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國際油價4日大幅下挫,紐約、倫敦兩地油價近三個月來首次雙雙跌破每桶120美元。
據中新網報道,近幾年來的高油價不僅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更對中國能源體制和經濟增長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在國際原油市場價格一直在20美元上下徘徊的時期,我們錯失了能源體制改革的良機。如果國際油價繼續向下,能夠出現一個相對較低的油價週期,我們就應當抓住機遇,改變目前國內能源價格制定方面的被動局面。
首先,逐步理順能源市場價格機制。目前,我國能源市場價格被動的最根本原因是:能源終端產品價格的政府管制和能源初級產品價格的市場化。終端能源價格市場化必須具備一個重要的條件,那就是建立初級能源產品自然增值收益的分配機制。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機制,那麼能源體制的市場化將擴大社會分配差距,形成能源產業各環節共同擠壓終端用戶和消費者的局面。因此,將初級能源產品的自然增值收益轉移到社會生產的其他環節,是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的前提。
其次,改革國內能源政策。我國在極短的時期內由能源淨出口國轉變為能源淨進口國,能源政策還沒有完全適應這樣的轉變,處於較為混亂的狀況當中。例如我們這幾年還在鼓勵煤炭出口,今年在國內部分地區出現油荒的情況,成品油出口量甚至大幅上升。此外,各地政府的各自為政,也導致國家能源政策難以落實。在國家一再強調節能減排的情況下,一些地方政府卻不斷出台政策,限制電動車和小排量汽車上路行駛。在新興柴油車的動力性、經濟性、環保性已經優於汽油車的情況下,各地仍然紛紛限制柴油車的發展。由於油價不斷上漲,燃油附加稅改革方案的出台一拖再拖,也對於降低燃油消費十分不利。因此,在油價下降的週期中,管理層應當抓住機遇,完善各類能源消費政策,促進節能減排和替代能源的發展。
第三,加強能源金融市場建設,增強能源市場話語權。目前,金融市場和能源市場已經越來越無法分割。跨國能源巨頭BP7月發佈的《BP世界能源統計2008》顯示,全球的石油期貨交易金額高達800億-1100億美元,是實際石油貿易額的8-10倍。據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報道,目前進入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的投機資金約有2600億美元,是2003年的20倍。而我國的能源市場和金融市場是一個長期割裂的市場,搞金融的不關心能源,搞能源不能涉及金融,導致我國企業面對國際能源金融市場往往束手無策,只能將巨額資金拱手送予國際投機市場。截至今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已增至1.76萬億美元,可以說我國目前已經具備了足夠的金融實力參與國際能源金融市場,並可以通過期貨市場鎖定收益,降低油價波動對於中國能源市場的影響。
總之,國際油價的下降無論將持續多長時間,中國都應當進行能源改革,並且適時的抓住機遇,既保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平穩運行,又加快改革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