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鄺慧敏)近月學生自殺事件頻生,有精神科專家認為,自殺與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病有密切關係,但青年往往因社會對精神病人的歧視而不願意求醫。他引述研究指出,690名青年中,11.3%患精神病,但當中只有15.4%曾接受心理治療,較其他年齡患者少近一半。他呼籲有精神病症狀的患者盡早求醫,並建議增加醫護人手,及早為患者診斷。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長陳友凱指出,自殺多由精神壓力及精神病引起,但外界只關注減壓,教育市民增強抗逆力、解難能力,卻忽略精神病問題,難以減低自殺情況。
他引述香港大學2006年發表的研究指出,150個自殺個案中,至少有80%死者患上精神病,當中近半人沒有接受精神治療。另外,據2010年香港精神健康調查指出,16歲至25歲患精神病的青年,只有15.4%接受心理治療,但其他年齡患者中有27.2%接受治療。
陳友凱認為,外界對精神病治療有負面看法,病人擔心被歧視,加上精神科醫生人手緊張,特別是青少年及兒童精神科,醫生只有幾分鐘可以診症,「講多幾句都冇時間」,未能詳細了解患者心理狀況。
報道太煽情 或釀連鎖效應
他續指,即使青年出現自殺傾向、悲觀、失眠等症狀而向家長傾訴,但家長可能會輕視問題,「他們以『我以前也經歷過,但我都克服到』的心態處理問題」,只會令情況惡化。他又補充,若傳媒報道自殺事件時太仔細、太煽情,有機會令原本已有情緒問題的青年模仿成功自殺的人,造成連鎖效應。
籲港學星澳 派專員接觸青年
陳友凱建議本港效法新加坡、澳洲等地,安排有精神病知識的人員到社區中心與青年接觸,有助及早發現患者,安排他們接受醫生評估。他又呼籲,如持續兩星期出現痛症、負面思想、抑鬱煩躁等症狀,並影響日常生活,便應盡早求醫。
8天內6學生墮樓亡
●日期 ●內容
●2016年03月12日 ●11歲女學生在沙田乙明村明信樓墮樓亡
●2016年03月11日 ●20歲留英返港男生,疑因眼疾及情緒問題困擾,在香港仔鴨舌洲海怡半島寓所墮樓亡
●2016年03月09日 ●20歲港大文學院男生,疑因學業問題在黃大仙寓所墮樓亡
●2016年03月08日 ●12歲中一男生疑學業問題不開心,在天水圍天頌苑寓所墮樓亡
●2016年03月07日 ●15歲中四男生疑上學不開心,在黃大仙竹園南村墮樓亡
●2016年03月05日 ●20歲中大醫學院3年級女生,疑不堪學業壓力於粉嶺牽晴間寓所跳樓亡
資料來源:本報資料室
製表:記者 杜法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