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聯合國安理會23日通過決議,重申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上的定居點活動「違反國際法」,敦促以色列停止一切定居點活動。在猶太人定居點問題上長期袒護以色列的美國在這次投票中罕見「棄權」,這使得安理會36年來首次通過有關定居點的決議。
據中國網報道,一些分析人士,美以兩國政府近年來因巴以衝突、伊朗核問題等屢生齟齬,以致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不顧眾多政治壓力,在即將卸任前為以色列乃至今後的特朗普政權埋下「釘子」。
【看點一:近8年來首「棄權」】
根據這一決議,安理會重申以色列1967年以來在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巴勒斯坦被佔領土設立的定居點沒有任何法律效力,該行為公然違反國際法,嚴重阻礙實現兩國方案,並阻礙實現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
安理會再次要求以色列立即完全停止一切定居點活動;同時呼籲立即採取措施防止針對平民的一切暴力行為,籲請巴以雙方保持冷靜和克制。
用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馬來西亞常駐聯合國代表拉姆蘭·本·易卜拉欣的話說,這是安理會36年來首次通過有關定居點的決議。
根據研究機構「安理會報告」的統計,美國政府迄今在涉及巴以問題的安理會表決中累計動用過30次否決權。2009年,美國政府在一次有關呼籲加沙停火的安理會表決中投棄權票。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本·羅茲說,在巴以和平進程沒有任何有意義進展的情況下,總統奧巴馬決定對決議投棄權票,而非否決票,「良知讓我們不能否決一項對腐蝕兩國方案基礎的趨勢表達擔憂的決議」。
【看點二:倆美總統「拼」外交】
奧巴馬拒絕再次袒護以色列、打破美國政府長期傳統的同時,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也打破了美國當選總統上任前不干預敏感外交事務的傳統,個人介入與多國政府的斡旋。
路透社報道,有關安理會決議最初由非常任理事國埃及起草,原定22日提交安理會表決。然而,應以色列方面要求,特朗普先後與以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和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通電話,促使每年接受美國援助的埃及最後關頭放棄提交決議草案。
一天後,由新西蘭、馬來西亞、委內瑞拉和塞內加爾等4個非常任理事國共同提交有關定居點的決議。決議草案最終以14票贊成、美國棄權的結果在安理會獲得通過。
特朗普在決議通過後發表「推特」稱,「1月20日後情況就會不一樣了」,暗示自己明年初正式上任後會採取相應對策。
對於特朗普提前介入外交的行為,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羅茲強調:「任何時候都只有一位(美國)總統。」
【看點三:奧巴馬「公報私仇」?】
美國此次雖然只是投下「棄權」票而非「贊成」票,但已經被一些媒體視作近些年來美國政府給這一在中東地區長期盟友的最大「臉色」之一。
法新社援引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美國政府關注有關安理會定居點決議的醞釀過程已超過一年,準備好了在草案成熟後亮明美方立場。
美國政界不少人士猜測,作為兩個傳統鐵桿盟友國家的領導人,奧巴馬與內塔尼亞胡有關中東和平進程、伊朗核問題的分歧已經公開化。奧巴馬在啟程前往夏威夷過聖誕節前作出這個決定,一定程度上還與他和內塔尼亞胡的相互成見有關。
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副主席喬納森·尚策說,內塔尼亞胡毫不掩飾與奧巴馬「政敵」、2012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的親密關係;去年3月,他受共和黨邀請訪美並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奧巴馬拒絕與他會面,也沒有聽他的演講。
奧巴馬政府也在多個場合表達對以色列政府的不滿。
尚策認為,如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裡·克林頓贏得選舉,那麼奧巴馬本可能暫緩安理會這次表決,留待希拉裡上台後做出決策;在支持修建猶太人定居點的特朗普當選後,奧巴馬最終選擇「放行」具有約束力的安理會決議,來削弱以色列在未來巴以和談中的籌碼。
【看點四:美以「拆解」難度大】
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決議通過後的當天深夜發表聲明,措辭強硬地拒絕接受安理會通過的這一決議,稱以色列期待與當選總統特朗普及美國國會的「朋友們」一起努力,消除這一決議「對以色列的損害」。
內塔尼亞胡還宣佈召回以色列駐新西蘭和塞內加爾大使,指示以外交部取消塞內加爾外長即將對以色列的訪問和對塞內加爾的一切援助項目。
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均表示將致力於扭轉這一決議帶來的影響,但決議由不同地區的四個國家共同提交,且得到幾乎全部安理會表決國家的支持,反映出國際社會在巴以問題上的總體立場,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謀求「翻盤」幾乎不可能。
根據安理會程序,如果要從某種形式上「推翻」上述決議,安理會需要再次全體表決,而中、俄、英、法、美5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只要有一個國家投「否決」票,「翻盤」即告失敗。
責任編輯: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