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生活援助
70. 人口高齡化亦是香港社會必須正視的挑戰。到二零三三年,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會增至二百一十七萬,約為現時的兩倍半,屆時每四個人當中便有一個是長者。個人、家庭及社會,均需對長者作出共同承擔。
高齡津貼
71. 「高齡津貼計劃」原意並非為照顧長者生活基本需要而設,所以金額較綜援水平為低。隨着人口高齡化,不少長者因未能符合申請綜援的入息和資產規定,逐漸倚靠高齡津貼作為生活補助,因此社會上出現了增加生果金至一千元的聲音。我認為要解決問題,必須就長者生活援助制訂完整的策略,包括考慮以下幾方面:
(一) 過去一年社會各界及各政黨已經廣泛就高齡津貼表達意見,並提出將金額增加至一千元,我們認同這是合理的水平。
(二) 但我們考慮到人口急劇高齡化的趨勢,而政府財政資源有限,現行建基於簡單稅制,無需供款的社會保障及福利制度要持續發展,必須將資源用在有需要的長者身上。政府有需要考慮引入某種形式的入息或資產審查,同時確保現時已領取高齡津貼的長者不受影響。
(三) 我們亦會積極探討能否進一步放寬「高齡津貼計劃」的離港寬限。
(四) 對於經濟上無需依靠政府入息援助的長者,我們也需要表達對他們的尊敬,進一步推動社會各界及私營機構為長者提供各種優惠。
勞工及福利局正全力檢討「高齡津貼計劃」,預期在年底前完成檢討。過去半年,政府已先後額外發放合共超過六個月的高齡津貼予有關長者,相信可以暫時紓緩有需要長者的生活壓力。
擴展安老服務
72. 我們會通過新建合約安老院舍和「改善買位計劃」增加資助安老宿位。同時,增加資助日間護理名額和到戶服務,讓「居家安老」的長者及護老者得到更佳的支援。早前推出的「護老培訓地區試驗計劃」,有效提升護老者在照顧長者方面的信心和技巧,我們會將計劃擴展至全港各區。
家庭支援
確立家庭核心價值
73. 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家庭議會於去年十二月成立,深入探討家庭核心價值及和諧家庭關係,並會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推廣。
74. 為提供有利家庭和諧的環境,家庭議會正研究如何進一步鼓勵商界提供「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更有效地推動家庭友善的僱傭措施,使員工得以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取得平衡。此外,政府採納家庭議會的意見,正研究如何在政策制訂過程中考慮家庭角度。
社區保姆服務
75. 為協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妥善照顧子女,我們由本月起在六個試點推行「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動員地區團體和組織,為區內六歲以下幼兒提供「中心託管」服務。服務機構更會訓練區內婦女成為幼兒「社區保姆」,鼓勵「社區保姆」在家居環境照顧鄰居的小孩。在推動鄰里互助之餘,計劃服務時間更具彈性,包括晚間、部分周末及假日時段,更能便利因工作或臨時事故而要外出的家長,減低兒童獨留在家而發生意外的風險。明年三月計劃會擴展到全港各區。
打擊家庭暴力
76. 為打擊家庭暴力,政府已強化支援服務,亦完成了相關法例的修訂,加強保障受害人。來年,我們會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直接服務和支援,包括增加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和臨牀心理服務課的人手、進一步發展施虐者輔導計劃、強化庇護和危機中心對有需要的婦女、兒童及面對家庭危機人士的支援,以及繼續加強公眾教育,打擊家庭暴力。
加強康復服務
77. 政府會因應殘疾人士和有精神健康問題人士在不同階段的需要,持續發展以家庭為本及多元化的輔助服務,加強專業支援。
78. 就殘疾兒童而言,及早介入至為重要。政府會加強學前訓練,提供適時服務。至於殘疾成人,政府會繼續增加日間訓練及住宿服務的名額。我們亦會為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加強醫務社會服務。
打擊青少年毒品問題
79. 過去一年,由律政司司長領導的專責小組一直努力不懈,就打擊青少年毒品問題制訂對策,與滅罪及反吸毒網絡緊密合作,聽取持分者的意見,並進一步加強政府各部門、非政府機構和社區在禁毒工作上的協作。正在推行的一系列中短期措施涵蓋預防教育及宣傳、治療康復、執法、研究等方面。為期兩年的全港禁毒運動,以及「友出路」計劃已經啟動,旨在促進無毒青少年文化,以及動員整個社會從不同的層次,以靈活的方法協助我們的下一代。專責小組短期內會發表報告,提出一套全面和可持續推行的長遠政策和措施。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