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題為「香港須對拉布說不」的文章,指香港有背靠祖國的優勢,但近年發展卻不如新加坡,重要原因之一是特區政府施政飽受拉布之苦。以下為文章全文: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近日發表報告稱,香港新一屆立法會預計將繼續「拉布(拖延議事)」,從而影響香港信用評級。過去五六年間,香港立法會「拉布」情形嚴重。穆迪分析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結果,得出「拉布」將延續的結論。香港各界呼籲,立法會應盡早放下對抗,為香港發展注入正能量。
政治對立導致「拉布」
穆迪的報告指出,香港立法會換屆改選中,雖然建制派仍取得41席,且泛民變得更碎片化,但反對派議席總體而言有所增加。穆迪預期,香港立法會因政治對立而產生的「拉布」將持續出現,導致政策制定過程減慢。穆迪目前給予香港的信用評級為Aa1,展望為「負面」。
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穆迪的報告表明,連國際社會都注意到「拉布」對香港經濟發展有害。無論穆迪調低香港的評級本身有否道理,都說明「拉布」在國際社會上引發負面影響。
梁振英說,特區政府及香港大眾對「拉布」的危害是清楚的,所以「這次選舉後有一批過去經常在立法會『拉布』的議員不再是立法會議員」,希望新當選的立法會議員不要在立法會「拉布」或參加「拉布」工作。
梁振英並舉例說,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就因為一位議員「拉布」,少數議員姑息,造成這一惠及全港市民、惠及病人的修例工作不能及時完成。「因為『拉布』,令我們創新及科技局的成立延遲了三四年時間,文化局到今天都不能夠成立」。
反對派「拉布」最慣用的招數之一,是會議中不斷要求點算出席者是否達法定人數。數據顯示,過去4年香港立法會大會共舉行2186小時會議,其中1/10時間浪費在點算法定人數上,達1478次,共花了223小時。此外,因議員缺席流會花了229小時,流會18次,合共虛耗452小時,由此浪費的公帑以億港元計。因「拉布」而延誤並招致的工程費用超支損失,更是數以10億港元計。
香港受夠「拉布」之苦
「拉布」源於歐美議會,今天卻在港台等地區大行其道。香港有背靠祖國的優勢,近年發展卻不如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香港特區政府施政飽受「拉布」之苦。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表示,穆迪的報告點出了香港近年經濟發展緩慢、落後於其他競爭城市的問題所在,值得港人深思。他批評,反對派在立法會不斷「拉布」,將民生問題泛政治化,不能聚焦發展,甚至影響信用評級,削弱投資者信心。金融界立法會議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亮星表示,香港是一個外向型的國際城市,政治和經濟有著緊密的聯繫,因此穆迪關注「拉布」對經濟的影響,合情合理。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經濟學者劉佩瓊表示,這次反對派變得碎片化,增加了不確定性,但反對派始終掌握否決權。她認為,香港在財政上仍然穩健,融資方面沒有問題,但「拉布」對香港整體投資環境造成影響,例如外國大型機構不會在港設立辦事處等,對香港不利。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近日撰文指出,目前香港立法會內的對抗情緒很嚴重,與特區政府處於對立狀態,政府的很多可行政策因為得不到立法會的支持而推行不了。這不僅嚴重浪費立法會會議時間、浪費大量公帑,也令特區政府施政寸步難行,有利香港的重大政策不能通過,市民對政府的怨氣增加。最為嚴重的是,立法會的聲譽、地位、作用以及所有參與立法會運作的政黨的公信力也都會下降,「立法會將逐漸成為阻礙香港發展的負面角色」。
終止「拉布」路在何方
明匯智庫與香港公共管治學會近日聯合發表「市民對新一屆立法會期望」的最新民調,顯示過半受訪者期望新一屆立法會能夠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而支持議會通過「剪布」或修改議事規則來防止「拉布」的也接近半數。
「剪布」是香港立法會2013年推出的措施,如果立法會內務委員會2/3以上議員同意,主席就可在大會上進行終止辯論的程序,從而進行表決。但是,「剪布」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因為「剪布」最終發生之前,「拉布」往往已經製造了大量麻煩和傷害。
只有絕大部分議員齊心協力,才有可能徹底終止「拉布」。但從目前的立法會構成看,泛民雖失去部分席位,但取而代之的卻是激進派議員,香港《星島日報》評論指出,隨著傳統泛民的戰線被激進派進佔,「拉布」將更趨常規化。
評論說,「拉布」肆虐令香港社會困局加劇,而香港局面愈差,愈容易引起年輕人或基層不滿,認為政府管治出現問題。激進派從來不會主打民生議題,他們對信用評級並不關心,甚至認為矛盾加劇的社會大環境有利自身生存。
建制派雖然仍占立法會絕對多數,卻苦於無力改變困局。香港大學前校長劉遵義近日受訪時所說,「拉布」的不合理之處,在於本該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變成了多數服從少數。他認為,立法會的條例或需要修改。
有香港人投書媒體表示,我們沒有資格抱怨議會天天「拉布」,因為是選民們親手送這些議員進入議會,「希望大家想想,人生可以有多少個4年?而香港又有多少個關鍵的4年?相信香港人已上了寶貴的一課了」。
責任編輯: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