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長春新區:擦亮創新「底色」 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0-08-11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長春新區,「創新」一直是高頻熱詞,今年5月初,新區「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工作獲國務院通報表揚,最近,區內的一批企業更是走在行業前沿,讓科技創新成為逆勢發展的強勁動力。把「創新」貫穿發展始終,長春新區不斷推動科技與經濟相結合,優良的創新環境和突出的創新優勢正在顯現。

近日,長春新區企業長春光華微電子設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宣布研製成功國內首台商用12英吋全自動晶圓探針台,生產出的晶圓測試探針儀APT3001A可實現進口替代,卓越優質的新產品帶來了半導體設備發展的新契機。

技術研發雖是關鍵,但是從技術到產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7年,按照行業歸類,光華微電子就落在了長春新區的光電和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園裏。新區建園區,讓同行業企業抱團發展,以完善的項目孵化體系、政策體系、市場推廣體系和產業鏈、資金鏈做支撐,把好技術變成好產品。光華微電子總經理鄭立功說:「新區以一種非常的積極的態度很精準的來為我們服務,這已經和南方的政府部門非常的接近,從理念上、從服務的品質上都已經達到這樣的一個程度。」

除了光電和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園,北湖科技園目前也實現了良好的行業集聚效應和一流的營商環境體系。入駐的很多企業都有「獨門秘笈」,在各自的行業領域裏實現「專、精、特、新」。園區內的無罔新產業生物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擁有一項「虹膜認證技術」,是目前生物認證體系中精度最高的,被稱為最精準最不可作偽的感知識別技術。

吉林省光電子產業孵化器內,長光芯憶基於人工智能為核心研製出了新產品——智慧測溫系統「芯識別」,長光芯憶商務總監李巖表示,這款「光學+AI」的黑科技產品目前很暢銷。

光智園、北湖科技園、光電子孵化器……長春新區的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正形成集聚效應,促進了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技術轉移與擴散。通過科技創新,形成了新產品、新業態、新產業,實現了新區創新驅動內涵式增長。作為國家區域創新中心板塊的核心支撐,新區依托擁有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優勢,注重與大院大所大企協同創新,還將依托吉大、華為研究院、高新股份等名校名企,構建「環吉大創新生態圈」,打造輻射全省的「創新谷」。

不僅是創新平台建設見成效,科技創新在長春新區「無處不在」,疫情之下,長春新區科技創新的「看家本領」沒有失色,反而更加明晰,強大的內生動力在在各個環節領域發揮着它們的作用。復工復產以來的一系列積極變化,也印證了這一點。

長春新區以產業為導向部署「創新鏈」,科技創新使傳統產業加快行進在轉型發展的跑道上,新興產業也陸續挺起脊樑,以「吉林一號」衛星項目為核心帶動機械製造、光學製造、光電傳感技術以及遙感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互為支撐、深度融合。在省市率先建立集知識產權法院、保護中心、運營服務中心為一體的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

金融創新正發力關鍵處,引金融活水澆灌「創新脈」。目前,新區各類投資基金總數達到12只,總規模達113.7億元,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吉林省基地落戶新區,3至5年上市企業將達到30戶。這些數字背後,是長春新區抓住科技金融改革創新這一關鍵,集成一切有利的要素、資源,讓創新力量奔湧。

經濟發展靠創新,創新更要靠人才。在長春新區眼中,科創森林裏,最為重要的就是人才。今年,長春新區深化「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設立特殊人才「編製池」,全日制理工類碩士研究生在企業工作,可把編製落在新區企業辦,有效幫助企業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啟動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建設,創新推出在高校設立新區獎學金、優秀僱主評選等12項舉措,全力保持穩就業局勢,吸引人才創新創業,科創人才的集聚,讓這產業鏈爆發強大能量,創新人才集聚的「虹吸效應」已然形成。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讓一切創新創造活力在這裏競相迸發,充分湧流,流淌着創新血脈的長春新區正在科技創新的大路上,勇往直前。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