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專訪|單霽翔:香港回歸兩大故宮文物展亮點紛呈

2017-12-26
■康文署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早前聯合主辦「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圖示皇帝接見大臣的「正殿明間」場景。 資料圖片

■康文署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早前聯合主辦「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圖示皇帝接見大臣的「正殿明間」場景。 資料圖片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訊記者 葛沖報道】今年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故宮博物院與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攜手,為香港市民奉獻上了兩項精彩的故宮文物大展。一是2017年6月28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開幕的「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二是2017年7月1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幕的「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展。那麼,到底都有哪些宮廷文物走出紫禁城來到香港?這兩大展覽各有何特別的亮點?

日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京接受文匯網專訪。採訪中,單霽翔親自擔當起了「講解員」。據介紹,故宮博物院與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自2012年簽訂合作協議,自此每年合作舉辦大型文物展覽,這些文物展覽讓香港市民有機會欣賞和認識故宮文化和故宮博物院文物,深受廣大市民歡迎。尤其對香港的青少年來說,更成為他們書本之外理想的「第二課堂」。

「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以原狀陳列的方式,將養心殿的重要場景,包括皇帝接見大臣的「正殿明間」、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東暖閣」、雍正勤政工作的「西暖閣」、乾隆鑒賞書畫的「三希堂」等加以展示。展出文物也十分豐富,包羅了清代雍正朝、乾隆朝、咸豐朝以及清末同光時期的歷史知識,其中大部分都與養心殿的歷史密切相關,是故宮博物院的精品文物。

養心殿自清雍正朝成為皇帝寢宮,也是皇帝日常政務活動的中心。此後直至清末,這裡一直是清朝政務決策地,所有關乎軍國大事的決策幾乎都是在此處產生並宣佈與天下。

單霽翔透露,養心殿區域的原狀展覽從上世紀70年代直至現在,已經展出了40多年。由於養心殿區域古建築需要修繕,故宮博物院制定了一個五年維修保護計劃,運用傳統的修繕方式最大限度地將此區域恢復原貌。待古建築維修保護完成後,其中的原狀展覽也將重新恢復。

鑒於此,在養心殿古建築維修保護期間,故宮博物院對養心殿原狀文物根據內容加以整理,在具有影響力的各地博物館進行展覽,使得更多的觀眾都能深入瞭解養心殿,以及古建築背後的歷史知識,並有機會欣賞到故宮博物院的精品文物。

「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展」展出210件(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清聖祖康熙、崇慶皇太后、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慶和慈禧太后慶祝萬壽的珍貴文物、書畫和樂器,讓觀眾認識清宮萬壽盛典的禮儀制度和中國古代豐富的祝壽文化。

■賓主為《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展覽揭幕。資料圖片

■賓主為《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展覽揭幕。資料圖片

在中國古代,皇帝及皇太后的壽辰是國家大事。康熙帝和乾隆帝借慶祝萬壽,四次舉辦千叟宴,藉此宣揚敬老思想,以求民心安定、社稷穩固。單霽翔介紹,清代帝后的萬壽盛典,既展示了清代的禮儀制度,更從側面反映了清皇朝的政治、經濟實力,還展示了當時京師的民間風貌;既蘊涵了清代帝后的祝壽思想,更彰顯了尊老敬賢的道德追求,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透過這個清宮帝后誕辰慶典的展覽,可以認識到中國古代豐富的祝壽文化的內涵。

附:單霽翔簡介

單霽翔,漢族,1954年出生,江蘇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高級建築師,註冊規劃師。現任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等職。2014年9月,榮獲文物保護專業內最高學術榮譽「福布斯獎」。2016年1月獲頒「2015中華文化人物」。曾任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局長、黨組書記等職。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