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文匯網記者 謝光輝)昨日(3月12日)再有年僅11歲的小學女學生被發現在沙田乙明村墮樓昏迷,送院後證實傷重不治。事後,警方尋獲遺書,初步懷疑有人因家事及擔心升中後與要好同學分開而厭世,相信無可疑。這已是本月短短八天第六宗學生自殺事件,如以本學年計更已達22宗,嚴重程度令人震驚。接連有學生自殺,也引發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們關注。
林大輝:每個個案都有不同的原因
香港立法會議員、全國政協委員林大輝3月13日對本網記者表示,「這22個學生是個案,究其原因,有些是學習的問題,有些是生活家庭的問題,有些又是本人的性格和個性問題。每個輕生個案背後都有不同原因,需要深入研究。」
林大輝說,「社會痛心,也很關心,整個社會也很擔憂此種情況會不會蔓延。為此,教育局開了不少內部會議,也在研究一系列措施去處理。」「目前我們希望整個社會發揮正能量,包括傳媒。鼓勵年輕人,如果碰到不開心、不如意以及不能處理的事情,死不是一個好的辦法,要多尋找其他人幫助。多跟學校、家長、以及政府某些部門溝通,總有更好的辦法。」
林大輝希望學校多增加服務,比如心理專家。他指教育界也在反省心理專家數量不夠,要同時增加社工。政府和社會大眾發出更多正能量,傳媒也勿過多宣傳負面氣氛和自殺細節。林大輝同時鼓勵學生多看看勵志的故事,「再大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黑暗後就是黎明,希望香港盡快走出陰霾。」
鍾瑞明:青少年對前途迷茫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大銀行董事鍾瑞明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直指本港教育制度需要完善,「青少年對前途迷茫,這與家庭跟學校的教育密不可分,讀書不僅僅為考試,還應該再加上道德教育,教會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社會,熱愛自然,這樣才能各方面協調,才有一個完整的教育。學生見識才會更多。」
張國榮:多些鼓勵 給年輕人發聲的機會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建滔化工集團董事長主席張國榮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本港學生自殺,是因為「社會給他們壓力太大,這個壓力來自於物質壓力和社會壓力,他們看不到生活的前途,不知道如何做才好。」談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張國榮稱社會應給他們多點支持,多幫助他們、教育他們;教育局應該公開支持他們,多聽他們說什麼,多點關心。
張家敏:學生壓力來自三方面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事務顧問及香港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張家敏在接受記者採訪分析其中原因時說,香港學生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多,雖然升學考試少了,但卻多了很多評估。因此父母對兒女要求高,很早就強迫子女好好練習。學生被要求參加培訓、練習,忙於考試,可以說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空間。進了中學之後,情況則差不多,如果要參加高考,學生很早就需要分班並選擇一些熱門的科目,要求更高、張家敏指出,父母是中產階級的家庭,生養孩子較少,所以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太多,過多的保護反而讓孩子在社會上面對困難和解決困難能力都不足,以至於學生情緒病相當嚴重。張家敏認為,來自同學、家長和父母的壓力成為學生自殺的客觀方面原因。
劉業強:家庭心理最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記者採訪時指,社會競爭越來越大,年輕人感受到了一些壓力,加之人與人之間聯絡比較少,都靠網絡、wechat,設計應該多給他們一點關注,讓他們發表自己的意見。劉業強指解決這個問題,家庭心理輔導最重要,學生家長責無旁貸。劉業強同時也提醒,「年輕人的問題什麼年代都有,不要把這個問題特殊化」。
周梁淑怡:媒體不要渲染細節
全國政協委員、前行政會議成員周梁淑怡表示,此種問題其實以前也有,只是現在比較關心。周梁淑怡提醒傳媒不要報道的太多太廣泛,不要描述細節,小心產生連鎖反應。梁淑怡指學校和其他機構跟年輕人接觸要更多,要開解他們,跟他們交談談,找到問題的核心,給他們一個機會表達。「如果青年人,將前途看得很灰,就容易出現這樣的事情。」周梁淑儀指,任何跟學生有密切聯繫的機構都有義務幫助他們。
石漢基:學校不應以大學入學率作比拚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石漢基認為,所有關心孩子成長的人士應該去提倡一種放鬆的心情,讓學生們知道,前途存在於很多方面。石漢基指,讀不上大學不是世界末日,不適合讀大學,也有其他的機會發揮所長。石漢基認為,學校和家長應給予學生更多支援,同時學校不應以大學入學率作比拚,以減輕學生壓力。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社會福利署熱線: 2343 2255
撒瑪利亞會24小時多語服務: 2896 0000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389 2222
生命熱線: 2382 0000
向晴熱線: 18288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 18281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 2466 7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