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航母「帶刀」護衞艦艦長:我們是最了解遼寧艦的一艘艦

2019-08-09

【文匯網訊】8月初,海軍「我的家鄉我的艦」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因2015年也門撤僑「一戰成名」的北部戰區海軍某支隊臨沂艦和臨沂市成為此次活動的首站。活動中,記者採訪了經過實戰化任務錘鍊的臨沂艦艦長。而臨沂艦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人民海軍建設發展成就的縮影。

臨沂艦。資料圖

臨沂艦。資料圖

據環球時報報道,8月1日,記者帶着好奇心踏上這艘因為撤僑行動而讓全國人民都耳熟能詳的明星艦。在臨沂艦的主通道里,有一面鑲滿紀念牌的牆壁,右側掛滿了外國海軍贈送的艦徽和紀念品,左側懸掛着一幅標記着臨沂艦航跡的世界地圖。「我們的航跡不斷延伸,也把臨沂這張名片帶到全世界。」艦長張廣耀說,每次艦艇靠泊國外港口時,他們都會向外國友人發放臨沂市宣傳冊,向世界人民打開一扇認識臨沂的窗口。

在談到撤僑行動的最大收穫,張廣耀認為撤僑任務給當時擔任臨沂艦副艦長的自己上了一堂最好的實戰課。他說,「我對實戰的理解從也門撤僑得到進一步加深。」「在和平環境下,經驗限制了想像,很難準確判斷威脅來自何方,只能通過實戰化訓練提升應對各種複雜情況的能力,縮小與實戰的差距。」

如果說撤僑是臨沂艦的高光時刻,撤僑回來後臨沂艦並沒有從公眾視野中消失。2018年4月份的南海閱兵,臨沂艦出現在航母打擊作戰群中。2019年4月的海上大閱兵,臨沂艦是護衞艦群首艦。緊接着臨沂艦又參加了5月初的中俄「海上聯合-2019」演習。

能出現在航母打擊作戰群中不是偶然的。現任臨沂艦艦長張廣耀認為,臨沂艦是最了解遼寧艦的一艘艦。臨沂艦目睹了遼寧艦成長的每個關鍵節點:遼寧艦的首次實彈射擊、艦載機首次夜間着艦、首次遠海訓練……這些時候,臨沂艦都默默擔負自己相應的任務。

臨沂艦2018年參加了海軍競賽性比武考核,取得「海鷹杯」第一名,「生命杯」及「戰神杯」第二名的好成績。張廣耀認為,這些比武考核貼近真實作戰背景,最大限度模擬實戰。例如,「戰神杯」比武是艦炮對海射擊比武。考核中,一艘無人遙控艇拖行無人靶在海上自由機動,參賽艦艇接受出擊的命令後要完成對目標搜索、威脅判斷,形成打擊決心,以及高速接敵及展開,直至完成攻擊這一系列戰術性動作。整個過程具有很強實戰性,既提高了艦艇指揮員靈活處置的能力,又提高了全艦官兵協同作戰能力。

張廣耀和政委趙井冬認為,全體艦員都應該有危機意識和做好隨時作戰、應對戰爭的準備。在一次執行重大任務之前,他們萌生了一個想法:讓全體艦員給家人寫一封遺書,希望藉此讓大家能切身感受到軍人這份職業的危險性。「最初我們都有一些顧慮,擔心增加大家的壓力。出乎意料的是,任務中每個人的精神都很高漲,而且在任務執行過程中尤其高效和精準。」

當前,中國海軍的航跡遍布全球。以2012年底入列的臨沂艦為例,自組建以來,該艦航跡遍布四大洲五大洋,出訪靠泊10國12港,航程13萬餘海里;年均海上執行任務時間超過200天,創造所在支隊艦艇年度出海315天執行演訓和戰備任務的紀錄。

從艦上淡水的使用情況也可以看出中國海軍艦艇性能與作戰能力的提升。二級軍士長張遠洋1996年入伍,在他的記憶中,上世紀90年代時艦艇上的淡水成本非常高,被形容為一噸油產一噸水。「當時船上的淡水是限量供應,早晚各一次,每次供淡水5分鐘。洗澡要靠下雨天的雨水。日常情況下,我們出去執行任務最多20來天。」

現在,臨沂艦上淡水隨便用,士兵食堂里擺放着咖啡機。中國海軍發展進入高速期,裝備更新換代速度快,遠海任務數量爆發式增長,出島鏈到大洋執行任務對中國海軍來說是家常便飯。張廣耀表示,「隨着中國海外利益不斷拓展,中國海軍使命任務不斷拓展,臨沂艦挺身而出的機會會更多。

責任編輯:劉雲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