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劉凝哲 西昌報道)2018年11月19日02時07分,中國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北斗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衞星。這標誌着中國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後續將開展系統聯調和性能指標評估,計劃年底前開通運行,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導航服務,邁出中國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
衛星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在軌測試,並與此前發射的十七顆北斗三號導航衞星進行組網聯調。
據介紹,北斗三號工程2009年正式啟動實施。工程於2016年完成了試驗系統建設,充分驗證新一代導航信號體制後,按照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全球系統三步實施組網。2017年11月5日,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執行了首次組網衞星發射任務。2018年3月底,建成了由8顆北斗導航衞星組成的最簡系統;目前,工程建設進展順利,由19顆北斗導航衞星組成的基本系統即將開通運行。
中國衞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北斗三號衞星的各方面指標完全達到預期,總體性能較北斗二號提升一到二倍。以定位精度為例,北斗三號最好的定位精度已可以達到2.5-5米,覆蓋範圍擴大至全球。北斗三號建成後,「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收到北斗的信號,使用北斗系統」。
在國際合作方面,冉承其表示,北斗系統在建設的同時,積極參與全世界衞星導航的多邊合作,與美國、俄羅斯等衞星導航系統都有合作,實現系統層面的兼容,也實現應用層面的合作。北斗的產品向80多個國家輸出,更推出除基本導航系統之外的服務,可以用於民航、高鐵等方面,還可服務於搜索救援,進一步提升短報文服務。
2017年11月以來,中國北斗系統組網發射進入高密度期,在工程全線的團結努力下,僅1年時間,先後圓滿完成11次北斗導航衞星發射任務,成功將19顆北斗三號導航衞星和1顆北斗二號導航衞星送入預定軌道。特別是2018年7月份以來,已執行7次任務、發射12顆北斗導航衞星,組網發射最短間隔僅17天,創造了北斗組網發射歷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紀錄。
冉承其表示,北斗三號計劃在明年發射6-7顆衞星,可能將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全球組網的計劃。
責任編輯: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