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青年「圈層化」潛藏疏離風險

2019-06-06

【文匯網訊】青年是時代最靈敏的晴雨表。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青年交往、表達形式不斷演變,群體的大規模交流空間漸趨壓縮、割裂,場域「圈層化」愈發明顯。如何拓展青年交流空間,「不失尷尬」地引導他們主動敞開心扉,避免疏離風險,顯得尤為緊迫。

「不想說,說了你也聽不懂」

當代青年鍾愛彰顯個性,倡導自我,「三觀」的形成與網絡和信息技術發展密切相關。隨著生活閱歷不斷豐富,信息愛好多元化,「圈層化」逐步成為青年表達場域的主要特徵。

青年是互聯網原住民,訴求表達的主陣地在網上。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90%以上的青年認為互聯網在自己的生活中重要或很重要。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瀋陽說:「短視頻、遊戲論壇、直播室、視頻彈幕網站才是年輕人交流的平台,KTV不去了,各類『K歌軟件』卻大行其道,這是交流場所變化的縮影。」

然而,即使年輕人之間也不是溝通無障礙。上海市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楊雄說:「如今的年輕人和其他人群的一個顯著區別在於,交流和表達越來越小眾化,『圈裡圈外』常常無法真正相互理解。只追捧自己圈層的熱點。」多個青年大V向記者表示,自己更信奉「話不投機半句多」,在自己認同的群體中交流更舒適。

分眾化互聯網產品為圈層交流提供了空間。年輕人以共同的興趣、喜好聚集成一個個圈子,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話語體系並成為眾多網絡流行文化的發端。「軍事」「古風」「虛擬偶像」等圈子五花八門。

社會飛速發展,青年與長輩代際鴻溝明顯加深,疏離感更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說:「現在媒體的熱詞往往不是學生群體的熱詞,社會主流關注點往往不是青年關注點,這會帶來凝聚力下降,各方面社會成本提升。」

部分年輕人出現「社會疏離」傾向

從「網上的狂歡」到「現實的孤單」,從「沒人聽我說」到「我不想對別人說」。記者調研後發現,當代青年表達意願下降,傾聽他們的聲音、獲取他們的真實想法不容易。

作為獨生子女,一些青年擁有獨特的生活邏輯和表達方式。大學剛畢業就開始養貓養狗,自嘲有「社交恐懼症」的不在少數。既渴望被認同,又難以解除警戒心態。

有些青年,因長期缺乏溝通夥伴,表達意願、表達能力退化,出現與社會疏離的傾向。甚至認為「沒什麼好說的」「生活不就是這樣」。

確實,青年的信息獲取能力、思辨能力較父輩有了顯著提升,「以過程講道理、以專業講故事」對青年變得愈發重要。他們習慣於凡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專業性強、真誠、溫和,而非強勢、極端的表達方式更容易被青年認可。

知乎CEO周源說,分析知乎問答熱度發現,垂直的知識領域、多角度的解答、理智而非情緒化的表達方式,最受當代青年認可。

共青團中央網絡處處長吳德祖說:「現在年輕人有自己的思考,他們對真誠度、真實度的要求很高。」

年輕人更擅長輕量表達,避免交鋒或辯論,但也容易導致真實訴求被隱藏。「現在,在課堂上,很少看到師生因為觀點相左而爭得面紅耳赤,青年人發生觀點衝撞的情況也要少於以往,有一種『順著說,繞著走』的感覺。」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李彬認為,當面交鋒的頻率低了,並不代表青年人「肚裡沒貨」,而是他們已從「我一定要說服你」變為「你的觀點與我無關,我只堅持自己就行」。

以趣源為基礎,不同群體間訴求表達難以找到統一性。很多青年人加入興趣團隊是為了尋找更多的情感和價值認同,而這些認同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難以獲取。趣源團體更像是一個情感紐帶,將擁有一致訴求的青年人凝聚在一起。

用「話術」「場術」團結「吃瓜群眾」

在信息爆炸、價值多元的當下,青年表達多樣、訴求多變,對話門檻升高。一線青年工作者及專家學者認為,要做青年的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就要打破與青年區隔的「玻璃幕牆」,切實立足於對青年訴求的現實關照,真正傾聽、理解、回應青年,才能感召青年、引領青年。

做青年工作越來越需要高度的專業性,只有掌握打開青年心扉的共同語言和方式方法,才能「深度入場」並「共情交流」。

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廉思認為,掌握青年群體的組織規律和方法,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說三句話人家就不跟你玩了」。只有具備組織能力,才能與青年進行成系統、深層次、不迴避的交流。

「只圍觀、不表達、不參與」,這是青年間流行的自我畫像。團結「吃瓜群眾」既要現實感召也要前瞻研判,警惕「建設者」變成「旁觀者」。廣東省青少年大數據及新媒體中心主任龔慶說:「可以加強社群骨幹和社團組織的培育,將社團組織和骨幹作為團結青年的抓手。」

引導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需從信息供給和事實論證入手,提升解釋力與說服力。「過去是老人教導青年,現在微信裡都是青年給老人闢謠。」吳德祖認為,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反哺」時代。

作為青年新生力量,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陳昶文認為,對於自己及同齡人的思政教育不應「灌輸」而應「浸潤」,「馬克思主義不是一道菜,而應該是每一道菜裡不可缺少的鹽」。

(來源:半月談)

責任編輯:之袁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