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日發佈最新《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報告,再次增加了對次貸危機在全球所造成的損失的預計。
該報告顯示,全球金融業將因為次貸危機而損失1.4萬億美元。按照中國工商銀行官方網站公佈的市值,這一數字大約相當於工行市值的7倍。IMF還警告說,全球經濟將步入整體性衰退的時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根據目前的統計,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起的金融業資產減記總額將達1.405萬億美元。」
縮水額上漲近50%
該組織在今年4月份曾經作出的9450億美元(一些經濟學家當時認為這一水平已經過高)的預測,最近的數據與之相比上漲了將近50%。而在上個月,IMF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曾預測這一數字為1.3萬億美元。
中國工商銀行官方網站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該行目前的市值約為1.349436萬億元人民幣,折合之後大約為1978.6億美元。如果全球金融業損失總額達1.405萬億美元,這就相當於損失了7個工行。
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
報告說:「雖然2008年年初全球經濟的表現曾好於IMF的預期,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加劇,我們不得不承認全球經濟在2008~2009年中將表現得不盡如人意,IMF不得不下調對2008~2009年全球經濟增速的基準預估。」
IMF這次所公佈的報告還表示,由於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減速,而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的勢頭也被抑制,全球經濟將步入整體衰退的時代。IMF組織表示:「全球經濟已經進入了真正的衰退期,發達國家經濟將出現倒退,而那些新興經濟體的增速也大幅放緩。」
痛苦時期遠未結束
IMF在報告中說,隨著美國主要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崩潰,金融系統穩定性面臨的風險上個月已經顯露無遺。該機構預計,截至9月底美國資產沖減規模總計達7600億美元,這表明金融市場的痛苦時期仍遠未結束。
雖然歐洲金融機構受到衝擊主要是因為在美國不良資產上的敞口,但英國和西班牙的抵押貸款市場承受的壓力也日漸增大。IMF的報告中說,如果非美國貸款的信貸質量惡化、沖減額大幅增加,全球損失可能會更高。
迄今為止在危機面前表現堅韌的新興市場現在也開始感受到壓力。報告中說,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內通脹壓力又揮之不去,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面臨挑戰,而這一切都發生在這些市場信心減退、早些時候流入的資本開始外流的背景之下。
全球主要銀行需補血6750億美元
綜合報道「金融系統與其他經濟領域間的惡性循環將極大地威脅整個經濟世界。」IMF報告說。
該報告還強調說:「隨著證券價格的下跌,房產市場的蕭條,人們對於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的擔憂也在不斷加劇。」
IMF注意到私營領域可能無力獨自應對當前的問題,而零敲碎打的干預措施也沒能緩和市場的緊張情緒。
因此,該組織建議各國加強協調合作,從而採取「更為有效的聯合行動和果斷的措施」以重建市場信心和恢復市場功能,並避免全球經濟陷入更長時間的低迷。
IMF同時指出,各國央行有可能需要向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才能抑制金融市場的進一步惡化。該組織預計,全球主要銀行將需要6750億美元新資本來支撐私營部門的信貸增長,因此政府可能需要提供日漸匱乏的資本。(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