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這一段時間,各地黨委政府密集補充了一批班子成員,這次補缺年輕化趨勢明顯,65後高官嶄露頭角。在西藏,49歲的劉江、汪海洲雙雙晉陞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後,當地65後副部上升到4名。
據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報道,明後兩年,地方黨委政府就將陸續換屆,梳理發現,就在近一兩年,65後高官大量進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已經成各地標配。
25個省份、45名65後部級幹部。迄今為止最全的統計,就在下面這張表裡,他們可是未來中國政壇的希望之星。
長安街知事此前也介紹過,雖然現在選拔高級幹部不搞年齡「一刀切」,但中央在配備地方領導班子成員時,更加注重班子的結構,注重班子成員年齡、經歷、專業等方面的互補性,從而為地方可持續發展儲備幹部力量。1965年出生的幹部,今年已經51歲,此時進步至部級領導崗位,符合幹部成長髮展的一般規律,可謂正當其時。
小夥伴們會問,什麼樣的領導幹部45歲到50歲之間能成長為部級領導。從上述65後幹部的經歷來看,大致有三種情況。
一是下沉基層工作多年隨後成長起來的團幹部。此前知事也說過團幹部早年提拔較快,40歲出頭轉崗成為地方副部。在地方,這批團幹部經過多個崗位的鍛煉,增長了經歷和才幹,陸續成長為推動地方發展的中堅力量,比如西寧市委書記王曉、福州市委書記楊岳等等。
二是專業領域的領軍人才,他們多來自國企高校。由於業務能力突出,這批幹部在各自領域脫穎而出,成為組織重點培養的後備人才。在成長為單位主要領導後,中央又挑選他們到地方任職,補上經歷「短板」,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比如遼寧常務副省長譚作鈞曾是軍工少帥、廣東省委宣傳部長慎海雄曾是文宣系統的大筆桿子。
三是支援邊疆地區發展的年輕幹部,他們大多來自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工作條件優越,如今投入到幫扶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建設大潮中,不僅能力突出,精神更加可貴,獲得重用也在情理之中。以西藏的2位65後副部為例,鄧小剛曾是北京通州區長,姜傑曾是山東東營市委書記。
長安街知事也接觸過不少65後的部級幹部,最深刻的印象是高效的執行力和細緻的工作態度,2006年房山史家營礦難發生時,時任北京副市長陸昊半夜趕到現場,放話「救援進展會隨時通報」,被稱為「最願意與媒體溝通的北京市副市長」。現任北京市副市長程紅學者出身, 任職CBD管委會主任時,她從地鐵口到CBD寫字樓來回走了好多次,測算步行時間,最終決定開設擺渡班車。
可以預見,越來越多的65後進入地方黨政班子後,將帶來更多創新元素,為「十三五」時期地方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