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環球網報道,「法國,與其他國家一起,都不能選擇抵制北京奧運。」2月27日,法國人權部長拉瑪-雅德和體育部長伯納德-拉波特共同在法國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費加羅報》上撰文反對抵制北京奧運。他們認為,通過抵制北京奧運來促使中國改善人權是徒勞,因為奧運會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在這篇題為《中國的奧運會,一個可以抓住的機會》的文章中,拉瑪-雅德和拉波特直面西方一些人對中國舉辦奧運的看法。「2008年8月8日,中國將成為世界的中心,佔全球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將與全世界人民聯繫在一起。他們的心將與賽場上創造的佳績的節奏一起跳動,但他們的心會以同樣的熱情與奧運的價值同步跳動嗎?」
兩位部長接著以歷史經驗證明通過抵制北京奧運達不到促使中國改善人權的目的。「包括美國在內的50個國家抵制過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這樣做拆毀了柏林牆嗎?這樣做改善了東歐國家的人權狀況嗎?一點都沒有!」「依照《人權宣言》,抵制北京奧運會是最好的促進人權的方式嗎?」
拉瑪-雅德和伯納德-拉波特「希望奧運期間世界對中國的關注能成為中國改善(人權)記錄的催化劑」。文章中寫道:「準備奧運以及這場賽事本身就(為中國)提供了一個特別的機會,它能在中國深深地種下法治和民主的種子。我們希望北京奧運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之一就是人權。」「我們希望在2008年8月24日奧運閉幕的時候,這個偉大的國家已經擔負起了自己(在人權方面)的責任。」
文章還說,「像戴高樂將軍預見的那樣,中國正成為一個強大的政治、經濟實體。一個無可否認的國際舞台上的巨人。法國應該在關注中國人權狀況的同時,對與中國的對話以及他們取得進步充滿信心。」
陶文釗:現在不是冷戰,抵制奧運得不到廣泛支持
中國社科院國際問題專家陶文釗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採訪時說,國際上確實存在一些聲音,認為要通過抵制奧運來促進中國的人權和民主。但這並不是主流的聲音,目前還沒有哪國政府公開表態要抵制北京奧運,法國這兩位部長的表態與這一大環境是契合的。
陶文釗分析說,西方不少人認為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在促進韓國的民主化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所以他們也期盼北京奧運對中國的人權、民主發揮一定的影響。但是,奧運就是一場體育賽事,不應該將奧運政治化已成為廣泛的共識。在冷戰時期,美國曾抵制過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而隨後蘇聯也抵制了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但是那些事情是在冷戰的背景下發生的,如今的情況與那時完全不一樣,抵制奧運得不到廣泛的支持。陶文釗還說,關於抵制奧運的原因,主要就是人權問題以及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但即使在這一點上,國際上不斷有聲音稱「中國的人權取得了進步,中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