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由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國家一級編導帥曉軍擔任導演,由北京舞蹈學院創意學院17級現代舞專業的同學共同演繹的舞蹈作品《吶喊》,9日晚間在北京舞蹈學院沙龍舞台上演。主創人員透露,創作源起於對「敘利亞戰爭—難民」有感,圍繞着「我」進行了「那個」時空,面對戰爭、面對難民、面對逃離、面對選擇、面對死亡,產生的一系列情感碰撞。想藉此表達的是,在戰爭中人的無助,以此呼喚和平的世界。
據了解,這部作品曾獲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資助。由著名女作曲家亢竹青擔任音樂創作,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蹈團舞美總監、國家一級燈光設計師任冬生擔任視覺總監。
觀望聆聽與吶喊 渴望共鳴與溫暖
舞蹈《吶喊》用現代舞的肢體語言,描繪了多個戰爭帶來的災難性畫面,這些畫面連接在一起,控訴着戰爭。
「眼鏡-觀望」、「耳朵-聆聽」、「嘴巴-吶喊」圍繞三個核心創作元素及關係展開。在作品中,主人公並未真正抵達硝煙四起的災難現場,而是通過「情感共鳴」這樣的方式,與難民的精神世界產生關聯,去體會傷害。作品通過看、聽、吶喊形成一種遞進關係,呼喚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理解,渴望着一種相互給予的溫暖的力量。
9噸沙堆砌舞台 傳遞難民步履維艱真實感
舞台上被9噸沙子鋪滿,不僅呼應着「海灘男孩」事件,也借雙腳立於沙地之上的難以行走,表述着難民生存與和平到來的步履維艱。而音樂則採用鋼琴與電子音樂的結合,其特殊性將作品中的童真、痛苦、掙扎、解脫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2015年,3歲的敘利亞難民Alan Kurdi隨難民試圖搭船前往希臘時,與兩名親人一同溺亡,他的屍體被衝到了沙灘之上。在舞蹈中,一個演員有意模仿這一震撼人心的鏡頭,將難民的狀態定格在舞台上。
就像導演帥曉軍所說,「當推掉那堵牆,當越過那片海,希望真的就在遠方嗎?希望也許真的就在遠方,讓我們為人與人之間的和平祈禱,為世界的和平祈禱。」《吶喊》期望通過舞蹈的表達引起人們對戰爭的反思與和對和平的嚮往。
該作品導演帥曉軍曾獲「北京市青年英才計劃」項目資助、「北京市優秀人才」項目資助,進 行了現代舞技術教學和即興舞教學研究,並錄製和編寫了《現代舞技術訓練— 「氣」之運動》教程和《即興舞訓練》教程。 其創作節目眾多,涵蓋古典舞、民間舞、現當代舞等種類,編排的近20個舞蹈作品均在荷花杯、全國舞蹈比賽、桃李杯、CCTV舞蹈大賽、全國少數民族匯演等國內外比賽中獲得金銀銅獎及創作獎。
責任編輯: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