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挺扁勢力陰魂不散 搖擺小英舉白旗


http://news.wenweipo.com   [2008-11-23]

 【文匯專訊】據中評社報道,昨晚在台北圓山公園舉行的晚會,美其名是聲援主權、民主、人權和公義,實際上就是挺扁大會。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只待了10分鐘就離開會場,讓在場的群眾有些錯愕,在台下還被群眾嗆聲,「不要切割陳水扁!」

 蔡英文昨天的超簡短致詞全聚焦在司法和人權,根本不願意提到「陳水扁」三個字。她的神情、動作都有點被趕鴨子上架的味道,似乎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卻又無力反抗,在反扁和挺扁態度搖擺不定的她,最後只能舉白旗投降。

 晚會籌備過程,扁辦及獨派為了爭取蔡英文出席軟硬兼施,其中還聲稱為了符合蔡英文「挺司法」、「挺人權」的基調,將晚會主題的「壓不扁的玫瑰」換成「挺主權、民主、人權和公義」,淡化挺扁色彩,並透過媒體廣為散佈此一訊息。不過,昨晚到了現場,活動舞台上,赫然還是高掛著「聲援」、「壓不扁的玫瑰」大字。蔡英文是否覺得被耍了,不得而知。

 昨晚,陳水扁雖然人在土城看守所,他的身影卻無所不在。周邊小販還賣很多陳水扁的紀念品,包括陳水扁在2000年第一次競選「總統」時所出的CD唱片,以及2004年連任時的錄音帶。舞台前方的大螢幕,除了播出現場最新情況外,更不時播出陳水扁在擔任「總統」時,神采飛揚的談話,和「2630」被羈押在看守所的落寞,形成強烈對比。

 看看晚會的氣氛,上台的來賓狠話出盡,一個說的比一個很,一句比一句麻辣。身為台大法律系教授的李鴻禧,竟然咀咒偵辦扁家弊案的檢察官,「一代、兩代、三代都不得好死」。歌手Freedy也點名,「台灣人的國仇家恨就是馬英九」。但奇怪的是,他為何不思考,把他拉進政壇的謝長廷,為何始終不願意站出來挺扁。

 台大法律系畢業、又是德國法學博士的尤清,也在現場煽動群眾,強調包括陳水扁、蘇治芬和陳明文的案件,不是單一司法事件,而是政治事件,要求人民祭出抵抗權。

 此外,參加晚會的民進黨要角,昨天相繼打出「恐懼牌」,包括蘇貞昌和Freedy就告訴群眾,「現在抓陳水扁,下一個換大家被抓」。姚嘉文也說,「馬政府先抓陳水扁,下一個就是抓記者」。

 晚會極力營造悲情氣氛,現場還演唱民進黨街頭運動的主題曲「台灣」、「台灣魂」,以及「伊是咱的寶貝」等閩南語歌曲,再配上政治人物的煽情演說,可以明顯感覺得到,過去那個經常示威遊行,動輒走上街頭、訴諸悲情的民進黨,真的又重新活過來了。

  相關「即時港澳台」新聞
挺扁勢力陰魂不散 搖擺小英舉白旗    [23日 08:42]
扁案犯罪所得 檢方查扣1.9億    [23日 08:18]
海基會下月選新董事長 江丙坤或留任    [23日 08:18]
扁家弊案起訴書動筆 被告名單曝光    [23日 08:09]
廣東道半小時內連發兩宗交通意外    [23日 07:42]
曾蔭權將在APEC峰會發表演說    [22日 22:14]
胡錦濤會曾蔭權:香港同內地脈搏相通    [22日 22:11]
何厚鏵:教育是澳門重要社會事業    [22日 21:51]
國民黨增5名副主席 吳伯雄:並非為卡位接班    [22日 21:41]
「挺扁」大會民進黨內訌 蔡英文被氣走    [22日 20:33]
綠營赴美告洋狀 美警告勿阻兩岸接近    [22日 20:24]
蔣介石之孫蔣孝嚴當選國民黨副主席    [22日 18:53]
國民黨新增四副主席 吳伯雄大推年輕化    [22日 17:13]
黃姓少年又占卜:扁將遇貴人 珍會犧牲    [22日 15:58]
胡連會 連戰巧稱「領袖代表」    [22日 15:30]
馬英九:黨政團結 才能改善經濟、兩岸和平    [22日 14:16]
胡總會連戰 吁兩岸攜手應對金融危機    [22日 09:32]
胡錦濤:抓住歷史機遇多為兩岸同胞做實事    [22日 09:24]
港府譴責美粗暴干涉本港事務    [21日 21:59]
台胞大陣仗迎連戰 李明博被迫走小道    [21日 19:5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網絡雜誌
第54期:奧運週年紀
最新調查
青葵公路日前發生1死3傷嚴重車禍,意外中身亡的的士司機年齡高達76歲,暴露了本港高齡司機的駕駛安全問題,您認為當局是否應研究對職業司機引入年齡限制?
生命可貴,為了全體市民的利益,應該限制
老有所為,年齡不應做為衡量指標,不應限制
幾宗事件純屬偶然,限制與否都無所謂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