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福島核危機拖垮日本 耗盡國力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6-0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世界新聞報報道,狂風夾帶暴雨,猛烈敲打著本已破敗的建築外牆……5月30日,颱風「桑達」向日本本州東北部推進,給當地帶來持續不斷的降雨。對於一直為核污水處理問題而束手無策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來說,這場降雨無疑是雪上加霜:出現核洩漏的4個機組的水位這兩天顯著升高。唯恐機組內囤積的輻射污水外流,負責運營福島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在每個機組的入口處都堆上了沙包。

 東電高層此前透露,核洩漏危機年底之前將無法解決。這番表態,如同澆向福島的大雨一樣,熄滅了人們對於福島重生的希望。而隨著核洩漏「慢性病」轉向長期化,日本用來「治病」的資金出現了巨大缺口。專家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在核危機形勢長期不明朗的情況下,日本不僅將面臨缺錢「治病」的苦惱,其整體競爭力將嚴重下滑,從而逐漸喪失災後崛起的機會。

 核危機變成「慢性病」

 5月27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調查團在福島進行了實地調查。6月1日,調查團開始對核事故的起因以及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善後處理措施進行評估。6月20日,調查團的調查報告將呈遞IAEA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核安全會議進行討論。

 核專家的抵達,讓人們的腦海中閃過一絲不安。而來自東京電力公司的一份報告,更加重了這份不安。5月24日東電公司宣稱,福島第一核電站的2號和3號機組可能也發生了堆芯熔化,並且1號機組的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的外部包殼可能已經裂開了一個直徑7厘米左右的洞,而2號機組在同樣位置上可能還有數個直徑10厘米左右的洞。雖然東電方面表示,堆芯熔化對反應堆壓力容器所造成的損傷是「有限的」,但輿論指出,由於像核污水外洩一類的危險狀況頻頻發生,最糟的情況或許遲早會到來。

 4月中旬,東電曾發佈核電站事故處理時間表,計劃在6至9個月內實現反應堆「冷停堆」。直至5月17日,東電方面仍堅稱不會改動這一時間表。但在新的報告出來後,5月29日東電一名高級官員對共同社說,核洩漏危機或許在今年年底之前都無法結束。這名東電高層還說:「除非我們弄明白事故的損害程度,否則很難知道處理這一事件需要多長時間。」

 賠償與重建耗盡國力

 福島核電站的險情雖然尚未完全排除,但是關於此次核事故帶來的污染問題,賠償機制已經醞釀啟動。據《今日日本》報道,東京電力公司日前宣佈,將向因核危機蒙受損失的農民、漁民以及核電站周圍被迫疏散的5萬戶家庭進行賠償,每戶家庭可以拿到75萬到100萬日元(約合6到8萬元人民幣)不等的賠償金。另據共同社6月1日報道,與東電公司簽訂了福島第二核電站電力購買合同的東北電力公司,目前正在考慮向東電索賠,理由是該核電站停止運轉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索賠額可能達到數百億日元。

 在東電對國內賠償應接不暇之時,國際賠償也提上了日本政府的日程,只不過日本想要做的不是賠錢,而是賴賬。據《朝日新聞》近日披露,日本政府正在討論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損害補充賠償公約》,來避免承擔因核污染全球擴散而帶來的巨額國際賠償。在目前日本沒有簽署該條約的情況下,周邊國家的民眾可在本國法院提起訴訟。而一旦日本加入該《公約》,其他國家就得通過日本法院提出賠償訴訟。

 賠償別國,日本政府可以想辦法「賴賬」,但災後重建和反應堆處理卻躲不過去。據世界銀行初步預測,日本重建費用將超過1800億美元,如果採取「切爾諾貝利」式的封堆,費用將高達400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每過幾十年的維修、大修和檢測費用。

 在正需要用錢的時候,擁有巨額財政赤字的日本政府卻顯得捉襟見肘。世界銀行初步預測,重建費用將占日本2010年GDP的3.28%,封堆費用將占10%。然而目前,日本政府債務已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0%。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分析認為,雖然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徵收緊急稅,但這不足以支付如此龐大的重建費用,而隨著日本老齡化問題愈加突出,這場自然災害將最終導致日本陷入一場金融危機。



123下一頁

日本強震引發核危機
      責任編輯:馨瑶
港4月20項建築工程獲准動工      [2011-05-27]
內地政績建築 壽命難過30年      [2011-05-11]
媒體稱政績工程致建築「短命」      [2011-05-11]
內蒙古一小學在建建築坍塌致6死      [2011-05-03]
意英二國駐利大使建築遭縱火      [2011-05-02]
網民選出首屆「十大最具香港代表性建築」      [2011-04-29]
荷里活著名建築中國劇院再易手      [2011-04-29]
京大興火災 起火樓屬違法建築      [2011-04-25]
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在京開幕      [2011-03-29]
香港二月批49份建築圖則      [2011-03-28]