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陝富平銀溝遺址或將改寫中國陶瓷史


http://news.wenweipo.com   [2016-03-23]
   

陝西富平銀溝遺址裸露在地表的窯爐遺跡。(本報陝西傳真)

【文匯網訊】(記者李陽波 西安報道)陝西省文物局23日正式公佈陝西富平銀溝遺址文物調查勘探成果,經過長期勘探發掘,考古人員確認該遺址為唐中晚期至北宋時期中國北方非常重要的制瓷窯場遺址,不僅有望破解塵封千年的「鼎州窯」和天下第一窯「柴窯」之謎,同時這些考古成果或將改寫現有的「中國陶瓷史」。

據介紹,銀溝遺址位於陝西富平縣華朱鄉(現華朱管區)銀溝村,在銀溝東西兩岸崖壁上遺存大量的古窯爐、古井、灰坑等遺跡。從2012年起,陝西省文物局委託陝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對富平縣銀溝遺址進行文物調查和勘探工作,確認了銀溝遺址面積為2.3平方公里。文物勘探過程中共發現各類遺跡1910處,其中窯爐318座,瓷器863件,古代墓葬88座。

在考古發掘期間,考古人員採用科技考古的方法對銀溝遺址陶瓷標本進行測試、對制瓷工藝開展研究,並利用科技手段對陶瓷標本進行斷源、斷代,確認陝西銀溝遺址是唐中晚期至北宋時期中國北方非常重要的制瓷窯場遺址,這裡具有製造各類瓷種所必需的全部原材料。進過進一步研究,考古人員發現,這裡的窯工從五代時期時就已分別掌握了胎、釉的二元(包括二元以上)配方技術,此項技術比景德鎮窯運用二元配方技術(元代)早了近300年。該窯場曾同時生產青瓷、黑瓷、白瓷和青白瓷,其中以青白瓷水平最高。從工藝學的角度分析,該遺址出土的標本,不論是青瓷還是白瓷,胎薄、均勻、圈足十分規矩,特別是一類青白瓷,胎體細膩,瓷化程度整體較高。其透明度、胎體之白度、強度、燒成溫度等等均已達到明代景德鎮窯的最高水平。特別是白瓷(青白瓷)的技術水平屬當時最先進的水平,這在中國陶瓷史上是罕見的。

考古專家表示,此次科技考古得出的成果,將有助於研究人員探討文獻記載中唐代「鼎州窯」與銀溝遺址的關係,有望揭開封千年的「鼎州窯」之謎,也有望破解天下第一窯「柴窯」之謎。「鼎州窯」和「柴窯」問題的解密是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大事,不但使得現有「中國陶瓷史」需要重寫,同時為本地區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與有效利用提供科學依據,探索唐、五代時期陶瓷器沿「絲綢之路」傳播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徐盈
陝西省委書記趙正永:精準扶貧將做到「一戶一策」      [2016-03-14]
婁勤儉:陝西去產能要確保職工都有保障      [2016-03-07]
圓明園四獸首真跡陝西首展      [2016-02-28]
陝西向全球發佈黃帝陵標識      [2016-02-25]
韓勇當選陝西省政協主席      [2016-01-28]
陝西將試點無人機快遞      [2016-01-28]
陝首創院長開庭直播月 瀏覽逾200萬      [2016-01-27]
陝西將全面實施13年免費教育      [2016-01-25]
陝西省委書記趙正永:新常態不是避風港      [2016-01-25]
陝西加速建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