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519名港人受惠內地器官捐獻移植

2017-12-16
「2017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在廣州舉行,香港專家在會上介紹香港器官捐獻與移植髮展現狀。(香港文匯網記者方俊明攝)

「2017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在廣州舉行,香港專家在會上介紹香港器官捐獻與移植髮展現狀。(香港文匯網記者方俊明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方俊明 廣州報道)記者從16日在廣州舉行的「2017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獲悉,自中國開展公民器官捐獻至今,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共有519位香港居民在內地接受器官移植。而日趨規範化、法制化的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模式」,正成為破解器官短缺這個全球共同難題的中國方案,為世界特別是與中國有相似國情的國家提供了可借鑒的新模式。

2020年料成世界第一移植大國

本次大會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主辦。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今年12月10日,中國內地已累計實現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14861例,捐獻大器官4.1萬個,器官捐獻者志願登記人數超過36萬人,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移植大國。

來自香港的權威專家何繼良在會上介紹香港器官捐獻與移植髮展現狀。據統計,目前香港已登記遺體器官捐贈人數超27.7萬人,僅今年增加8萬人,但該捐贈率對比全球不少國家與地區都仍比較低,而現時本港器官移植需求處於「求過於供」,等候近3000人。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原衞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會上也介紹了粵港澳器官分配與共享的新進展。據透露,自我國開展公民器官捐獻至今,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共有519位香港居民和50位澳門居民在內地接受器官移植。

去年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協助下成功開展了澳門首例親屬活體腎移植手術。此後,澳門在借鑒內地器官捐獻和移植經驗的基礎上,逐漸開展公民身後器官捐獻和移植。今年11月,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與澳門衞生局簽署了器官分配與共享協議,將顯著緩解澳門器官短缺的現狀,為澳門終末期疾病患者帶來福音。

569名港澳居民在內地移植器官

記者從大會上還獲悉,目前中國還建立中國紅十字會作為第三方參與的人體器官捐獻體系,成立了115個OPO組織,組建近2000人的器官捐獻協調員隊伍,建立了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實現計算機自動分配器官等。據最新統計,現時中國共計有173家移植醫院,涵蓋所有器官移植門類,移植等待時間較之前大幅縮短,服務能力和質量已達世界先進水平,而費用遠低於一些發達國家。

新創移植術破解半個世紀難題

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何曉順教授團隊,今年更在世界上首次實現「無缺血」人體肝移植術,破解了困擾全球科學家半個世紀的難題。何曉順透露,目前已完成的14例手術證實,該技術可擴大器官來源,明顯降低手術風險,顯著改善移植預後。這項新技術有望重構沿用至今的器官移植理論與技術體系,將器官移植學科的發展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有業內專家稱,中國有望憑藉這一技術在未來3到5年內開始引領世界器官移植技術。

世界衞生組織負責全球器官移植的官員何塞.努涅斯教授表示,公民逝世後自願捐獻已經是中國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來源,這與世界衞生組織的方向指引相符合。中國已實施了多項措施以保障器官捐獻制度的透明、公平和可溯源性,成就有目共睹。

器官捐獻與移植「中國模式」六特點:

一、全面構建國家層面的器官捐獻移植法律框架

二、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五大科學工作體系

三、創造性提出中國心腦雙死亡的器官捐獻科學標準與流程,建立信息化的監管平台,器官移植監管步入大數據時代

四、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捐獻與移植人道主義救助體系

五、創建全社會參與的捐獻移植保障體系;

六、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培育器官捐獻是大愛的人文精神

責任編輯:于岄鳴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