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中史科諮詢稿發佈 「香港發展」首次納入課程

2016-09-28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黎忞)現時的初中中國歷史及歷史科課程各已沿用近20年,教育局及課程發展議會自2014年5月設立專責委員會檢視兩史課程,經過多次討論後28日提出修訂方案及諮詢。有關諮詢稿顯示,其中中史科首次將「香港發展」納入課程並貫穿不同朝代,並提及香港發展與中國歷代發展的角色和關係,料佔總課時約一成;課程在以王朝歷史課題的基礎上,讓學生「古今並重」認識歷代發展,當中清朝歷史會改於中二教授,中三則集中處理民國至新中國的近現代史。有資深中史科教師表示,課程拉長了近代史的比例,可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好處。

教育局28日上載《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第一次諮詢稿》,當中提到是次修訂保留過往王朝歷史課題的基礎,並以「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世史」、「中國近代史」及「中國現代史」為各級主幹,讓學生能「古今並重」地認識中國歷代的發展歷程。

在課程結構方面,原有中史課程分甲乙兩部文化史及政治史,並以政治史為中軸講述歷朝興衰,文化史則分六個課題另外教授。有關修訂則改依朝代分為九個歷史階段,並在各個階段涉獵「文化發展」部分,討論朝代的文化特徵。舊課程未有將香港史列入課程內容,只以「香港史事年表」附錄於課程大綱內供教學參考;而是次修訂則將「香港發展」部分同樣貫穿不同歷史階段,並提及當時香港發展以及香港在中國歷代發展的角色。

在課節分配方面,扣除一般考試及測驗時間,每年約有50節供教學之用,三年總計150節,而課節分配比重,政治演變佔98個課節(約65%)、文化特色佔37個課節(約25%)和香港發展佔15個課節(10%)。

資深中史科教師、中史教師會會長李偉雄,指是次修訂建議有多個好處,例如「古今」比重上,拉長了近代史的比例,對於學生學習中史的興趣有所提升。他續稱,由於在近代史與今日社會息息相關,學生研習時可更清楚了解現今社會問題;例如學習鴉片戰爭時,會令學生明白到香港割讓;在英法聯軍之役,可了解到九龍割讓;在八年抗戰上,可了解到現時中日關係。他又指,近代史相關資料較多,例如影像、舊報紙、口述歷史資料等,讓學生學習時更加具體,教師亦有額外教材有助教學。

另外他又提到,有不少香港和內地學者對於近代史有不同的看法,若在教學時引述不同觀點,相信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訓練其多角度思考;至於香港史則是學生生活的地方,故可更加認識香港發展。

上述中史科以及歷史科的諮詢稿均設有教師問卷收集意見,截止日期為10月31日。而兩史課程亦會於2017年4至5月作第二階段諮詢,屆時文件將詳列修訂其他部分,教育局計劃於明年9月起提供支援,讓學校選擇採用部分新修訂的課,並預計課程修訂可在2019/20學年由中一級開始推行。

除中國歷史科外,教育局亦就初中歷史科課程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修訂諮詢。根據教育局上載的最新資料顯示,建議修訂重點包括在中一級的「古代世界」中新增伊斯蘭文明的興起與中古時期歐亞文化交流,及在中二級的「近代世界」新增美國的成立及發展。28日當局便舉辦諮詢會,有200多名歷史科教師出席,席上向教師闡述新修訂歷史課程的內容。

初中中國歷史科建議課程架構及大綱

中一:遠古至唐末

(政治演變32課節、文化特色16課節、香港發展2課節)

學習重點

●史前至夏商周華夏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的形成

●秦漢:統一國家的建立與中外文化的交流

●三國兩晉南北朝:國家分裂與南北發展

●隋唐:國家的擴展與開放的社會

中二:五代至清末

(政治演變30課節、文化特色16課節、香港發展4課節)

學習重點

●宋元:繁榮富庶的國家與橫跨歐亞大帝國的經營

●明:君主專制國家的建立與經濟、文化的變遷

●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西力衝擊

中三:中華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治演變36課節、文化特色5課節、香港發展9課節)

學習重點●中華民國:現代化國家的建立與困難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的成立與發展

資料來源:教育局「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第一次諮詢稿」

責任編輯:高峰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