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就對價值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問題,美國政府目前正在舉行聽證會。幾天下來,參加聽證會的300多名業界代表輪番發出反對加徵關稅的聲音,但這一切卻始終無法叫醒「裝睡」的貿易官員。
「我聽說蒙古國羊絨質量最好?為什麼不去那裡購買?」「恰恰相反,最好的羊絨來自中國內蒙古。」「為什麼不把生產線搬回美國?」「這裡早就沒有支持相關產業的配套設施了。」「為什麼不能去東南亞找製造商?」「那樣美國消費者只能買到性價比低的產品。」類似的對話反覆在聽證會上出現。
一邊是作證代表以大量數據和事例為依據,發出「我們離不開中國供應鏈、承受不起新一輪加稅」的疾呼;一邊是貿易官員懷揣頑固的預設立場,對事實置若罔聞,無動於衷。
如此「走過場」的聽證會不是第一次。作證代表和美國輿論早已看清,所謂聽證會,並不是為了聽取公眾建議以幫助政府決策,而是一個作秀的舞台,其目的不過是給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披上一層「合法」外衣。《紐約時報》評論說,作證代表「已經做好了被忽視的準備」。
至此,美國輿論想表達的意思已再明白不過:無論美國政府把尊重民意的姿態做得多逼真,「演戲」才是幕後真相。
美國政府擅長「演戲」,不僅僅體現在貿易聽證會這個「舞台」上。明明自己就是全球網絡監聽的「黑老大」,卻四處扮演無辜者,不斷誣稱別國對自己形成網絡安全威脅;明明是自己利用科技金融等種種優勢,在全球化進程中佔盡好處,卻滿世界扮演「吃虧者」……這些形象反差巨大的角色,美國政府都演得十分自如。
「說一套,做一套」也是美國政府慣有的把戲。一邊在各種場合高調宣稱自己是「自由貿易者」,一邊卻把關稅當武器,頻施貿易霸凌措施;嘴上高喊「公平競爭」,但當別國高科技迅速發展時,卻毫不猶豫採取政治手腕、動用國家機器進行無理打壓。
然而,演得再好,終究是戲,明眼人一眼就能識破。美國政府之所以熱衷「演戲」,不斷給自己「加戲」,實質是想達到其政治經濟目的。「演」聽證會,可以從「民主程序」上堵住公眾和輿論之口,方便其繼續「合法」實施貿易保護主義舉措;在國際舞台上扮可憐,可以惡人先告狀,進而以此為借口將別人打倒……
在華盛頓眼裡,「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等國際社會公認的準則,很大程度上只是美方牟取利益的「工具」——合自己利益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將自己打扮成國際規則的維護者;不合自己利益的時候,分分鐘可以隨手拋棄。
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無論美國演技多高,都蒙蔽不了世界。觀眾席上,喝倒彩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