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香港離島長洲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慶太平清醮3日舉行。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島當日人流涌動,鑼鼓喧天,彩旗飄揚,充滿熱鬧歡樂的氣氛。
據中新社報道,太平清醮的「醮」即指祭祀活動。相傳清朝中葉長洲瘟疫為患,居民向北帝神祈福,請高僧設壇拜祭,並奉北帝神像遊行,疫症才消除,隨後其逐漸成為節慶活動,每年農曆四月都會在島上舉行。2011年6月,長洲太平清醮還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活動當日,香港錄得2017年以來最高溫度,但難阻人們參與節慶的熱情。當日為香港佛誕假期,由上午起,便有大量民眾涌到中環碼頭,排隊乘船到長洲參與節慶,渡輪公司也加開班次應對。人群中不乏外國遊客,他們歡笑不斷,難掩期待與興奮。
午後進行的飄色會景巡遊是太平清醮一項重要活動。相傳飄色源於居民過去扮成神明出巡、驅除鬼神的習俗。如今該習俗已演變成兒童裝扮成神明或古今人物,站在支架上穿梭大街小巷,營造出「凌空飄然」的效果。
當日下午2時許,飄色巡遊的隊伍集結完畢,由北帝廟出發開始沿街巷巡遊。多名兒童身着精心準備的服飾扮作各類形象,有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仙,也有當今香港優秀運動員,而一些動漫卡通形象更是充滿童趣。他們站在支架上穿行街巷,不時向夾道觀賞的居民揮手,吸引觀眾拍照留影,場面熱鬧。
鼓聲陣陣中,舞龍舞獅隊伍在人群簇擁中行入巷裡,其間「龍」「獅」騰躍,人群中喝彩聲連連;那邊廂,風笛聲聲,統一裝扮的西方鼓樂團伴着齊整的節拍亮相。東西方文化在島上匯聚,各路「神明」輪番登場,讓人們目不暇接。巡遊持續2個多小時,但仍有不少人意猶未盡。
巡遊沿途道路上,圍滿觀看的人群,每每飄色經過,便可聽到他們喜悅的歡呼聲。道旁的商家也紛紛販售具傳統文化特色的紀念品,市民遊客在觀看巡遊的途中不忘駐足選購。有遊客表示,希望買回留作紀念,同時求得好「意頭」。
按照傳統習俗,深夜12時整,另一項重要活動「搶包山」也將舉行。北帝廟前,早早便搭建起掛滿平安包的包山。平安包寓意平安健康,居民相信其可保佑全家,每個氏族都會派人搶包,逐漸發展成重要民俗活動。正因此,長洲太平清醮也被稱為「包山節」。
據經營港島至長洲的新渡輪公司數據,截至下午5時,當日共3.4萬人次往返中環與長洲,較去年同期增加,顯示節慶熱度「升溫」。
據介紹,太平清醮與天後誕、佛誕和譚公誕並稱香港四大傳統節慶,每年吸引眾多中外遊客參與,展示着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古今交融的一面。
責任編輯:于岄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