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維護世界和平堅定力量

2017-07-27

【文匯網訊】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之際,鳳凰衛視就中國軍隊的變化發展以及為維護世界和平所發揮的作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兩軍關係、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動向等問題,專訪了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等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官員及學者。不难看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美國篇

隨著中國國力增強,中國軍力也得到了顯著增長,在維護國家安全以及區域安全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內的首個中美外交安全對話,在今年6月成功舉行,傳遞出中美兩軍尋求務實合作的信號。雙方同意落實兩國防長互訪、美軍參聯主席訪華的年度交流合作項目。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表示,此次對話使中美兩國得以洞見兩軍創造互惠互利的未來。他說:「我們優先考慮能為我們軍隊間大大降低風險的機制,開放並保持我們之間有效的溝通渠道,並擴大合作領域。」

中國國防部指出,首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成果豐碩,中美兩軍達成的共識遠遠多於、高於、大於分歧。多位華盛頓智庫專家在7月聯合撰寫的報告《中美關係的未來》中談道,中美兩軍既不會尋求衝突,也不會通過獲取本國利益的方式來解決雙方的分歧,如今的中美兩軍關係較以前更為穩固。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中國研究部主管芬克斯坦說:「目前中美兩軍關係,較過往幾十年更為穩固,兩軍開展了一系列更廣泛的、前所未有的互動。這是自1980年建立關係以來,從未有過的從戰略層面到戰術層面範圍內的互動。」

為慶祝香港回歸20週年,「遼寧艦」航母編隊在7月7號抵達香港向公眾開放。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成斌認為,「遼寧號」在經過臺灣海峽時展開實戰背景演練,也向臺灣發出了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信號。成斌表示,「遼寧號」出訪香港,甚至在未來可能出訪北美,都是在向世界展現中國海軍的實力,本質上釋放出一個信號:中國海軍成長起來了。

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成斌

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成斌

有報道稱,「遼寧號」將在未來進行「深藍出海」,首訪中國的海外軍港吉布提以及波羅的海地區,在全球範圍內更廣泛地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表示,中國海軍將參加2018年「環太演習」,有專家認為,中國海軍明年參加的演習科目較以往可能會有更多擴展和延伸。當前中美兩軍的對話機制已然加深,未來中美之間軍事的深入交流值得期待。

英國篇

對於中國軍隊的變化發展,以及為維護世界和平所發揮的作用,英國國防部轄下軍事智庫的資深學者對此表示肯定,同時預測在未來十年,中國軍力還會有進一步的顯著提升。

伴隨中英兩國在1998年建立全面夥伴關係,雙方的軍事交流也逐步增多。高級將領多次互訪,在2015年,也就是中英軍事交流年,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訪問了英國。曾經在英國皇家海軍擔任指揮官多年的軍事研究學者羅伯茨則是提到更多中英兩軍在軍事前線的合作。「我的理解是在移除敘利亞化學武器的行動中,動用了20艘艦艇移除化學武器,因為有英國水手在中國船隻,這使得這次在地中海上的運輸和合作成為了可能。所以我們在移除處置化學武器這樣複雜棘手的問題上,有非常密切合作的。有盟國常常不能認同中國和英國可以找到一種很好的方式合作,但其實是真的可以發揮出重要能力來促進地區安全的。」

英國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軍事科學研究部主任 羅伯茨

英國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軍事科學研究部主任 羅伯茨

羅伯茨還認為,外界都清楚地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中國已經肩負起了很多責任,從打擊海盜開始到非洲維和行動,再到敘利亞化學武器的管治和移除,從協助世界範圍的情報搜集到海域巡邏、維護安全和平,為完成這些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資源。中國有大量事情需要做,也被鼓勵去做,其實你如果注意到了的話,中國對這些事務的參與,已經幾乎都直接履行了國際社會的要求。」

中國迎來建軍90週年,羅伯茨認為,中國軍事實力的發展,將伴隨整個國家的發展,在可預見的未來,再次求得突破。「我不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會就此停止前進的步伐,它不會到了建軍九十週年,今年的八月一日就止步不前了,它有一段偉大的旅程要繼續下去,並且它已開始體現出到了建軍100週年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我認為可能就在未來十年內,我們會看到解放軍的巨大轉變,一切將會是與之前的變化無法比擬的。」

法國篇

法國是率先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也是率先同中國開展軍事交流的國家。頻繁的軍事交往活動,增進了中法軍隊的相互瞭解和信任,也是中國作為大國軍事外交的最佳體現。

1978年4月,法國海軍「迪居安·特魯安」號反潛驅逐艦首訪上海,拉開了西方國家軍艦與新中國交流的序幕,中法軍方上層也互訪頻繁。 2003法國國防部長米歇爾·阿利奧-瑪麗首次訪華,希望兩國間的合作不會局限於「漂亮的言辭」,而是落實到具體內容上。此後雙方建立了軍方高層定期會晤的機制,也展開了一系列軍事交流與合作。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國防兼海、空軍武官周琪少將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國防兼海、空軍武官周琪少將

駐法國使館國防兼海、空軍武官周琪少將表示,中國自1990年開始向聯合國派遣軍事觀察員執行維和任務,已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由於大部分是在非洲戰亂地區執勤,與積極參與非洲維和的法國也有較多合作。

俄羅斯篇

自1996年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俄羅斯各類軍事院校,派出數千名初中級軍官,留學及短期培訓。據不完全統計,有41名軍事留學生獲提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區將領。

俄軍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總局副局長杜契科夫中將表示,1996年以來,中國先後向俄羅斯各類軍事院校派出初中級軍官赴俄留學,接受培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武器裝備操作培訓。因為當時中國從俄羅斯引進了C—300防空導彈,蘇—27和蘇—30戰機,「基洛」級常規潛艇及「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等一大批新型主戰裝備,中國軍隊為此選派了一批官兵赴俄接受操作培訓。另一種是軍官赴俄留學。這種培訓始於當年7月。中國軍官赴俄留學分為高級培訓和中級培訓兩種。高級培訓主要由俄總參軍事學院承擔,每年培訓中國軍官20人左右。1996年7月,俄軍總參軍事學院開設了第一個中國軍事留學生高級研修班,當時學制為1年,每期12人;2000年後,學制縮短為5個月,一年兩期,每期7人,2002年9月減至5人。參加高級研修班的均為師職軍官,主要進修戰略和戰役層次的課程,由中方配備翻譯,學員只需掌握基本的俄語對話能力即可。中級培訓由俄軍合成軍事學院、加加林空軍學院等各軍種最高學府,以及後勤運輸學院等負責,每年1期,每期總人數為40—50人,學制2—3年,培訓對像主要是團職軍官。

俄軍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總局副局長 杜契科夫中將

俄軍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總局副局長 杜契科夫中將

據悉,赴俄留學的軍官大部分是軍隊中層領導和高級參謀人員,也有一些軍校和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年齡多在35—45歲之間。為加強管理和協調工作,中方在莫斯科派駐了軍事留學生管理組,由3人組成:組長係少將軍銜。俄羅斯教官像對待本國軍人一樣嚴格要求中國留學生,每天上午8時30分到校,9時至14時上課,14時至15時為午餐、午休時間,爾後自習至18時,中國軍事留學生被公認是學校最勤奮的學生之一。

專家指出,軍官赴俄羅斯留學、接受培訓,對解放軍有積極的意義。一是加強了中俄兩軍的交流,促進了相互瞭解。中俄兩國的中高級軍官在同一個課堂裡研究和探討軍事問題,這是兩軍友好的重要象徵,有助於推動解放軍的軍事創新。

澳大利亞篇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之際,澳大利亞戰略軍事專家認為,中澳雙方的軍事合作在未來將會不斷深入,並起到穩定區域內安全、繁榮、和平的重要作用。

實際上,澳大利亞同中國的防務戰略磋商這個軍方最高級別的對話,從1997年開始建立至今,已經舉行了19輪,獲得了中澳雙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很高的評價。澳大利亞的戰略軍事專家對於中澳兩國雙邊的軍事合作都抱著非常積極的態度。

澳大利亞著名戰略軍事專家、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杜邦博士說:「澳大利亞同中國的國防軍事合作在過去的10至15年間有著巨大的增長。追溯到1980年間,中澳間的合作非常有限,但是包括空軍和海軍在內的合作已經平穩增長,例如,我們現在同中國進行多邊演習,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學生在澳大利亞的國防學院學習,中澳之間有很多年度戰略對話。」

澳大利亞著名戰略軍事專家、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杜邦博士

澳大利亞著名戰略軍事專家、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杜邦博士

澳大利亞的戰略軍事專家還認為,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不斷增強,中澳兩國的軍方在各個領域還會有更多的合作機遇,尤其是在海軍方面。杜邦博士說:「在將來,我認為中澳軍事合作還將更多,因為,中國目前正在加強海軍和空軍力量,現在已經擁有了重要的海軍力量。不同以往。所以之前只有有限的軍隊和海軍的合作機會。但是,現在中國擁有了藍水海軍,並有能力將海軍力量派往西太平洋,甚至印度洋。我認為中澳間的合作機遇還很多。一些像反海盜和維和領域,中澳兩國可以有更多的合作。總而言之,我認為過去的15年以來,中澳兩國間的國防合作有了大量的增長,而且這在未來還將繼續。」

在澳舉行防務戰略磋商時,訪問澳大利亞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都會到國防部大樓前的廣場上,在澳大利亞三軍總司令的陪同下檢閱澳方三軍儀仗隊,這象徵著中澳軍方相互尊重和信任以及理解的開始。澳大利亞前國防部長曾經表示,中澳雙邊的軍事合作不僅僅是為了增進友誼,更重要的它是維護區域內和平的一股很強大的軍事力量。維護和平、保持區域內的繁榮穩定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強軍之重要目的之一。

非洲篇

經過90年的發展,中國的國力與軍力得到同步增長,海外首個軍事基地吉布提多哈雷港今年也正式啟用,這標誌著中國在海外的首個軍事基地的誕生。但中國軍隊走向深藍並不是軍事擴張,而是更好的參與國際維和與護航行動,為非洲的和平穩定做出大國貢獻。

7月11號,搭載著首批駐吉布提基地官兵的艦船在廣東湛江起航正式進駐吉布提。吉布提軍港扼守歐亞非戰略要塞,作為中國海軍的後勤保障設施,有利於中國在亞丁灣和索馬裡海域護航,承擔國際義務。中國外交部多次表示,在吉布提建設保障基地有利於中國為維護非洲和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更大貢獻。事實上,走向深藍的中國海軍,開展海外軍事行動是出於和平的目的,既不尋求軍事擴張,也不干涉別國內政,更不針對任何第三方,而中國軍隊進駐非洲大陸也受到了各國的歡迎。

中東通訊社社長阿萊說:「得知中國在吉布提設立了其海外首個軍事基地後,非洲、阿拉伯國家、第三世界國家長、發展中國家都表示非常的歡迎,因為中國軍隊是和平的象徵,中國軍隊的存在將會確保地區和平。」

非洲中國維和人員

非洲中國維和人員

目前有近2400名中國維和人員分佈在非洲7個任務區,在近幾年的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已經有19名中國軍人和警察為了非洲的和平穩定犧牲在遙遠的國度。學者指,隨著中國軍力和影響力的增加,未來在非洲維和之路上將承擔更多責任,發揮更多建設性作用。

中東通訊社社長阿萊還表示,中國軍隊不斷發展壯大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外界預計中國軍隊將在5年內成為世界最強的軍隊,中國軍力的增強會為非洲地區實現軍事平衡確保更多國家的安全,中國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這樣的一種存在會制衡那些試圖在地區顛覆國家政權的勢力。

非洲是全球衝突最為集中的大陸,中國的維和部隊主要被部署在剛果金蘇丹南蘇丹和馬裡,中國政府一直大力參與聯合國、非盟在非洲的維和行動,同時是五常中派駐部隊最多的國家,在參與維和行動時中國重視當事國主權,不干涉內政,不擴大活動範圍,獲得歡迎與尊重。

台灣篇

在大陸軍力突飛猛進之際,台灣當局卻想藉由軍購和自製武器抗衡,島內輿論認為這是不自量力,應先解決政治僵局。

航空母艦「遼寧號」造訪香港,首度開放民眾登艦,展現軍力。就在大陸迅速擴張軍事能力之際,台灣在軍事防衛上卻仍仰賴對美軍購。國民黨前立委林郁方說:「全世界大概只有美國,願意賣武器裝備給我們,偏偏是我們要跟他買,但他又希望,不要破壞,不要得罪中國大陸,不要破壞北京跟華府的關係,所以美國賣給我們的東西,都是打折扣的。」

為減少對外軍購,並強化防衛自主能力,蔡英文政府上任後,積極推動自製武器計劃,包含戰機和潛艦,其中首艘自製潛艦,計劃在二零二六年正式成軍,但輿論認為充滿變數。

國民黨前立委林郁方還表示:「有很多所謂的紅區裝備,這些裝備沒辦法在國際市場用商售的方式取得,這都屬於軍售,而且屬於比較敏感的項目,全世界能夠生產紅區裝備的國家也沒很多,美國又不幫助我們的話,那我們更拿不到。」

台灣和大陸在軍事防衛能力上嚴重失衡,加上近期蔡政府力推攸關軍警公教人員退休福利的年金改革,造成募兵成效不佳,民眾對從軍感到失望,也重挫軍方士氣。

台灣軍事專家施孝瑋說:「大陸也自製隱身戰機,也就是殲20等等,都對目前台灣現有,包括像F-16、幻象兩千這兩機隊,其實在實力上來說,的確是讓台灣方面可以說是感到壓力十分大。」蔡政府上任後,因為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官方溝通趨近停滯。分析指出,蔡政府與其花大筆鈔票軍購,不如檢討如何增進兩岸交流和對話。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說:「基本上,你應該接受九二共識,就不需要花那麼多錢,去投在軍購方面。」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

「戰爭就是政治的延長,如果政治關係不好,才有可能爆發戰爭,所以如果把政治關係搞好,戰爭就不會爆發。」林郁方說道。在兩岸軍力不對等的情況下,蔡政府想要以軍購作為意識形態靠山,恐怕是以卵擊石,更將兩岸距離越推越遠,若能認同九二共識,才是互利互惠的上上之策。

日本篇

日本也一直高度關注中國軍力增強。日本專家評價,中國軍力近年顯著增強,中日可以在國際框架中開展合作。就中日定期開展海洋磋商,日方表示,頻繁對話可以構築信賴機制,中日在海洋問題上有合作的可能性。

作為鄰國,日本高度關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動向。日本防衛研究所自2011年以來,每年發佈中國安全報告,詳盡評價中國軍隊的現代化程度、武器裝備,以及中國軍隊在東海南海等地區的動向。日本防衛研究所專家認為,中國不但經濟能力增強,近年來,中國軍力增強,也同樣影響並改變了亞洲的軍事平衡。

日本防衛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田雅之說:「中國在亞太地區抬頭,中國不僅在經濟方面,在軍事方面也為地區的平衡帶來了很大改變。我們必須瞭解這一點。」

日本專家指,中國海軍軍力增強,軍艦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遽增,導彈作戰能力也在逐步完善;中美日,可以在災害救援、國際框架中開展安保合作,這也正是中日防衛交流要實現的課題。

「毫無疑問,我們無法繞開中國,去談如何維護國際安全保障的穩定。中國也表明,要參與地區的災害救援等非傳統性質的國際貢獻。日中、或者日美中等主要國家合作,要探討如何共同發揮作用,為維護秩序而努力。最終這也是日中防衛交流的目的。」田雅之說。

為避免不測事態,中日兩國2012年就設立海空緊急管控機制達成框架共識。中日當局也在開展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探討東海等問題。日方團長表示,與包括軍方在內的中國各部門構築信賴機制非常重要,日本也期待通過定期對話,盡快促成海空緊急管控機制。

對於中日通過海洋磋商培養互信,最終會起到怎樣的作用?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州局參贊四方敬之這樣回答:「我們2008年曾就東海中間線附近的資源共同開發達成共識。通過實施,日中有合作的可能性。頻繁開展磋商,可以構築互信,並得出具體成果。」

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州局參贊四方敬之

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州局參贊四方敬之

韓國篇

中國和韓國自1992年建交以來,兩軍交流日漸增加,但去年卻因為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問題交流停擺。有韓國軍事專家指出,面對朝鮮威脅,中韓兩軍為了半島和平,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而在未來兩軍也應放眼全球,為世界穩定和平作出貢獻。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要求,參與了朝鮮戰爭和朝鮮軍隊並肩作戰,對抗韓國軍隊和聯合國軍。在戰爭結束之後,中國和韓國軍隊的交流斷絕。直至1992年中韓建交,兩國恢復軍事交流,交流範圍並不斷擴大。具體包括國防部長等軍事高層人士互訪,從2011年起,每年舉行副部長級國防戰略對話,以至於2014年開始,韓軍每年歸還中國志願軍遺骸,創造了面向未來的中韓軍事關係。

韓軍歸還中國志愿軍遺骸儀式

韓軍歸還中國志愿軍遺骸儀式

韓國國防大學校軍事戰略系教授樸昌熙說:「朝鮮戰爭時,雙方處於敵對狀態而流血鬥爭。不過,目前這一切都已過去了,雙方為創造新的面向未來的韓中關係,有重要意義。同時,中方沒有期待韓國會將志願軍遺骸送回,韓軍卻積極挖掘遺骸而送還。」

不過,2016年7月駐韓美軍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引起中國的反彈,中韓兩軍的軍事合作受到影響。不過專家認為,兩國的關係,應該超越半島,放眼全球。樸昌熙說:「因為薩德問題(中韓軍事交流)一時間中斷,或陷入僵局是不可取的。今後韓中關係要超越半島,謀求在全球層面上合作。」

專家指出,在朝鮮核及導彈威脅之下,要實現半島和平,中韓軍事合作更為重要。雖然兩國對朝鮮問題的認識有所不同,但半島無核化目標是一致的,所以有必要恢復副部長級國防戰略對話等溝通渠道,解決當前的朝鮮問題。「東北亞和平穩定,半島穩定等方面,兩國利益以及理解是一致的。所以需要盡早恢復對話渠道。」樸昌熙說。

專家還指出,1992年中韓建交之後,兩國軍事的關係,可以說是處於交流階段,如果能夠將關係進一步提升至「合作階段」,相信可以為世界和平穩定做出重要貢獻,例如兩國可以共同應對超越個別國家的威脅、災難、海盜等問題。

印度篇

作為中國最大鄰國的印度,又如何看待解放軍的改革與貢獻?

自90年代初便與解放軍高層保持密切交流的印度退役將領班納吉表示,解放軍正在經歷過去60年來最大的軍事改革,包括印度在內的世界各國,都能從中吸取經驗。

「解放軍改革將能應對未來衝突的軍隊需求,我們歡迎這個進展,我認為全球都能夠藉此學習。不只是衝突,還包括管控衝突、防止衝突與威懾,以確保戰爭與衝突不會在世界各地發生,這會是中國解放軍以及印度軍隊的一個主要的責任。」

班納吉還指出,中國的軍力快速增長,有利於建立區域中的多頭平衡,降低衝突風險。當代的軍隊,不全然是為了與他方作戰,而是為了威懾對方,防止對方發動或挑動強勢的作為。如果有雙方或是多方具有這樣的威懾能力,那麼發動戰爭的誘因就會降低,這是我們能夠對全球和平所做出的主要貢獻。

印度退役陸軍少將班納吉

印度退役陸軍少將班納吉

雖然中印兩軍在災害救援、反海盜任務與人道援助等方面持續合作,但在雙邊軍事交流與軍演上,頻率與層級依然偏低。曾駐中國的退休印度外交官阮瑞山表示,建立有效的信任,是打開中印軍事合作大門的鑰匙。「中印有合作的可能,兩國承諾維護和平並推動經濟成長,中印任何一方,都不會在雙邊、區域或全球環境中,作出損害對方利益的行為。如果這個框架是獲得接受的,那麼中印的(軍事)合作、交流以及能夠協同發揮的,都不會有限制。」

專家表示,中印在聯合國維和任務中,都是重要的貢獻力量,尤其是在非洲區域,若中印能坦誠地攜手合作,將為當地安全環境帶來巨大的改善。

巴基斯坦篇

巴基斯坦軍隊與中國關係密切,當地軍方將領認為,中國軍隊在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巴基斯坦退役將軍哈立德•羅迪表示,中國軍力的增長與強大,離不開中國國力的增強和中國科技的進步,然而中國軍力的增長卻並未對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構成威脅,而是進一步促進和維護了世界和地區的和平穩定,因為中國從來都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從政治角度看中國從不搞擴張主義,不去侵犯他國只保護自己的人民,中國熱烈歡迎想與其合作的國家,從不把自己的政治目標強加於人,這一點與那些所謂的超級大國不同。這些超級大國則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並向他國宣揚其奉行的主義,譬如像民主或資本主義之類的東西,中國具有良好的政治體制,特別是像巴基斯坦這樣的國家就應該多向中國學習,即便如此中國也從未向諸如巴基斯坦這樣的國家指手劃腳說,你們必須倣傚我們的體制,中國決不這樣做。」

巴基斯坦退役將軍哈立德•羅迪

巴基斯坦退役將軍哈立德•羅迪

哈立德將軍還稱,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中國軍方,歷來都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而是以推動共同安全為目標,增強政治互信,建立平等有效的合作互信機制,平等協商,彼此尊重。中國軍隊和平之師的形象一以貫之,無論是在中日問題和南海問題上,還是在台灣問題乃至近期的中印邊境爭端問題上,中國軍隊都保持了極大的克制。這無不充分體現了中國軍隊的和平理念與和談立場。

「中國軍隊展現出了和平與變通的精神,不論國家大小都可與之談判,這樣的立場在於不提倡對抗,而是只維護主權和自我防禦,這一點我們並不陌生,特別是最近數週以來,中國與印度發生了領土爭端,而我們依然記得就在1962年,中國給了印度一次狠狠的教訓,而今天中國依然可以再次給印度同樣的教訓,但中國卻保持了應有的克制,目的就是想與鄰國保持睦鄰關係。」而哈立德•羅迪將軍最後還表示,中巴兩國的友誼與中巴兩軍的友誼密不可分。兩軍以平等,互利和有效的軍事互信機制,長期以來在眾多領域展開了精誠合作,成果斐然。相信兩軍在新時期和新形勢下將攜手為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發揮更大的作用。

新加坡篇

中國和新加坡從2008年開始展開了正式的防務交流,兩國軍隊透過海軍互訪、海陸聯合演習和防務會議增進雙邊互信。中新兩軍合作多年取得了怎麼樣的成果?

基於國防安全為由,新加坡向來與美國有廣泛的軍事協作。但自從中國與新加坡2008年簽署了正式的防務交流和安全合作協定、以及2014年中新防長更宣佈以四點共識增進雙邊防務合作後,兩國軍隊便有更為密切的來往,其中屬海軍之間的聯繫最為頻密。新加坡海軍艦隊指揮部司令張國健準將回憶了多次和中國海軍在亞丁灣打擊海盜的合作經驗:「就如當年2012、2014年,我很榮幸有機會在亞丁灣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署的編隊,進行海上的交流、進行海上的合作。這幾年每次有機會在亞丁灣相遇,真的是加深我們之間的互動、互相合作以及資訊交流的機會。」

新加坡海軍艦隊指揮部司令張國健準將

新加坡海軍艦隊指揮部司令張國健準將

兩國海軍也實現多次友誼互訪,今年五月,中國「黃山號」護衛艦停靠新方港口參加新加坡海軍成立50週年的國際閱艦禮。新方兩艘軍艦也於前年和今年分別抵達上海和青島進行友好訪問。另外,新加坡陸軍曾於2014年在南京同解放軍進行為期9天的大規模實彈聯合演習。近期,中國軍方也利用《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框架,積極參與聯合軍演,顯示解放軍逐步國際化。新加坡武裝部隊海軍總長柳俊泓少將認為,兩軍合作符合當年達成的四點共識。「新加坡和中國我們共享了友好、逐年加深的防務關係,符合了兩國防長共同達成的「四點共識」,我們時常舉行高層對話以及舉辦雙邊演習,例如代號為「合作」的雙邊演習。而今時今日,我們繼續攜手在亞丁灣合作,以及多邊層級的演習,例如《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框架。」

柳俊泓少將也認為雙邊派遣軍方代表積極參與每年在新加坡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以及在北京舉行的年度香山論壇,有助於讓雙邊代表坦率地發表看法,並指出兩國均期望看到區域維持安全和平穩定。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慶祝建軍90週年,新加坡海軍總長也以唐代詩人王勃的詩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予以祝賀。

新加坡明年將會接任《東盟防長擴大會議》輪值主席國。據瞭解,中國和東盟目前正擬定於明年舉行首屆海事演習。這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今年慶祝建軍90週年,和中新兩國的正式軍事合作即將於明年邁入十週年之際,無疑顯示了中新兩軍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化的成果。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