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贏了美國就退役 姚明:我最後一次奧運


http://news.wenweipo.com   [2008-08-04]
放大圖片

 【文匯專訊】姚明因為腳踝骨裂錯過了火箭歷史性的22連勝、錯過了季後賽,若不是他加班加點沒命的苦練,恐怕還會錯過在自己祖國舉行的奧運會。

 《休斯頓紀事報》報道,而且姚明因為2月26日在新聞發佈會上的一句「如果不能打08奧運,那將是我職業生涯最大的損失」,而承受了來自太平洋兩岸的壓力,中國球迷指責火箭把姚明累垮,而美國球迷則回擊不要忘記是火箭一年給姚明1500萬美元的薪水,而且正是每年夏天都要被徵調進國家隊比賽才導致了姚明過勞容易受傷。

 「我的身上總是有很多壓力」,姚明說道,「這就是我的生活,我早已接受。不過這次的壓力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的負擔,這就像你有兩個職業生涯,很多球員都沒有這樣的體驗。一方面你為世界上最好的聯盟NBA打球,如果你能在那兒拿到總冠軍,那感覺一定會非常美妙。但是為國出戰奧運會是另外一種光榮,這是我兒時的夢想。這是一種責任、來自祖國的一種期望,整個國家都在看著我們,籃球在中國非常受重視。」

 兩周前斯塔科維奇杯姚明宣告復出,上周的鑽石杯,姚明的狀態依然起伏不定,「我感覺很虛弱,我想我只恢復到了60%-70%,這非常讓人沮喪。奧運會我肯定會打,但是我知道,我不會恢復到最佳狀態,這是最讓人失望的地方。」

 北京奧運不僅僅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員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對於逐漸向世界張開懷抱的中國來說,這是這個國家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現代化進程的機遇。從2001年中國獲得主辦權開始,中國人民花了七年時間努力籌備這次盛會,他們想要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現代化的建築和體育明星們。

 「我們來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思維方式也不一樣,」姚說道,「我不能說哪一方是錯的,美國人說火箭給我薪水,沒問題,我喜歡火箭隊,當我穿上這支球隊的球衣,我肯定會100%的努力。但是美國人也必須理解我對國家的忠誠永遠不會改變,美國球迷和中國球迷之間不瞭解,而我的責任就是擔當這樣一座橋樑,這也是奧運會的重要目標之一,把不同的人團結在一起。」

 姚明表示,中國男籃奧運會的現實目標是小組出線衝進前八,「很顯然,當你打奧運會的時候總會想要得獎牌,但是我們還沒到那個水準,特別是我和易建聯又是剛從傷病中恢復。我對球隊的健康狀態不是非常有信心,如果我們能拿第七或者第六就是創造了歷史,不過我認為我們的實力可能只能排在第八。」

 中國男籃奧運開幕戰對手就是科比-布萊恩特、勒白高敦-詹姆斯和德維恩-韋德領軍,志在復仇的夢八,姚明笑著說道,「你知道嗎?如果我們第一場能爆冷擊敗美國,那我就不打了,如果我們首戰能擊敗美國那我馬上退役,因為這已經是巔峰了,我沒法做得更多了。」

 姚明同時表示,北京很可能將是他最後一次奧運之旅,「這是我第三次參加奧運會了,2000年在悉尼,當時我還很年輕,然後是04年雅典,現在又是最特別的榮耀,參加在祖國舉行的08奧運,我覺得這已經夠了,我為什麼還要去打2012年倫敦奧運會呢?」

  相關「即時體育」新聞
沒人肯接爛攤子 謝亞龍將留任足協    [21日 08:32]
李瑋鋒加盟瑞士爛隊 倒貼20萬美元    [20日 21:06]
誘口供說系自吹 顧寶剛到劉翔家道歉    [20日 15:11]
姚明缺陣 火箭反撲乏力憾負小牛    [20日 15:06]
福原愛墜「姐弟戀」 街頭十指緊扣    [20日 14:56]
女足國家隊名單正式出爐    [20日 14:46]
監察局遲遲不答覆 于芬表示上訴到底    [20日 09:13]
盤點中國球迷「傷心史」:哀莫大於心死    [19日 21:48]
劉翔有望出席田聯年度頒獎    [18日 15:19]
新國足敲定五場熱身賽    [18日 15:18]
三巨頭皆掛綵 火箭慘勝雷霆兩連勝    [18日 15:11]
劉翔教練曝:洋記者曾重金誘吃藥口供    [18日 10:27]
梅西任意球騙過導播 98世界盃神奇再現    [17日 17:19]
劉翔赴美手術不變 老布什御醫或任主刀    [16日 22:27]
王寶山執掌中國男足? 足協未否認    [16日 22:23]
三巨頭觸底反彈 火箭滅黃蜂回榜首    [16日 12:42]
央視否認封殺中超 只因其他賽事更精彩    [15日 20:23]
意國腳卡薩諾自傳曝與700女人同床    [14日 20:03]
奧運安保期間 河北9警殉職    [14日 19:15]
易建聯自批投籃像「打鐵」    [14日 15: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