區,減少低產區;增加特色農產品供給量。通過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生產由以數量為主轉向數量質量並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場導向,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最後是改制度。制度是保障,保障有力方能運行通暢。第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包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落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徵收制度改革。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關係密切,可以作統一部署和要求,但試點工作中要分類實施。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是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線、是試點的大前提,決不能逾越。」第二,建立促進生產的激勵制度和保障制度,我國目前最缺乏的是優質農產品,所以政府應鼓勵農民生產優質農產品。對於從事優質農產品生產的農戶,政府應在項目資金、銀行貸款、基礎設施保障等方面建立相應的制度用於激勵引導。第三,建立相應的安全、衛生生產制度。我國的農產品質量不高和衛生不安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很多人認為要解決這個難題,就要少施化肥,少用農藥。但是現在如果不施化肥,不用農藥,農民可能全都是虧本的。因此還需要政策的力量才能真正實現。
三、怎麼改?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結構性改革要「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具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般特點和要求,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和改革重點。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
(一)去庫存。所謂去庫存,就是要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量,加快糧食加工轉化。農業的庫存主要指的是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麥及大豆、棉花、紅棗、蘋果等農產品,堆積在糧倉裡。
去庫存,要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量。當前,儲糧量已經逼近歷史峰值,而龐大體量的糧食沉澱在國庫之中,新糧難儲、陳糧難出。2015年11月2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公佈的《農業法》實施情況報告顯示,「政策性糧食庫存積壓比較嚴重,有10%左右的庫存達到或超過正常儲存年限。」 過高的糧食庫存,不僅加大國家財政壓力,更將導致整條糧食產業鏈的「政策失靈」與「市場失靈」:上游的農民增產難增收,下游的加工企業成本高企,而中段的收儲環節卻倉容緊張。另一方面,沉澱在糧倉之中的陳糧損耗加重。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政策,為農業結構性改革提供動力。」
去庫存,還需要調整種植結構。庫存壓力最大的是玉米,所以去庫存更多指的是去玉米庫存。一方面,調結構,減少玉米產能;另一方面,刺激下游加工企業收購國儲玉米。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從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等新理念出發,明確提出要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佈局,特別是針對我國玉米種植面積過大和國家庫存水平過高等問題,要求「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
去庫存,還需要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調整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和糧食收儲政策。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通過規劃和政策引導以「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轉型升級」,「繼續執行並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
(二)降成本。所謂降成本,就是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途徑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
降成本,要充分發揮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作用。規模經營產出比高、抗風險能力強。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就提倡規模經營,近幾年土地流轉呈現出快速推進勢頭,但總體上講,小農分散經營的格局未變,規模經營還有很大空間。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多種類型的新型農業服務主體開展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托管等專業化規模化服務。」2014年9月29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指出:「要堅持規模適度,重點支持發展糧食規模化生產。要讓農民成為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
降成本,要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中國化肥、農藥用量相當大,生產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化肥、農藥的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15%-20%,降低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勢在必行。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實施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區域示範工程。」
降成本,要開展社會化服務,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的全過程綜合配套服務。農業社會化服務,可以提高營運效率和經濟效益,增強整體競爭力。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多種類型的新型農業服務主體開展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托管等專業化規模化服務。加強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建設。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支撐工程,擴大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三)補短板。所謂補短板,就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的薄弱環節,增加市場緊缺農產品的生產。
補好農村基礎設施之短。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國家財政支持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基礎設施,實現城鄉差距顯著縮小。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機制,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創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決策、投入、建設、運行管護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
增加市場緊缺農產品的生產。我國農業生產要由過去數量為先轉到質量數量並重上來。農業部長韓長賦介紹,「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秦巴山區的不少農業企業主打『綠色環保』牌,生產無公害的農產品,不但市場銷路大大拓展,農產品的價格也得到大幅提升,農產品的效益更加顯著。」2015年7月16日,習近平在吉林延邊考察調研時強調:「糧食也要打出品牌,這樣價格好、效益好。」
習近平指出:「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作為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指向最終必須落到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上,落到按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上。
(來源:中國幹部學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