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第十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簡稱「東博會」)15日落下帷幕。被中國和東盟各國元首、企業家、投資者視為開展經貿交流重要平台的東博會碩果頗豐。
據中新社報道,15年前,當首屆東博會在廣西南寧市舉行時,南寧街頭還難覓東盟水果的蹤影,那時東盟國家的山竹、榴槤等水果,對於中國民眾來說還是奢侈品。
廣西憑祥市中國—東盟進出口水果商會會長蘇德茂從1992年開始從事水果進出口貿易,這位已年過半百的商人,見證了中國—東盟水果貿易發展的點滴。「當時在憑祥口岸,水果都要靠人背、用板車拉,沒多少人願意從事水果進出口貿易。」
2004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早期收穫」計劃啟動,東盟國家的水果零關稅進入中國。2005年12月,隨着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的開通,憑祥成為中國—東盟水果貿易的大通道,逐漸演變成中國最大的東盟水果進口口岸。
和水果貿易打交道26個年頭的蘇德茂,生意隨着中國—東盟關係的加深而水漲船高。2016年初,蘇德茂牽頭成立憑祥市中國—東盟進出口水果商會併當選會長。如今,蘇德茂又觸網電商。「我們現在僅電商平台一天的最高出貨量就達3萬件。」蘇德茂說道。關稅的下降和數字化的推動,讓蘇德茂的生意更紅火,也使東盟水果脫下「貴族」的外衣,走入中國尋常百姓家。
與蘇德茂不同,中國商人揭文2004年還在做藥品生意。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之後,他才正式接觸東盟商品進口生意。那時,中國對東盟10國90%以上的商品實行零關稅。
2012年,喜歡攝影的揭文赴老撾拍攝風光片,當他在湄公河畔喝到老撾啤酒時,深深迷上它的口感。商人的敏感使他嗅到了老撾啤酒在中國的潛在市場,回國後他即着手引進老撾啤酒,但一開始銷路並不好。
正在他愁眉不展時,有朋友提醒他參展東博會。當年,老撾啤酒在東博會東盟商品展區推出後,便一炮走紅,迅速佔領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所有的省會城市均有銷售,每年銷往中國約6000噸,占老撾啤酒總出口量的70%。
東博會舉辦15年來,無數的東盟商品藉助東博會進入中國市場。2004年,越南平仙鞋業公司第一次參加東博會時,產品在中國幾乎沒有市場。目前,平仙鞋業已在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浙江、北京、重慶等地設立了23個銷售點。公司年產拖鞋1000萬雙,三成出口中國。泰國大米、馬來西亞的燕窩、印尼貓屎咖啡、柬埔寨香米等,均藉助東博會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的水稻種子、太陽能設備、農業機械等商品,也藉助東博會打開東盟市場。
15年來,在東博會框架下,舉辦了一系列的會議、論壇及相關文體活動,東博會在推動雙邊貿易發展的同時,也推動着雙邊關係進一步深化。2017年,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超過5000億美元,雙向人文往來近5000萬人次,雙方互派留學生超過20萬人次。
責任編輯:于岄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