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趙虹)4日將迎來屬於一眾小朋友的「兒童節」,但卻有調查發現逾70%小學生指父母期望過高是家庭生活的主要壓力來源之一,亦有逾80%小學生指因學習時間過長,功課及考試量過多而受壓。幼兒教育專家認同適當壓力有助兒童成長,惟過多的壓力會令他們喪失一個本可享受童真的時光,繼而影響未來的生命韌力,提醒家長勿因過分的學業追求,而剝奪子女童年。
大埔一商場上月成功訪問了約300名年齡介乎6歲至12歲的小學生,以調查他們的壓力指數。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受訪學生指家庭生活壓力主要來自於父母,分別為父母爭吵(97%)及父母期望過高(73%)。在校園生活方面,近90%兒童指因學習時間過長而受壓,其次為功課、考試量過多(81%)及學校課程沉悶(71%)。
調查亦發現,雖然逾80%受訪兒童指感到不快樂時,會主動找人傾訴,惟仍有17%選擇獨自面對。
擁有逾10年幼兒教育經驗的社工鄭繼池表示,近年患上情緒病的3歲至6歲兒童個案約增長10%,當中不乏患有抑鬱症。他認同予以適當的壓力有助兒童成長,惟過多壓力會引起反效果,「現時所接觸的個案中,確有為數不少的家長為子女接連安排過10個興趣班」,加上近年所接觸的虐兒個案有見增加,估計或因子女無法達到父母期望而引致。他批評這不但令年幼學童喪失一個本可享受童真的時光,後果更可大可小。
鄭繼池指出,早前接二連三有學童輕生,足以反映他們求生意志低迷,「難道過去都沒有一點開心的經歷值得繾綣嗎?」他分析指,隨著學童成長,需面對的壓力及挑戰如同滾雪球般愈滾愈大,若父母因子女學業的過分追求,愈加剝奪他們的快樂童年,或影響他們未來的生命韌力。
他建議家長改變學業競爭的心態,讓子女以體驗新事物的心情學習或參加興趣班,並予以適當的自立空間,以加強未來自我解決困難的能力。他又呼籲家長側重身教多於言教,認為以身作則的行為影響力大於一切的言語教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