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去年修例風波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香港衍生不少歧視問題,其中針對內地人的歧視問題明顯惡化,例如有店鋪表明不招待操普通話顧客。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主席朱敏健近日接受港媒訪問時表示,因應新的社會環境,未來處理新移民及內地來港人士的歧視問題,不應再受制於現行《種族歧視條例》的框架,而應透過另行立法、宣傳、教育「三管齊下」解決,展開無前設的廣泛討論。其中立法方面,若社會認同,可新訂香港的第5條反歧視條例。
朱敏健坦言,原本無想過將政見納入反歧視法例,惟現今問題既明顯存在,平機會難以視而不見。他解釋,在社會撕裂的社會現況下,如果探討反政見歧視立法,工作將「極其敏感、危險」,應先作詳盡的背景研究,不宜隨便在社會討論。
朱敏健認為,無論是有反對派區議員拒絕服務支持23條立法的市民,還是在議員辦事處外貼出「藍絲與狗不得內進」的字條,事件背後都反映着香港社會自去年6月起愈來愈撕裂,至今仍無改善的迹象。
朱敏健特別提到,近月有不少文章、聲音都認為,平機會應檢視現有的4條反歧視法例涵蓋範疇,可否處理其他歧視內容,包括歧視新移民、歧視非本地居民如遊客、來港工作人士等問題。而纏擾香港社會逾十年的新移民歧視問題,亦因為修例風波而激化。
朱敏健強調,曾親身接觸過新移民婦女,深深明白到她們家庭、子女在香港所面對的歧視問題,加上修例風波、疫情下亦出現明顯針對內地來港工作、旅遊等人士的不平等待遇,他認為相關問題已到了迫切的程度。他相信,如果能夠直接針對問題核心立法,不讓問題受制於原有框框可能更好。
朱敏健再三強調,「不應用《種族歧視條例》的『招牌』將問題笠住」,而應研究其他各種方法,摸索出一個社會接受的新方向。他指,倘社會認為應立法處理,包括成立第5條歧視法例,法例內容亦可較現時4條反歧視條例更全面,不止針對現行4個條例的4個特定範疇。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