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據中央社報道,吳敦義今天表示,簽署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一定會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若簽署ECFA,應可淨增加約26萬人就業機會。
吳敦義上午於「立法院」答覆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鄭汝芬質詢時說,簽署ECFA,受益產業較重大者包括石化、機械與紡織業,正面影響增加35萬人就業機會。但「簽了當然有好有壞」,最差可能影響磁磚、家電與毛巾等8萬餘人就業機會,淨增加約26萬人就業機會。
他說,同樣一朵玫瑰,樂觀者看到花朵,悲觀者看到刺,「政府必須看到刺也要看到花朵,看到花朵也要看到刺」,即看到機會也要注意風險。可能受衝擊的8萬人,「經濟部」已編列新台幣350億元經費,輔導3700多家受衝擊公司行號轉型,健全體質。
吳敦義表示,勞工委員會也要編部分經費,幫助受衝擊的短期或長期失業勞工,失業給付從6個月延長到9個月,身心障礙者、年長者與弱勢可延長到1年。
他說,政府會堅持不再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農要守」,也不開放中國大陸勞工來台,搶台灣勞工就業機會。兩岸經濟量體懸殊,台灣與中國大陸談判ECFA,要有智慧、經驗與能力說服中國大陸,也希望中國大陸談判ECFA時要有同理心。
吳敦義答覆民主進步黨籍「立委」林淑芬質詢時表示,兩岸關係不可套用全球其他任何模式,不會是中國大陸與香港、澳門的關係,ECFA是在WTO(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因應兩岸特殊狀況訂定的架構協議。這與一般FTA(自由貿易協定)不同,一旦簽了FTA,等於市場要完全平等開放。
他說,ECFA政策上一定是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有利或急迫的部分,會列入早期收穫清單。
林淑芬質疑政府的說法根本是「詐騙集團」,吳敦義表示,「我不能同意妳講的話」,若正向發展受益面20幾萬到30幾萬人工作機會,吃虧面8萬人,「妳選哪一種?」當然要選利益極大化,衝擊極小化,且對極小化的衝擊有妥善配套措施,這就是政策選項。
吳敦義表示,現在有很多台商在中國大陸,創造很多外匯,若不簽ECFA,產業受衝擊外移,那時「台勞」才會真正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