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IS「財神」恐怖管理油田 月入4000萬


http://news.wenweipo.com   [2016-05-03]

【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援引外媒報道,美軍司令部將阿布·薩耶夫之死稱作「沉重打擊」:2015年5月,這位「伊斯蘭國」的「財務官」在美軍突襲中身亡。阿布·薩耶夫負責監管該組織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包括增產、與買家來往、組織重建被國際聯盟突襲摧毀的煉油廠等工作。另外,此人還負責關於奴隸的支出。

據法國《回聲報》網站4月25日報道稱,在這場行動中,除了阿布·薩耶夫之外還有32名聖戰分子和4名頭目喪生。但重要的是美軍掌握了很多文件和視頻。這些資料給出了關於「伊斯蘭國」財務架構的寶貴信息,《華爾街日報》查看了其中的一部分。該報報道了「伊斯蘭國」如何在那些「執迷於」利益最大化的官員幫助下成功創建了一家石油跨國公司。

實行恐怖管理的領導

阿布·薩耶夫真名法特希·本·奧恩·本·吉勒迪·穆拉德·圖尼西,20世紀80年代出生在一個突尼斯中產階級家庭。他2003年在伊拉克加入「基地」組織,當時薩達姆·侯賽因已經倒台。他加入「伊斯蘭國」的過程仍然不明,但確定的是他在2010年化名為阿布·薩耶夫。

2014年,「伊斯蘭國」設立自然能源部,阿布·薩耶夫負責監管哈塞克和代爾祖爾這兩個戰略省的石油生產。他在代爾祖爾創建了自己的指揮部,位於此前殼牌開採的奧馬爾油田附近,後來他有了152名僱員。見過阿布·薩耶夫的人說他是一名實行恐怖措施管理開採的領導,砍頭事件時有發生。

阿布·薩耶夫決定停止向國際批發商賣石油,只和直接來油礦下單的二道販子做買賣。為便於交易可使用美元支付:只能付現,不給西方情報部門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一個月進賬4000萬美元

為了保證技術,「伊斯蘭國」向在礦區工作的敘利亞工程師和僱員支付的報酬同樣慷慨:會計月薪160美元,鑽井技工月薪400美元……而敘利亞人的平均月薪在50美元左右。從搜獲的文件得知,報酬的高低還取決於僱員的奴隸和僕役數量。

阿布·薩耶夫設立了一個等級架構,為海外聖戰分子提供監管崗位。財務則由並不在該地區的兩個「伊斯蘭國」會計員負責。這一切都是為了防止腐敗和資金挪用。

這樣的安排卓有成效:2014年11月,阿布·薩耶夫管轄的分區收入達4070萬美元,比10月增加了59%。之後兩個月的收入也達到了這一金額。6個月內,在高達2.895億美元的「伊斯蘭國」自然資源總收入中,僅阿布·薩耶夫分區的收入便佔到了72%。

外部打擊引發內部爭執

但國際聯盟的猛烈打擊削弱了「伊斯蘭國」。2015年10月13日,該組織的一份內部備忘錄記錄了代爾祖爾煉油廠遇襲損失50萬美元。

由於「伊斯蘭國」控制地區油價上漲,內部出現爭執。該組織便向阿布·薩耶夫施壓,讓他遏制漲價,但如此一來二道販子的利潤暴跌。這些商販立馬指責該組織的負責人們,尤其是阿布·薩耶夫,說他們中飽私囊。

另一個原因在於阿布·薩耶夫根據質量定價:塔納克油田的每桶石油價格在32美元到41美元之間,而奧馬爾油田和米勒赫油田的價格在50美元到70美元之間。價格差異更讓人懷疑存在走後門的現象。

美軍突襲時發現的視頻似乎與這些指責有關。視頻中,數百輛卡車排成兩隊前來奧馬爾油田取油。司機向「伊斯蘭國」高管證實,加錢的買家(每桶多加10美元到20美元)可以優先拿貨。但2015年2月24日,「伊斯蘭國」的一份報告為阿布·薩耶夫洗白了所有腐敗指控。

設施被毀仍能日進斗金

然而,石油價格暴跌很快拉垮了該組織的收益。2月末,石油開採月收入下降20%,達3300萬美元。阿布·薩耶夫試圖找到資金來重振因缺乏勞動力而無法運作的油井業務。「伊斯蘭國」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試圖與和巴沙爾·阿薩德政權有關係的生意人建立了關係。

在11個月的打擊中,美國估計摧毀了30%的石油基礎設施。徵稅如今成為該團伙的第一資金來源。

但《華爾街日報》表示,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石油銷量雖然下滑卻仍能每天實現近100萬美元的收入。

      責任編輯:林沥
全球首個Discovery探索極限基地今開園      [2016-04-26]
IS稱擊落敘利亞政府軍戰機      [2016-04-25]
比利時稱新一批IS成員或已入歐      [2016-04-20]
美國宣佈對IS發動網絡戰      [2016-04-10]
IS殺害175名被綁架水泥廠員工      [2016-04-08]
布魯塞爾機場50餘名員工是IS支持者      [2016-04-04]
IS在大學研製炸彈 技術已擴散      [2016-04-04]
比利時:逾50名IS支持者在機場工作      [2016-04-01]
國際反恐聯盟向美借炸彈轟炸IS      [2016-03-28]
日男子欲加入IS遭土耳其驅逐      [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