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毛麗娟)9月30日,香港交易所及結算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做「深港通-互聯互通新篇章」的演講,談深港通開通對兩地市場的影響和互聯互通下一步計劃。他透露,未來將在港交所引進更多海外國際公司來上市,包括引進在國外上市的國際公司的部分IPO額度給內地投資者,豐富內地百姓投資,此外,滬深港交易所雖然很難和不同時區的倫敦、紐約互聯互通,但不排除未來與同一時區的日本、新加坡互聯互通。
他指,中國資本市場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過去三十年,錢在往中國走,未來包括當下,中國成為資本出口國,中國人的錢需要走出去,尋找投資海外的機會。
港交所要把「世界機會」帶到中國腳下
「中國的資本市場不能一下子全開放,但完全不開放也不行,中國資本市場要想變成真正的國際化市場,一定要開放,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走出去,請進來』,因為不請進來,自己永遠無法變化,不走出去,在窩裡,永遠也不可能發展。」李小加稱,滬港通、深港通帶來的滬、深、港三地交易所的互聯互通就是解決怎麼「走出去,請進來」的問題。
這是自9月28日港交所披露深港通交易細則後,李小加首次對滬港通、深港通進行解讀。李小加指,滬港通開通以來,開通初期的南下資金,找的是香港波動性大的股票,現在則主要是投資香港的大公司股票,發展趨勢越來越好。
他指,中國資本市場投資人存在三種形態,一種是果斷勇敢、錢早就出去了的人,一種是對境外機會不感興趣的人,中間一種人是已經很有錢了、但不敢拿出家當去外面的人,這批中間的人就是深港通、滬港通的永久客戶,這波人起碼可以讓滬港通、深港通的發展持續20年。而當他們從第二梯隊躍進第一梯隊後,又會有第三梯隊的人躍進補充到第二梯隊,所以需要投資滬港通、深港通的人是源源不斷的。 對於解決港交所股票活躍度問題,李小加稱,搭建深港通、滬港通的心態是建橋的心態,修好橋後,建好輔路、裝好標誌、裝好燈,交通一定會來。
談及港交所的定位,他表示,「今天港交所在香港開一個貨架,大家可以電子購物。但架子上面貨比較有限,都是香港上市的港股,很大一部分還是來自中國企業的股票。香港今後的任務變得不一樣,以前是把世界上的錢集中到香港然後給中國,今後就是把世界的貨拉到店裡放在貨架上,讓中國內地老百姓屁股坐在家裡投資世界。香港最大本事是要不斷把世界帶到中國腳下。」
「互聯互通」需要解決信任度與理念不同的問題
李小加認為,互聯互通意味著雙方有互補的時候才有可能達成「互聯互通」。今天的香港也在思考如何與內地互補的定位,怎麼做新的事情,國家還需要什麼,這涉及到要重新思考雙方的關係,定位和開拓新的市場機會。
「走出去、請進來」最核心的問題是制度的不同,體系的不同,文化的不同。大部分的人希望「在家裡」走出去,屁股坐在家裡,但是他的錢走在天下。外國人則是想參加中國的發展,但是不想為了中國的發展穿上中山裝,還是想穿?西服吃著漢堡、投資中國會。李小加說,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問題,要想大規模請進來,必須徹底改變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結構、監管體系、教育習慣。
「但讓雙方完全為對方改變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設計出滬港通、深港通。」李小加說,未來新的技術比如區塊鏈等技術可以解決可信度和成本問題。海外是依靠金融中介解決公信力問題,交易所不直接面對散戶,機構和機構之間博弈,沒那麼容易形成單邊的市場;而中國內地是「一戶一碼」,投資者在券商開有交易賬戶,解決了身份辨認的問題,只要出現違法交易,證監會一查就知。
港交所正研究解決「一戶一碼」身份問題
李小加透露,中國證監會希望港交所在滬港通、深港通業務中解決投資者身份辨認問題,希望能有「一戶一碼」。他指,香港要解決這個問題很難,但是由於互聯互通是一個未來,港交所正在研究,但要慢慢來,需要在「一戶一碼」和風險管控之間,給券商留有一定空間,主要還是依靠市場的力量,不會管得太死,也不可能一刀切。
他亦透露,監管上的對應性、對稱性和監管互助,是滬港通和深港通一個核心的內容。港交所除了在做對內地投資者進行風險提示方面的研究外,還在研究一個機制,讓因所投標的公司違法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能夠得到說法。比如,境外投資者投資滬港通、深港通標的公司受到了損失,該如何申訴,境內投資者投資港交所的外國公司受到損失如何申訴。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